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达州日报
跑出职教加速度 蓄势发力再腾飞
——四川省开江县职业中学校园高质量发展之变
学生在实训室参加实训。
学校新校区一角。
全校在校生人数,从不到400人到拥有3600人;从实训资源紧缺到有了一整栋实训大楼;从产教融合基地只能建在校外企业内到拥有了建在校内已入驻多家企业的产教融合大楼……
完成这场蜕变,开江县职业中学用了不到5年时间。
一路走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鼓舞下,围绕全市“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职业教育发展示范样板和区域高地”决策部署,开江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规划“田城产教融创园”并大手笔投入,开江县职业中学新校区得以在短时间内高标准建成。
学校以“办好一所职校,致富一方百姓,造福整个社会”为办学理念,以“修德精技,自胜者强”为校训,以“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团结就是力量、质量就是生命”为价值导向,用开江速度跑出职教发展加速度。
2019年,学校成为国家第二批 “1+X”证书试点学校。2022年,建成四川省“双示范”(示范校、示范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同年,成功申报四川省“三名工程”(名校、名专业、名基地)建设项目。
如今,在“成渝远方·田城开江”闪耀着一颗璀璨的职教明珠——四川省开江县职业中学。
先谋快动 只争朝夕 新校区二期项目仅用一年时间建成
草木蔓发,春山在望。3月,漫步在开江县职业中学的新校区里,阵阵书声入耳,处处鸟语花香。
当前,学校共设14个专业,占地面积270.74亩,建筑面积102547.62平方米,规划容纳在校生5000余人。
十年磨一剑。回忆起十年前学校老校区时,老教师林佐成感慨颇多。他介绍,当年老校区占地不到50亩,只有教学楼、宿舍和食堂,操场总是很拥挤,招生也很困难。但从校领导到学校老师并没有灰心,大家齐心协力,默默下苦功、练真功、强内功,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目标,随着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2018年,有着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刘海洋成为新一任校长。刘海洋带领全校教职工持续深化“政校企”多向匹配的产教融合改革,学校逐步形成“引名企进校园、融专业进产业、服务当地经济”的办学特色,逐渐打响知名度,学生人数连年翻番。
同年,开江县高起点投入近4亿元,启动新校区建设,学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施工团队加班加点奋战在一线,积极建设这一全县重点工程,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等二期项目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全部建成。到2023年,一期、二期项目全部建设完成,新校区落地建成。
当前,校园内有1栋实训大楼、2栋产教融合大楼、2栋围合式智慧教学楼、6栋宿舍楼、1栋图书馆、1栋学生活动中心,还有室内操场以及标准游泳池。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教学楼每栋均为标准化建设,共有5层楼,每层10个教室,楼层均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开江县职业中学已成为宽敞、美丽、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校园。
实战实训 勇往直前
建3D打印实训室培养高质量人才
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学校生产实训处主任杨候刚至今记得在老校区时,学校开展实训课的不易。
由于没有实训大楼,实训课的教学点只能见缝插针地安排,地点散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同时,“那时设备数量有限。由此,只有在排课上动脑筋,各个班级轮流使用,不能保证每名学生每天都能有实训课”,杨候刚表示。
这些过往都成了历史。
2019年以来,学校积极推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成立或加入职教联盟集团,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制定《改善专业教学条件(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购置专业实训设备、与各大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建立起各专业实训室17个,基本实现“产、学、训、赛、考”五维一体的实训功能。
每年5月,学校都会在实训大楼举办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活动周职教成果展示等活动。实训大楼先进的设施设备、现代化的实训基地、丰硕的办学成果令嘉宾惊艳。
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这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要向现代化产业体系聚拢,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形成与产业链、创新链环环相扣的人才链。
在新校区崭新的实训大楼里,3D打印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CAD实训室……随处可见指向培养服务现代产业发展人才的实训室。
以3D打印实训室为例,通过实训课程,学生能够使用3D打印机,了解与掌握3D打印的类型、成形原理、工艺特点及其应用,全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现在,每天下午,各个专业的同学都会来到实训室实践学习,为未来工作打基础、增本领。
展翅高飞 前程似锦
校企合作进入校园学生随时上岗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紧扣时代经济发展脉搏,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与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同频共振、互融共生。
2019年以前,尽管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基地的建设,但受老校区场地限制,基地只能建在校外企业内。“学校只能选择每周固定时间送学生入企锻炼,一般最多就是两个半天的时间”,学校教师张锡告诉记者。
如今的新校区,共有两栋产教融合大楼。每栋楼共有2层,每层楼面积有1500平方米。当前,大楼已入驻了川博光电科技、京东养车、直播电商等5家企业,企业早已在这里建起了车间厂房,楼层“满员”。
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与锻炼,学校还建立考评制度,并根据学生学习成果等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每学期末,学校召开总结大会,表彰优秀合作企业,同时整改不合格企业。
近年来,学校以了解区域产业,瞄准龙头企业,关注相关行业,建设匹配专业,服务地方企业为出发点,逐步建立起了“1573”产教融合模式,即通过1个目标,5种人才培养模式,7个方面的融合,3个发展阶段,优化人才培养方式,打通人才培养新路径。
其中,学校根据培养模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以汽修专业为例,学生每周有两天时间在基地里跟企业技术人员学习专业技术。而直播专业的同学,培训时间上更自由,只要有时间,都可以来直播室练习,让学生技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近年来,产教融合基地效益逐渐显现。学生参加全国美容美发行业“花瑾堂杯”职业技能大赛、达州市首届“巴蜀工匠杯”和“技能达人”职业技能等比赛,连获佳绩。在电商直播助力乡村振兴与传承发扬非遗文化上,学生累计实现产品销售额达2600余万元。
随着校园面貌的焕然一新,开江县职业中学师生将继续专注匠心筑梦,奋力谱写现代职业教育的华彩乐章。
□文/图 邵明 李梦真 蒋钧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