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荆门日报
本报记者 别前鸿
人勤春早。从正月十六开始,除去雨天,在东宝区仙居乡何家村的瓜蒌种植基地里,40多位村民忙着起垄、开沟、撒肥、覆土、栽杆等农活。何家村党支部书记廖奎发和班子成员每天早上7点钟就来到基地调度机械、人员,和村民们一道忙活。
说起何家村的瓜蒌产业,廖奎发说是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中逼出来的。位于城北山区的何家村共有202户760多人,村里的青壮年出去务工的400人左右,田少,青壮年劳力更少,脱贫之后如何持续发展,村委会觉得必须要有合适的产业项目。2018年,廖奎发自费到山东、安徽学习,发现瓜蒌全身都是宝,籽可炒,皮和根是道地药材,觉得引进种植可以试一试。
敢于尝试能成功。村委会引进技术员,先小面积种了十多亩,两年后每亩收益达到5000元以上。在东宝区委组织部扶持下,何家村于2020年成立荆门创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瓜蒌种植基地规模突破200亩。周边的小河村、三泉村、黄聂村都有了公司的瓜蒌种植基地。三年来,“荆创何”瓜蒌籽年均市场销售额达到60万元。
2月16日,在公司流转的三泉村200亩瓜蒌种植基地里,记者看到了正在改造中的100亩土地,其中改造后的土地,地垄高过劳基地,方便排水,行间距扩大到可以走小型拖拉机,原先喷一次农药需要50名人工,今年这100亩只需要5个人就可以忙完。几十位妇女正沿着苗床施有机肥。廖奎发说,一亩地要投1吨有机肥。施有机肥种出来的瓜蒌产量高、品质好,可以出口外销,能增加附加值。
有了好项目,何家村今年开始推行“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壮大产业,为农民增收。农闲时,何家村的留守老人可以到基地务工挣工资;村里为150户有意愿有劳力的农户免费发放瓜蒌种苗,提供技术、统一价格回收产品,同时又将荒山荒坡合理利用起来。
春种一颗苗,秋收万粒籽。漫步在何家村村组道上,散落的田块上油菜青青,山坡上草木发芽透出嫩绿,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敞亮。去年村集体瓜蒌项目为集体创净利润30多万元,今年的目标是100万元。村集体有了钱才好办事,村里出钱请人每天清收垃圾,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观。村民们出门就是宽敞的省道,农闲时可以到环鲁家湾水库绿道锻炼散步。廖奎发说:“到了秋天,这里挂满金灿灿的瓜蒌,空气里都是丰收的味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8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