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为丰富学校课程建设,推动学校四项重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近日,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在学校第一会议室召开本学期重点校本课程阶段总结会。学校党委书记董震、校长李松涛、副校长马腾飞、副校长叶晓娟、副校长刘青松、教务处主任金银凤、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毛园园和四项重点校本课程的负责人参会。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毛园园主持。
历史:博物馆校本课程
历史组焦金亚老师以“假如文物会说话”为题,从博物馆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形式内容、实施以及实践反思五个方面对课程的阶段实施进行了汇报。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以其客观实在性、丰富多样性、历史研究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教学价值。博物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增强了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课程在持续推进中,师生都有不同收获。在后期,历史组会在活动形式、有形成果的收集以及多元评价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
学生发展处:养殖课程
养殖课程是学校项目活动课程化的尝试。该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把学校目前教学区域的鱼类养殖以及问渠的鸡鸭鹅的喂养承包给学生管理。学生在参与喂养体验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问题,学习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掌握必备劳动技能,培养责任感,建立和动物的情感,过程即课程。唐冉以学校鱼类养殖的班级承包为例,详细讲述了该课程的开展情况、学生的收获以及目前取得的阶段成果。
生物:《根植大地 花开中原》种植校本课程
学校生物组付祥老师从种植课程的概况、进展、学校仲景园的规划、“绿宠”养成计划以及课程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展开汇报。该课程是学校生物组响应省教育厅、科技厅等十厅委的号召而开发的一门跨学科综合课程,是集常见农作物、中草药植物为一体的校园立体种植课程。课程以“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为主题,目前已经取得了若干项阶段性成果。相信随着课程的深入研究和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成果得以开发,更多的学生会从中受益。
信息组:博AI人工智能课程
学校信息组一直走在课程建设的前沿。博AI人工智能课程的设计是在党委书记董震的倡导和支持下,在原有校本课程《创新 创造》和《基于VR技术的初中人工智能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基础上展开的。信息部主任康思昌老师从课程纲要、课程目标、课程的实施计划与内容、课程评价、本学期开展的具体工作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详细汇报。接下来,信息部会将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作为重点工作,继续编写课程,力争本学期完成18课时的内容编写。
课程推进建议
课程为孩子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副校长刘青松建议,所有校本课程的实施不能仅仅停留在获奖层面,还要从理论走向实践,走进课堂,惠普到更多学生,让学生在课程的体验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感悟生命的珍贵。
副校长叶晓娟以学校的养殖课程为例,建议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深度思考学校课程的实施。养殖过程就是最好的教材,学生在参与班级竞标、授牌仪式、完成养护日志、解决养护问题、分享养护心得等活动中,会不断增强自信心、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对参与校本课程学生的多元综合评价,会为学生打开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
校长李松涛首先对学校四项校本课程前期所做的扎实有效工作进行了肯定。随后,他以学校信息组在课程建设路上的探索以及取得的系列成果为例,建议课程负责人认真思考课程的团队建设、开展模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他希望四位负责人带领各自团队,整体规划课程,用好评价这个杠杆,以评价来驱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将认真考虑课程需求,对课程的开发给予全面支持。
针对历史组的博物馆课程,董震给予5条具体建议:1.馆校合作以便课程长期持续开展。2.基于课程实践,设计博物馆手册,一馆一册。3.开展广场博物馆活动,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物进行讲解,为孩子们搭建展示平台。4.全体历史组老师参与课程设计,分组实施,齐头并进,体现相异思维。5.学会放手,让学生思考课程的建设,体现学生思维和学生视角。
针对养殖校本课程,董震提出要形成“一课一本一册一卡”的具体建议。一课:开展专题小课堂,探讨学生遇到的问题。一本:形成一本养殖教材。一册:以《养殖记录手册》的形式记录学生在养殖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和遇到的困惑。一卡:结合综合测评,以发放能量卡的形式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
最后,针对四项校本课程的综合开展与实施,董震给予以下建议:
1.过程即课程。课程开展的过程就是课程生成的过程,大家要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积累有形成果,不求完美,只求渐进,注重课程的升级迭代,积极尝试用人工智能手段,不断完善课程。
2. 素材即教材。校本课程不能脱离课本,要在实施中丰富完善课本、拓展课本、提炼和升华课本。课程要注重与学生个人生活实际、经验世界的联结,立足多样化的学生发展需要,因材施教,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3. 实践即学习。利用假期,实践各学科融合联动,依据教材编制研学手册,让学生带着课本去研学,去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完善课本,在活动中拓展课本,提炼和升华课本。
4. 重能力培养。学校引入课程的意义在于建立开放性的课堂,崇尚在实践中学习。在这样的课堂和学习之下,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异思维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之道、交际交流之能、组织领导之力、传承文明之意四种能力。
5. 丰富课程评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自由。因此,课程评价一定要多样化,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维度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小课题、小讲座、微讲座,这些都是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
此次校本课程阶段汇报会,不仅是对学校这四项校本课程前期发展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参与校本课程老师回顾、反思的良机,是学校校本课程思索、进步和完善的动力。相信各校本课程的参与老师一定会在巩固原有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活化教材,活化知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课程资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0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