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白起之死,司马迁说死而非其罪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2 17:08:00 来源:戏说三国

战国时期的名将白起,一生统兵征战,身历大小战役数十次,歼敌九十余万,克城百余座,兼地几千里,计其战绩,成为战国时代唯一保持不败记录的奇将,其人其事在中国历史上亦属罕见。

白起所处时代,正是秦国由增强实力、巩固内部并全面出击的关键时期,也是七国力量对比随着合纵连横的展开发生微妙变化的时期。

白起之死,司马迁说死而非其罪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经济发展,政局稳定,国富兵强。五十余年内连败魏、韩、赵、楚等国,蚕食大片土地,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在一系列地兼并战争中逐渐成为强者。

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带领秦国军队攻打了韩国的新城。昭王十四年,白起带兵攻打韩国和魏国,伊阙一战,秦军大胜,韩魏两国被斩首的军士多达24万,同时还俘获了韩魏两国的总指挥官公孙喜,占领两国城池五座。

秦昭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白起攻打魏国,打败魏将芒卯,斩首魏军将士13万人

秦昭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白起攻韩国陉城,斩首韩国将士5万。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白起长平之战杀降赵军45万,只放走了240来个年幼的赵军士兵逃回赵国。

白起的一系列胜利,使东方六国由过去卑秦、恨秦转为畏秦、恐秦。史料记载,白起每打一次大战都在六国中产生巨大震动,当时六国无一敢与秦作战,皆因秦有白起。而战争的持续胜利,也更加直接助长了秦人的斗志和勇气,使秦国萌发了统一六国的愿望和要求。特别是长平之战,这场战国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战况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后,秦国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序幕。

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为左庶长;昭王十四年,白起改封左更,旋即担任太尉;昭王十五年又封为大良造;到昭王二十九年,封为武安君,白起在秦昭王时代可谓爵高位显。

但是,到了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白起不仅被削去武安君的爵位,贬为士伍,而且在流放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的途中又被赐自杀,悲惨地结束了显耀的一生。

关于白起之死,《史记》司马迁说是“死而非其罪”,意思是说死得冤枉。司马迁认为白起在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后,想乘胜灭赵攻韩,但是秦相应侯范睢向秦昭王进言,阻止了白起的攻赵行动。从此,白起便与范睢结下怨隙,并在范睢的步步打击下,最终被秦昭王逼至绝境。司马迁将白起之死归因为范睢的嫉妒与排挤。班固写《汉书》时也持此观点。

白起在历史上的功绩是巨大的。然而,由于他一生征战,杀敌太多,特别是长平一战,一坑杀赵卒四十万因而遭到历代众多文人墨客乃至当今史家的猛烈抨击,谓“大不仁”“残暴”“穷凶”“胜于祷机”“杀人不眨眼”“万死莫赎”云云,更有人毁之为“人屠”。

白起之死,司马迁说死而非其罪

白起性格的残暴,必然导致他居功自高而桀骜不驯,这势必与秦昭王发生冲突。

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虽然最终是以秦国的取胜而结束,但也使秦国在人员财物上元气大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范睢劝说秦昭王暂且休兵以养百姓。秦昭王也认为秦国已不能紧接着再发动一场大战,白起试图立即攻灭赵国的计划是很不现实的,而白起却一再向秦昭王请求增加兵力和粮草。

秦昭王最终做出了选择,息兵休整,同意韩、赵割地讲和的请求,制止了白起下一步军事行动。秦昭王的战略决策令白起大为恼火,从此托病不再领兵出征,以此要挟秦昭王。这使得君臣之间的矛盾超出了政见不同的范围,向着恶化的方向发展的第一步。

然而,形势的发展出乎秦昭王和范睢的意料。秦国退兵后,韩国献出了垣雍,但赵国食言断然不交出答应的六城,而且还遣使出齐,欲联齐以抗秦。

秦昭王“零容忍”,再次下令白起率兵伐赵。白起负气托病不愿领命,无论秦昭王怎样赔不是,好话说了一大车,白起还是不愿出战,因为他认为秦国已经失去了取胜的有利时机。

白起不出战,秦昭王改派五大夫王陵率兵伐赵。处于亡国压力下的赵国军民体现出了空前强大的战斗力王陵统率的秦军在邯郸受阻,秦军死伤严重,屡攻不力,不能前进。为解邯郸困境,秦昭王第三次令白起挂帅出征,万万没想到,白起依旧不肯就命。

脾气再好的秦昭王也生气了,心想没你白起我秦国还能干不了事了,于是增加军队,并派王齿乞代替王陵,继续猛攻邯郸。但秦军在邯郸与赵国军队苦战八、九个月,仍就毫无进展。

面对秦国如此难以收拾的局面,束手无策的秦昭王亲自到白起的府邸,恳求白起以国家为重,快快领兵。可是,白起不仅不替秦昭王排忧解难,反而指责秦昭王当初不同意自己的计划反而造成今天的结局,甚至以死相抗。秦昭王拂袖而去,随即下令削去白起的武安君爵位,贬为士伍,并流放到阴密。由于白起称有病在身,故未立即成行。

为了扭转战局,秦昭王接受了范睢的推荐,启用郑安平为将军,使其成为进攻邯郸的主帅。但事与愿违,三个月后,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楚国春申君亦派将军景阳率大军北上求解邯郸之围。攻击邯郸的秦军在赵军和魏、楚军队的夹击下大败。

消息传来,秦昭王悲愤交加,更是迁怒于白起,命他立即离开咸阳到阴密去,白起只得启程。没想到刚出咸阳西门十里,秦昭襄派来使者,令白起自裁。

白起死前说:“我对上天犯了什么罪过,使我到了这个地步?”他沉思良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于是自杀。白起死后,秦人很惋惜,乡邑地方都祭祀他。东方六国闻讯,皆酌酒相贺。

战国第一名将,既不是死于沙场,更不是老死于卧榻,而是被赐死于流放的途中,实在令人可惜。

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史上,秦昭王时代是一个重要时代。在秦昭王统治的56年间,秦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跃而成为当时的头号强国,基本上奠定了日后统一全国的基础。

白起从新城之战时的左庶长至最后的武安君,每立战功均有升迁。那么至最后再战赵国,白起又为何拒绝?对于白起,加官晋爵早已不再是他的奋斗目标,白起的目标是将赵国疆土并入秦国版图,但秦昭王没让白起去实现,这也导致了对再次攻赵的漠视与拒绝。

白起之死,司马迁说死而非其罪

在我们的职场中是不是也有秦昭王式的领导、白起式的员工。小不忍则乱大谋,白起之死留给后人的教训是一个人不管功劳多大,总应夹起尾巴做人。白起的悲剧就源于他的性格。秦昭王明知必败仍强令出征,这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而是对他听命与否的检测,白起偏偏看不到这一点,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秦国的另一位名将王翦就很好地接受了白起的教训,在残暴的秦始皇手下得到善终。

在秦昭王的命令下,白起无非是两种选择,一是变通不顶撞,采取各种方法继续在秦国乐享高官厚禄,直到寿终正寝;一是在无法说服秦昭王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去打仗,结局还是会有惨烈的败绩和数以万计士兵的死亡。白起选择了前者,白起作为一个臣下,竟然与君王对抗,只能是以卵击石,是不识时务之举。

历史事实证明,与领导较真不会有好结果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2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下交通,坐法被诛杀。按照秦国法律,这又是大罪。可是司马迁是这么说的,这次秦昭王还是没有怪罪范雎,但范雎心不自安,蔡泽闻之后入秦游说范雎,于是范雎向秦王举荐了蔡泽,自己隐退,后
2023-03-15 15:12:00
...名的军事家,为后世军事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太史公司马迁称赞白起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2024-05-20 14:55:00
这四大名将把秦国推向了巅峰,为秦国的一统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三朝,可以说见证了秦国的崛起。另外,司马错是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时代创造英雄,英雄造就时代。这些时代里的璀璨人物,让秦国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一步步站稳脚步,最后成为这一时代的赢家
2023-02-22 21:41:00
真是秦昭王打残了赵孝成王吗
...什么沿途没有攻城略地记载,难道赵国用的是空降兵?是司马迁遗漏,还是故意隐瞒?比如“以秦之彊,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这类话在没有录音录像的年代,谁听见了,怎么记录下来?难道不是作者
2023-05-11 21:51:00
白起长平之战后的命运转折:从功高震主到身败名裂
...281至278年,白起关键承担攻楚,这一大家昨日不久讲过,司马迁并没有告知大家白起杀了是多少楚人,但此役完全把强楚给废了,乃至连北京首都也给攻占了,最后楚国想招兵抵抗,却早已
2023-12-08 07:29:00
白起被秦王赐死,为何范雎却背锅2000年
...剧照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标签:冤枉。关于白起的的死,从司马迁到班固,都认为他是被范雎陷害,死得冤。司马迁说:“然不能救患于应侯”把白起之死归因为范睢的嫉妒;班固写《汉书》,其中提
2024-10-15 13:07:00
大秦一名将功劳丝毫不弱于白起王翦,却为何被后世忽视低估?
...的正是秦国的一代名将司马错。(01)力战张仪司马错是司马迁的八世祖,他是秦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战国策》里专门收录了一篇文章,就是司马错论伐蜀。这是秦国的国运之战,直
2023-02-10 19:25:00
司马迁是如何描写\
...边,反而是坚韧不拔、知恩图报、经纬天下的无双人物那司马迁为什么要不着痕迹地“陷害”范雎?经过本人不断的挖掘,大致原因总结有以下几点。一、价值观不同: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
2024-06-28 19:37:00
白起为什么宁死也不带兵打赵国,只因范雎使坏吗
...为,白起之死,他自己才占了主要责任。其一,笔者以为司马迁评价范雎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人,这样的评价不准确。当年范雎落难,濒临绝境,若非王稽和郑安平鼎力相助,他必
2024-06-10 16: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