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稻在水中长 虾在稻下游
海盐于城镇: “稻虾混养”换来双份丰收
■记者 陶 玮
本报讯 眼下,在海盐县于城镇,上千亩“稻虾混养”田长势良好。微风拂过,稻香四溢,丰收的画卷徐徐展开。“你看,稻虾一起生长,丰收是双份的。”八字村村民高尔容笑着说。
高尔容是当地“稻虾混养”大户,他的小龙虾养殖面积达400亩。今年,他首次尝试小龙虾和蓝龙虾错时养殖,养殖了50亩蓝龙虾,亩产在50公斤至65公斤,“一亩田大约投放1200尾蓝龙虾苗,种一季稻养两季虾,龙虾收成加上水稻收成,亩均产值可达1万元。我打算明年扩大蓝龙虾的养殖面积。”
蓝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和印尼一带,又称澳洲淡水虾。和普通小龙虾相比,蓝龙虾对养殖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肉质干净、紧实,体内虾青素的含量是普通小龙虾的9倍以上。因为营养价值高、颜色鲜亮,蓝龙虾被业内称为龙虾界的“爱马仕”。
2021年,于城镇引进蓝龙虾全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该项目集科研、保种育苗、外塘养殖、大宗水产品供应链集散中心、水产品深加工等全产业链功能于一体,为农户免费提供培育种苗、技术指导和回收帮销等服务,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开展规模化“稻虾混养”。
“稻田只用纯天然无污染的生物肥,灌溉时加入豆浆,并向田里播撒燕麦、南瓜等,促进蓝龙虾生长。同时,土壤所含更多有机成分,使‘稻虾混养’模式种出来的水稻更加绿色健康。”于城镇副镇长沈晓春介绍,“‘稻虾混养’对水质的要求高,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以稻养虾,以虾促稻,形成良性循环。”
双份播种换来双份丰收。“在这些稻田里长出的蓝龙虾,个头大、肉质好、壳光亮,经过分拣、称重后,销往全国各地。”沈晓春说,于城镇采用“稻虾混养”的综合生态种养模式,在种稻之前投入种苗、收稻之前起塘,这种模式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促进土地生态修复。
今年初以来,于城镇以品牌带动、产业赋能、电商直播等形式,着力推进“共富工坊”蓝龙虾全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依托省农科院、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力量,于城镇积极帮助蓝龙虾养殖户提升生产技能,提高数字化水平,增收增效作用显著。“接下来还要继续提品质、打品牌,让大家的钱袋子更鼓。”沈晓春信心满满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