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文讲了[分骨肉]作为贾探春远嫁异国故事的总纲,三个字代表她的“否极泰来”。
[分骨肉]之前,探春是庶出,受女儿之身羁绊,空有一身才能抱负不得施展,被骨肉亲情困宥住的薄命女儿。
[分骨肉]之后,尽管撇家舍业远嫁异国,老死不得归还,终究为她的人生展开另一片新天地,实现“日边红杏倚云栽”的辉煌。
如果说贾元春是贾府最大的累赘,贾府则是贾探春最大的累赘。
贾元春不辨是非的自私愚蠢,将末世的贾府彻底推向深渊。离开贾府的贾探春不但幸运躲过末日灾祸,也迎来了她的人生新篇章。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看完[分骨肉]再看[恨无常],将探春与元春姐妹放在一起比较,真是难免一声叹息:
贾元春可恨不是贾探春。
贾探春万幸不是贾元春。
[分骨肉]完全可以对照[恨无常]去看,会发现同父异母的两个女儿性格、心胸的云泥之别,恰是二人人生走向的不同。
一,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贾探春远嫁,从原文线索来看,肯定是沿江而下再出海西去。推测是嫁去“交趾”“暹罗”和西海沿子的“锡兰”三处地方之一。
也符合当日贾府监造海舫——郑和下西洋的大海船伏笔,以及暹罗茶、暹罗贡猪、鲟鱼、西瓜、藕这几样物品的特殊伏笔。本文不作展开。
如此遥远距离,经此一别再不能回还,与父母兄弟姐妹家族,将老死不再见。
这般离殇之情,按说哪个女儿不有“恨”?别说嫁去那么遥远异国,就是送去皇宫,贾元春竟都趁着省亲高光时刻,含恨抱怨家族道:“当日既把我送去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贾探春是如何表现的?
二,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探春担心自己的离去,让祖母、父母和长辈们太伤心而损伤身体,殷殷劝诫众人不要太过记挂,保重自身。
这与那“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的贾元春大喜大悲,只知道抱怨爹娘家族完全不同。
贾探春在分别时的表现是极为镇定,又大气的。
尽管她的远嫁是为了家族牺牲,尽管她也不愿意远嫁,尽管她知道此别就是永别,但她希望父母不要因她而生愧疚,因挂念而伤身。
双方要都各自安好,未必真正要天长日久在一起。
虽说亲情不是爱情,却也契合太虚幻境的主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探春知道自己人生还长,父母长辈年迈,避免因伤心而生意外。
事实上探春的担心真正发生了,她远嫁后不久,贾母寝食难安(南安太妃伏笔)一病不起而逝。只因老太太承担不起失去贾探春还有同去的林黛玉的巨大打击。
薛宝钗也正因贾母之病才得嫁给贾宝玉,刘姥姥雪下抽柴故事里有这个伏笔线索。可重点关注。
三,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贾探春再次展现出她超绝的眼光和胸怀,在离别之际终于讲出心里话。
她说自古以来,贫穷富贵往复,兴亡轮回是必然。历史定律谁也逃不脱。贾府如今衰败不可避免,要父母早作打算,未雨绸缪。
至于骨肉分离,就像月有阴晴圆缺,更是难免。
她嫁的远一些,不过是比姑母贾敏更远,结果差不太多。并不是亲情缘分尽了,而是其中的因缘聚合自有天注定,人力有时穷。
探春早看出贾家即将要败亡的局面,提醒贾政要防范未然。
这与元春死后才明悟天差地别。“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元春既然都被皇帝赐死,贾府肯定好不了,她却在死后明悟要告诉爹娘逃命,岂不可笑!上天入地让他们往哪里逃?
只此一点就能对比出贾探春与贾元春姐妹眼光、心胸和智慧格局的巨大差距。没有可比性。
四,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就像余光中的《乡愁》:我在这头,爹娘在那头……
从此后她遥望着家的方向,父母望着她远在的地方。只能各自安好,方不负双方的记挂和惦念。
这一刻贾探春没说“权当我死了,没生这个女儿”这种话。她反而告诉父母家人,一定要坚强、勇敢,好好的活下去。
这是何等的气魄?
五,奴去也,莫牵连。
我走了,不要牵挂和留恋。
既然必须要走那就要洒脱而去。伤心、难过和不舍于事无补,干脆笑着离去,各自安好……
这是何等的洒脱。
是以,对八七版电视剧[分骨肉]那一曲恋恋不舍,尽管感动万千人。但愚以为有点削弱了贾探春的洒脱和果决。
真正的贾探春,是[分骨肉]里对父母殷殷的嘱托,告诉他们保重身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大局为重,不要小儿女情长,各自安好。
只会在离去后一个人时,才像判词图画中那样,背着所有人“掩面而泣”。
这才是贾探春。
而经此一别,探春的人生也划开了新时代。通过第四十回刘姥姥眼中秋爽斋陈设以及杏花签和娇杏的影射可知:
未来“日边红杏倚云栽”,依仗林黛玉的死为她创造的好基础,探春深得国王宠幸,很快生下王子日后成为国王。她母凭子贵,以太后之尊在那海外异国大放异彩,不排除做到监国,展示出罕见的治理之才。应了《交趾怀古》的声震海外之谶。
而秋爽斋那一大盘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预示跛足道人与癞头和尚约定的“三劫之后在北邙山再会”前后九十年的时间,注定贾探春是最长寿的那个金陵十二钗,也是最后一个应劫交割之人。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