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旅游报
□ 周家和
近日,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天津市公园配套建筑及设施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该《办法》明确提出,禁止占用公园配套建筑及设施以租赁、承包、转让、出借、抵押、买断、合资、合作等形式设立私人会所;禁止占用公园内亭、台、楼、阁、廊、榭等公共资源封闭经营;公园内餐饮、展示、游憩等服务性用房的公共区域应当向公众开放,除安全需要外,禁止设立“游人止步”“禁止入内”等不当牌示。
毋庸讳言,公园作为开放、共享的公共场所,承载着服务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等多种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然而,在一些城市的公园内,“游人止步”“禁止入内”等警示牌仍有不少。在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这一现象难免会给人们一种公共场所“公益”属性被打了折扣的感觉。
其实,除了公园,这一现象在高铁站、机场、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比如,有的公园内供游客休息的亭子、楼台等被商家围栏封闭。游人累了,想进围栏休息,必须要买商家供应的高档饮料、食品等才能入内。对此,群众多有意见和怨言。
笔者认为,公共场所姓“公”,首先应该考虑普惠性,为绝大多数群众提供服务。如果因为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挤占公共服务空间,让大多数群众无法使用,就会使其“公益”属性大打折扣。
天津市出台公园配套建筑及设施管理办法,凸显了公共场所的公益属性。相信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对公共场所环境品质提升整治,公共场所的“公益”属性必将进一步强化,也会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旅游休闲需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