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宁国市积极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工作,通过畅通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联动开拓“弱有众扶”新路径,全面形成社会救助、慈善救助、社会组织帮扶、志愿服务高度融合的综合救助格局,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多元化救助服务需求,切实兜好民生底线。
建立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转办转介机制,及时将线上、线下社会救助需求转办转介到慈善组织,全方位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制定慈善救助“一证一书一清单”制度(身份证明、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承诺授权书、救助服务申请单),推动慈善资源更精准、更公平向社会救助对象倾斜。采取“五社联动”的工作模式,激活社区慈善力量,关心帮扶散居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特殊困难残疾人等群体。
创新“1+1+N”慈善服务平台模式,通过打造一个慈善募捐组织(宁国市慈善总会)、一个慈善创投组织(宁国市义工联合会)和N个社会公益组织,鼓励各类社会组织积极为困难群众帮扶项目提供资源链接、能力建设等支持。设立救助帮困类别,为照料服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社会融入、走访探视等项目给予资金资助。依托“望闻问切”主动发现机制,各乡镇(街道)民政部门适时向慈善总会和社会公益组织推送个人需求信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申请向慈善总会开放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等,实现社会救助部门与慈善组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慈善总会和社会公益组织有针对性地提供访视照料、心理慰藉、康复训练、能力提升等服务。通过需求采集、定期推送、整合资源、供需匹配等环节,精准实施“项目化”关爱服务,先后开展重病重残低保对象“温情家访”、失能特困老人“弱有众扶”、困境儿童“绿芽成长”等项目,着力打造“资金+物质+服务”的方式改善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以来累计慰问帮扶困难群众2000余人次,累计支出210余万元,实现“弱有所扶”向“弱有众扶”转变,全面构建困难群众救助“安全网”。(汪瑞华 王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12:45:3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