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都说“民以食为天”,饮食不仅和健康息息相关,同时还和疾病有关。要知道2020年全球食管癌新发人数60.41万,死亡人数54.4万,其中,我国食管癌新发和死亡人数分别为32.4万、30.11万,也就是说全球一半以上的食管癌新发和死亡都是在我国,因此,食管癌又有“中国癌”之称。
为什么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要如何避免食管癌呢?
为什么食管癌在我国高发?
·饮食习惯
食管癌的发生与日常饮食有直接关系,如长期进食过快、过烫等,都会导致食管黏膜反复损伤,容易引起食管炎症出现。
·营养不均
饮食内缺乏蔬果,动物类食物的摄入,会让身体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导致食管癌的发生风险增加。
·亚硝胺和真菌毒素
食管癌高发地区的粮食和饮用水内亚硝胺含量会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且经常吃一些富含亚硝酸盐的腌制类食物,这类食物内的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后会转换成亚硝胺,增加患癌风险。
烟酒不忌
吸烟的人群罹患食管癌的风险相较于不吸烟者增加了许多,且随着吸烟量、吸烟年限的增加,患癌风险会越来越高。而饮酒也是食管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每日饮酒量增加10g,食管鳞癌发生风险增加25%。
·地域、遗传
食管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地域和家族遗传性,另外,家族内有食管癌病史的人,患癌风险会比普通人高许多,一定要注意尽早筛查。
这几类人生活要注意
·长期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地区的人
在我国,食管癌最密集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尤以磁县最高,年龄标化发病率超 100/1 万;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闽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不良饮食习惯
如进食快、喜热烫食物、高盐饮食、喜食腌菜类。
·家人有食管癌病史
食管癌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同一家族成员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有关,也可能是因为同一家族成员共同暴露于特定的环境因素。
口腔卫生不良
牙齿脱落、刷牙频率低、牙周健康不良等,也是引发食管鳞癌的潜在风险因素。严重的牙齿脱落使患食管鳞癌的风险增加 1.5 倍。
·有上消化道症状
食管腺癌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尤其是当胃食管反流持续时间长、症状严重时。胃食管反流伴肥胖会进一步增加患食管腺癌的风险。
身体这些变化可能是食道癌预警
·吞咽有滞留感或哽咽感
这些症状只出现在下咽食物时,进食之后即行消失,且与食物的性质没有关系,甚至在饮水时也有相同的感觉。
·食管内有异物感
食管癌患者会感觉到食管像有异物一样,感觉食物黏附在了食管上,或者疑为误将异物吞下而存留在食管内。
·吞咽困难
食道癌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吞咽的时候,会出现哽噎的感觉。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会越来越明显。
胸骨后疼痛
这种表现在早期食道癌患者中比较多见。常在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微疼痛,并能感觉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可为烧灼样痛、针刺样痛、牵拉摩擦样痛。
·声音嘶哑
食管癌病变本身以及转移到淋巴结都可以直接侵犯或者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所以,出现了声音嘶哑,要考虑到食管癌的可能,并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可能的病变。
·消化道症状
有消化系统症状的人群更容易患食道癌,这是因为不良症状长期刺激食道,会导致食道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受到致癌物质的影响而发生癌变。
日常生活如何避免食管癌?
·食物温度要注意
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吃太烫的食物,人体食管表面覆盖了柔软的黏膜,在接触烫的食物时,黏膜会被灼伤。如果长期反复灼伤食管黏膜,就会增加患食管癌的概率。
·不吃发霉食物
发霉的食物中可能含有亚硝胺,而亚硝胺与食管癌有密切关系,因此要避免食用发霉食物。
戒烟
吸烟时,致癌物直接融入唾液被吞咽,与咽、食管接触,因此要戒烟。
·补充营养
蛋白质缺乏时会出现黏膜增生,脂肪缺乏则会阻碍一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我国食道癌患者数量连年上涨,跟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