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
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遍布全省的各类开发区是重要平台。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强调要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去年10月召开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强调,要把开发区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强调推进要素向开发区集中、主体向开发区集聚、产业向开发区集群,明确提出加快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贵州日报天眼新闻今天推出“开发区迈向增长极”系列报道之贵州昌明经开区篇,敬请关注。
在位于黔南州贵定县的贵州昌明经开区,贵州知名民企“老干妈”投资11亿元,建设了集辣椒制品生产、物流及包装等配套产业于一体的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园。目前,“老干妈”在昌明产业园已带动就业1600余人。
在“老干妈”和贵定县本土企业苗姑娘等辣椒制品行业龙头企业带头下,昌明经开区重点向火锅底料、酵素辣椒等环节突破。
苗姑娘企业宣传图像 资料图
食品加工是优势特色产业。如在刺梨产业方面,昌明经开区培育出山王果龙头企业,并以其为“链主”,重点打造“百亿级刺梨产业原(辅)料供应基地”,重点向刺梨精粉、快消品方向延伸链条。
如今,在以上行业龙头的带动下,昌明经开区逐渐形成以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为主导产业,硅、铝、刺梨、辣椒产业是主导产业中的重点产业,构建起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系。
茅台晶琪一角 资料图
改革旧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
曾几何时,市场环境让昌明经开区内的一家龙头企业——海螺水泥很难受。
贵定海螺盘江项目是海螺集团与盘江煤电集团合作,在贵州投资兴建的第三个项目,是2009年贵州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尽管如此,自2010年投产后,此项目就要开始应对产能过剩的市场局面。
怎么办?自救法则是走绿色环保道路——新建洗车台、实施风机变频器和电收尘改袋收尘改造升级等各项技改技措及环保实施,将粉尘排放量降幅达50%以上。2020年,贵定海螺盘江项目被评为“全国绿色工厂”。
业界人士分析,近期楼市保交房政策,以及水泥行业近期政策,对龙头企业是利好的。如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印发的《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表明,中长期有望加速行业整合和落后中小产能出清。
“产能过剩是当前行业发展中的一个全局性的结构性矛盾,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的水平,从根本上加快全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伍国勇说。
2021年“双碳”元年以来,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种政策文件频繁下发,昌明经开区的龙头企业正在向着智能、高端、绿色加速发展。
经开区铝材制造企业一角 贵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烟贵定公司启用制丝中控工业智能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环保节能型的物流高架库、拆包机器人、滤棒发射机、自动装封箱机等智能生产设备,卷烟“智造”水平进一步提高。茅台贵定晶琪公司在扩大产能的同时,全面推行生产模式数字化、管理模式标准化、生产技术智能化。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体系转型的引领作用。今年2月,已有向新能源板块转型升级经验的一头“大象”向昌明经开区走来——康佳集团贵州康贵能源有限公司日产1200吨光伏玻璃基片生产线项目启动,计划2025年投产。
壮大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
在盛昌铝业,将电摩改换成小汽车的工人越来越多。5年前入职的黄家亮,是其中一位。
“去年下半年买了自己的小轿车,企业效益日渐增长,工资也在涨,现在的工资有6000多元。”现在,黄家亮已从一名普通工人晋升为技术骨干。
拥有12条生产线,主要生产门窗铝型材、工业流水线铝型材等产品的盛昌铝业,是贵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企业。自2020年投产以来,年产值从1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亿元,产品主要销往贵州周边及广东等地。
经开区铝材制造企业一角 贵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盛昌铝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有两大原因:一是贵州从源头推进产业革新,实施“富矿精开”,提升铝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二是昌明经开区距离贵阳不到200公里的空间区位优势,以贵铝为原材料,创新发展铝制轻量化材料。
按照发展铝产业的思路,昌明经开区同步布局硅产业,聚焦硅砂提纯、硅酸盐玻璃两大板块,战略布局硅光伏、硅基新材料,适时发展硅铝合金,茅台晶琪、恒伟玻璃两大龙头企业相继落户。
2023年3月30日,茅台晶琪第一座窑炉点火运行。7个月后,茅台晶琪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从5亿人民币增至10.8亿人民币,增幅116%。现在,茅台晶琪已经有4座窑炉点火运行。
经开区打造的硅产品集散中心 贵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培育产业活力:民营企业茁壮成长
11月初的一个上午,昌明经开区几家铝产业的负责人和文兴祥一起商讨如何延长产业链。
“马总,现在嫌场地小,也只能等到新场地建出来咯,后悔来了吧?”文兴祥此话一出,谈话室内传出一阵打趣的笑声。
文兴祥口中的马总是马成兵,贵定本地人,20岁不到便外出到沿海一带务工,铝制品工厂一干就是10多年,后来出来单干,自己在浙江宁波开公司,厂子也是越做越大。
2022年,昌明经开区以商招商、以亲招商,通过盛昌铝业总经理詹球和联系上马成兵,出于家乡情结马成兵心想:“投一点给家乡做贡献,万一做亏了也没关系。”
2023年,马成兵投资的贵州成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第一批产品下线,仅是地方资源优势就给企业较沿海产线节约30%的成本。从去年到今年,一年时间,成博机械产值较沿海老厂增加1000万元。眼下,马成兵已追加投资,扩建大规模的新厂。
突出“强龙头、补链条、差异性、集群化”发展思路,昌明经开区聚焦年产10万吨再生铝等龙头铝产业项目,引进广东赣贵粤铝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形成集再生铝、铝型材、智能门窗、精密铝铸制件、灯饰品等铝材上中下游产业链。
经开区铝材制造企业一角 贵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从刺梨、辣椒加工作坊到铝制品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关键一环,从盛昌铝业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山王果5G工厂,民营中小企业不断涌现、茁壮成长,为昌明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如今,在昌明经开区,62家规上工业企业和338家工业企业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力量。今年前三季度,贵定县的外贸全部由昌明经开区的4家民营企业贡献,增速21.17%,位于黔南州第4位。
昌明经济开发区将聚焦融入贵阳“强省会”行动,积极抢抓“两区两县”联动发展机遇,着力构建更加科学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实体化转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亚丽 虞思滔
编辑 管云 朱登芳
二审 李姗
策划 |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0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