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上文解读贾探春判词图画中的两幅场景。
“两人放风筝”预示潇湘妃子“娥皇女英(黛玉、探春)”二女同嫁。
“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指黛玉日后,探春孤悬海外异国为王妃,此生再不得返回家乡。
说完判词图画,再看四句判词,会发现图画给出的讯息更丰富。判词内容却只是探春远嫁前的注解,与图画并非注释,而是前后承接关系。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五回)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四句判词中,前面两句讲探春其人。后面两句讲探春姻缘归宿。下面就简单结合原文,讲一讲这四句判词。
一,才自精明志自高
“精明”指聪明、机警、光明、真诚,画出探春的人物。
贾府第四代,所有男女子弟中,探春可为第一,便由这“精明和志气”体现。
探春管家后曾对刁难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姨娘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走出贾家富贵安乐窝,不靠祖宗福荫,要凭借自己能力创一番事业,是宁荣二公的志气,也是贾探春的志气。
只此一点,便要远强于贾府所有人。
二,生于末世运偏消
贾探春有心胸、志气和能力,是她一生最大倚仗。
可惜她出生时已是贾家末世,将不可避免受到贾府命运裹挟。
生为女儿,于探春志向是薄命。
生为庶出,于探春身世是薄命。
生为末世,于探春姻缘是薄命。
元春判词说她“三春怎及初春景”,探春怎样都比不得姐姐元春好命和运气。就像甄英莲“有命无运”。
探春自己也说:“是姨娘生的……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
探春的薄命身世,注定无法摆脱被远嫁海外,成为贾家的“牺牲品”。
是以,周瑞家的送宫花时,探春与迎春下棋,预示她姐妹二人都是父亲和家族的“棋子”,无法脱身和改变。
三,清明涕送江边望
探春的生日是三月初三,清明时节放风筝,结合判词图画,便知她在清明前后远嫁而去。
江边可作大运河。一路南下,对应南安太妃看姑娘的后事。
根据贾府曾经负责监造海舫,以及判词图画中的海上大船,推测探春日后嫁去西洋的概率极大。
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探春远嫁海外,与故乡远隔千万里,只能在梦中思念亲人。
东风代表春天,也代表自东向西。
风筝断线后都向西飞去,也给出探春远嫁西去的方向。
判词图画中,大海指海外,孤船可作孤岛。
结合所有线索,探春远嫁的目的地呼之欲出。
第五十一回,薛宝琴讲说一个“西海沿子真真国美人作诗”的故事。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不用再说贾探春嫁去哪里了吧?
需要严重注意的是,当时宝琴讲这个故事时,探春并不在场,而是在林黛玉的潇湘馆。但探春却又“在场”。
起因是赖大家的送给宝琴四盆花,宝琴单独送给黛玉一盆水仙,探春一盆腊梅,才会聚在潇湘馆中。
探春判词图画“两人放风筝”,是指与林黛玉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故事。黛玉很快死在西海沿子真真国,探春余生便在那里做王妃,此处是最重要线索。
探春四句判词只说到远嫁,还不是她最终人生。
从元春判词与探春的对比可知,探春是“才自精明志自高”,元春是“二十年来辨是非”。
探春的志气是真高。
元春却像判词引用的潘淑、冉友一样不辨是非。
结果元春是“盛极而衰”结局叵测。贾探春却“否极泰来”结局逆转。
姐妹二人命运转变,一如李纨和王熙凤妯娌的比较,折射出“人为”的意义。
出身、运气不能改变,需要靠自己。是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探春是最好的体现。
杏花签“日边红杏倚红栽”,预示探春是皇帝身边“红杏”。从贾雨村嫡妻去世,娇杏生子被扶正,可以预知未来探春否极泰来。娇杏是探春的“影”。
还有薛宝琴作《交趾怀古》,指明探春远嫁后的结局。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探春像马援一样声震海外,凭借的是张良一样的智谋和能力。
再结合当日刘姥姥眼中秋爽斋的陈设,君笺雅侃红楼认为探春远嫁后人生辉煌才开始。
因林黛玉死去,探春被国王爱屋及乌,先生子后扶正作了正妃。儿子当国王后她为太后。探春在彼地彻底展现了她的才能和志气,声震海外,福寿数十年(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总算抵消了她出身和经历的薄命处。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