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探秘天龙地戏:一部600年屯堡文化的活历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27 03:15: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杨家生来志量能,满朝文武乱纷纷,不提杨家由自可,提起杨家走一巡……”一声响箭划破天际,四面八方的箭手们身着红袍,头戴羽冠,脚踏云头,手执长箭,仿佛穿越时空的战士,再现昔日战场的壮烈。一人领唱,众人伴和,弋阳老腔的余韵在空气中回荡。

探秘天龙地戏:一部600年屯堡文化的活历史

屯堡地戏《杨家将》片段

7月25日,复旦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国情调研实践活动走进安顺天龙屯堡观赏屯堡地戏表演。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曹旭晨在采访中表达了对地戏的感受:“首先它的氛围特别热烈,服装非常鲜艳,我很受震撼。用地方方言讲述地方故事。我们这种外地人看了之后,也会被本土文化深深折服。”

安顺地戏:激昂热烈的弋阳高腔

地戏是贵州安顺的地方传统戏剧,2006年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春节和农历七月半,地戏都会作为祈福和庆祝丰收的重要活动进行表演,祈求村寨一年的幸福平安。

地戏的唱腔源自江西的弋阳高腔。天龙地戏队队长郑汝红自17岁开始学习地戏,至今已有数十年的表演经历。地戏的唱腔高亢激昂、声音洪亮。讲至此处,他直接演唱了一段戏文:“次日五更天明亮个,吕布出关讨战争。讨战争。”

探秘天龙地戏:一部600年屯堡文化的活历史

天龙地戏队队长郑汝红接受采访

地戏的内容以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故事为主,近年演出的剧目包括《吕布出关》《楚汉相争》《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当天演出的剧目是《杨家将》,讲述的是宋朝杨家名将杨六郎三下河东和九转河东的故事。

“地戏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忠孝文化精神的传承。”郑汝红如是讲道。地戏的所有角色均以男性为主,通过对已经逝去的英雄人物的演绎,将他们忠贞爱国、仁德孝顺、敬畏生命等精神传承给下一代。

发展之困:屯堡地戏的当代传承

探秘天龙地戏:一部600年屯堡文化的活历史

演武堂内的“演兵习武”门匾

地戏的演出单位为“堂”,大的村寨会有两到三堂,小的村寨则只有一堂。据潘守永和张一丹2019年在《公众史学》上刊发的安顺地戏相关研究,1982年,安顺所辖7个县区42乡镇,共分布着156堂地戏,其中汉族地戏141堂,占比约90%。截至当下还保留的剧目数已没有明确统计。

郑汝红谈道,他一天最多表演了27堂地戏,一堂大约10到15分钟。目前,每天大约有9场地戏演出。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地戏的表演时间和内容都经过了精简,将两个半小时的地戏改编到15分钟,以便于更好地展示给游客。

探秘天龙地戏:一部600年屯堡文化的活历史

屯堡地戏演出时的现场观众

目前,屯堡地戏的发展仍以保留传统文化为主,内容创新较为有限。为了能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地戏,郑汝红等人进入校园,开设课外辅导课,将地戏的知识和精神与广播体操相结合,以吸引兴趣的方式将从老一辈那里传承的地戏文化传递给年轻一代。

十二岁的何博文就是在三年前被地戏演员的表演深深吸引后决定拜师系统学习地戏。他寒暑假每天都会“泡”在演武堂,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小小地戏演员用功之深也加深了同学们对地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认识。

屯堡文化:“屯堡人既是士兵也是农民”

屯堡文化是地戏文化生产的地方环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全国的统一,调兵南下黔地征讨梁王。军队凯旋后将部分军队停留在安顺一带,用以建设地方。江南文化由此被带到了贵州,这也是屯堡地戏会有江西、四川、等多地口音而不是当地方言的原因。

天龙是地戏的发源地之一。平定战乱后,为了不荒废武艺,也为传承传统文化,地戏由此而逐渐发展起来。“屯堡人既是士兵又是农民,战时为兵、闲时为民。”郑汝红归纳道。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马雪迎感慨道:“我感受到一种带有地方特色的野性的呼唤,处处透出历史的厚重感。”

探秘天龙地戏:一部600年屯堡文化的活历史

屯堡地戏演员正在换装

“地戏不只是地戏,也是宜神宜人的文化传承。地戏是对生命的敬畏,对神灵的尊重和向往,也是对人的教化。”郑汝红最后讲述了自己对地戏的独特感受:“我们有一句话叫‘学艺先学礼’,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后去想想怎样做得更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周尧

实习生 赵雨璠 张艺啦

编辑 刘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田旻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5贵阳马拉松|鼓震地戏贵马夺魁!一场六百年的文化接力在“贵马”上演
...不仅活跃在各类舞台,还在安顺市民族高级中学、平坝区天龙中学担任地戏任课教师。上海、北京、浙江……周顺与团队走到全国各地表演,只为了让更多人看见地戏,“安顺地戏承载着屯堡人的过
2025-06-15 19:17:00
大型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在安顺发布并正式公演
...备阶段,深入贵州屯堡地区开展实地采风,先后赴本寨、天龙、旧州等具有代表性的屯堡村落进行细致考察。创作团队充分挖掘安顺文化精髓,将屯堡四大姓氏文化、耕读传家的传统理念巧妙融入剧
2025-06-29 19:27:00
文旅融合焕新篇:大型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在安顺首演
...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深入一线实地采风,奔赴本寨、天龙、旧州等地,与当地山歌歌王、地戏班主等展开座谈,探访非遗地戏和屯堡山歌,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吸收民间音乐素材。他们将屯堡民
2025-06-28 21:06:00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之习俗记 | 鲜活动态的江淮遗韵打开一扇记忆之门
...两开;离乡背井豪情壮,忠君爱国守边关……”安顺平坝天龙屯堡新演武堂内,一场名为《调北征南》的屯堡地戏正缓缓上演。台上,4名到6名地戏表演者头戴雕刻精美的木制面具,身穿长衫、腰
2024-12-21 20:35:00
六百年安顺地戏遗响唱新声 阿朵于毅雨中上演《高台骁歌》
...到了文化的重量感。更令嘉宾们感到惊喜的,则是安顺的天龙屯堡,这里的人说的是600年前的明朝官话,穿的是凤阳汉装,住的是石头建造房,堪称一座真实的明朝实景博物馆。这里传承的安顺
2024-09-13 14:12:00
...史料上称这些卫所军士的后裔为“屯堡人”。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活力、特色、最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现象,其古朴,粗犷的表演风格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被誉为“中国戏
2024-10-16 05:53: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沈长志天龙村,位于安顺市平坝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屯堡村落。这里人口多来源于中原地区和江南一带,系明初“调北征南”军屯户的后裔。直至今日,当地居民依然保留
2024-09-07 05:59:00
走进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天龙屯堡景区,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置身于600年前的“大明遗风”之中,感受着那份古朴与宁静。“街头巷尾,一砖一瓦都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屯堡的悠悠历史。”来自外
2024-05-31 06:15:00
...学院承办的2023贵州(安顺)屯堡文化节开幕式在平坝区天龙古镇举行。屯堡作为明王朝守卫、开发和管理边陲地区的重要依托,与长城一样,蕴含着维护国家统一的精神价值。穿越历史风云,
2023-09-28 04: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