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华阳之战,白起是如何重创魏国赵两国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8 19:0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华阳之战,是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冉率军在韩国的华阳(今河南新郑北)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杀魏赵联军十五万。在很多人看来,长平之战是白起的代表作,也即很多人一提到白起,就联系到了长平之战。

华阳之战,白起是如何重创魏国赵两国的

但是,在笔者看来,纵观白起的一生,最精彩的还是华阳之战。对于长平之战来说,实际上一开始是王龁指挥,等到赵括替换廉颇后,秦国也用白起取代了王龁。而且,在长平之战中,主要还是阵地战,能给白起展现指挥艺术的空间不是太大。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华阳之战来说,则是一场长途奔袭的战役,此战,白起长途奔袭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最终重创了魏国、赵国的大军。

首先,就华阳之战的起因和背景来说。在战国中期,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韩国,面对魏国、赵国、秦国等大国的包夹,往往经常摇摆不定,也即有时候倒向魏国,有时候则倒向秦国,以此明哲保身。虽然这种策略饱受诟病,但是,在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下,对于弱小的韩国来说,这也是自己的生存之道了。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攻打到韩国重城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对此,韩国自然无法抵挡,于是向秦昭襄王求救。

在此背景下,秦昭襄王让白起、魏冉率军支援韩国。不过,在发兵之前,白起面临一个问题,如果正常行军的话,那么,等到秦军达到韩国重城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的话,很可能魏国、赵国的联军已经攻下了这座城池,在此基础上,秦国的支援自然没有什么意义。

从地图上可以发现,从秦国都城咸阳,到韩国重城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大约是500公里的距离,也即1000里,这可谓是相隔千里了。如果正常行军的话,秦军至少需要1个月才能赶到战场。不过,司马迁在《史记韩世家》中记载:“八日而至,败赵、魏於华阳之下。”也即这1000里路的距离,白起只用了8天,就赶到了韩国重城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而这,无疑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

换而言之,白起率领的秦军,平均每天要行走100多里路,而在这100多里的路程中,显然有崇山峻岭、江河湖泊的阻挡。当然,这些过程,都没有在史料中体现。我们知道到白起率领秦军客服了重重阻碍,只用了8天就突然来到了华阳之战的战场了。

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在战国中期,魏国和赵国因为经常和秦国交战,所以整体战斗力是非常不俗的,比如在河西之战中,魏国的魏武卒就曾经让秦军吃尽了苦头,而在长平之战中,赵括率领的赵军也让秦军付出了近半伤亡的代价。

由此,如果是正面交锋的话,白起可能会取得胜利,但是,魏国、赵国至少也能抵挡一阵。不过,因为白起只用8天时间就赶到了战场,这让魏国、赵国的联军没有丝毫的准备。进一步来说,此时的魏国、赵国联军,正在忙着攻城,根本没有构筑防御秦军的工事,所以,在突然遭遇秦军后,慌乱的魏赵联军立即遭到了秦军的围歼。此战,13万魏军被歼灭,至于赵国,也有2万人在渡河时溺亡。

最后,综上,白起率领的秦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魏国、赵国一共损失了15万精锐力量。除了损兵折将之外,魏国还将南阳(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地区)之地献给了秦国,以此求得白起退军。《孙子兵法》有云: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说的就是兵贵神速。对此,在笔者看来,正如同“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样,在古代战争中,兵贵神速也是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

在白起的华阳之战后,还有很多这样的战役。比如《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记载:“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在汉末三国时期,郭嘉建议曹操下令丢掉多余的辎重,然后派出轻兵,以最快的速度追击敌军,深入敌境,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对此,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除此之外,还是在汉末三国时期,孟达准备造反时,也是司马懿千里奔袭,兵贵神速,得以斩杀了叛将孟达。基于此,在白起指挥的华阳之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典的千里奔袭战役,从而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2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白起的巅峰之战不是长平之战,而是这场奇袭战
说到白起,他是公认的战国第一名将,长平之战是他生平指挥的最出名的战役,一举击败赵国四十五万大军。不过,长平之战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由秦赵双方的国力决定的,并没有发挥出白起的真正实
2023-05-17 19:14:00
秦将白起的成名之战,秦国通过这一战彻底将魏国打“残”
...定性的战役是谁都没想到的。秦王决定出兵,派的谁呀?白起、穰侯魏冉、客卿胡阳。白起作为主将从这场战役开始,将要慢慢走上人生巅峰了。从咸阳到韩国的华阳,其路途很遥远,要八、九百里
2023-06-22 05:12:00
探索华阳之战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冉率军在华阳一带与魏国、赵国军队爆发战争,史称华阳之战。赵魏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而占据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杀赵魏联军十
2023-10-18 15:28:00
白起的名声为何这么响
...阳龙门,石窟发掘前,为了打开秦军向东面进军的道路,白起带领秦军打败魏国和韩国共24万联军的一场大战。可以说是完全平定了秦军东进的道路。也是白起在秦军中开始受到士兵尊敬与崇拜的
2024-04-30 23:01:00
秦国的六位秦王除了嬴政,还有一位也不容小觑
...采用远交近攻策略,从舅父手里夺回大权,军事上有战神白起指挥,所向披靡,直打得东方六国闻风丧胆,谈秦色变。在战国后期,一个君王的功绩主要就是看他为国家攻下多少城池,打垮几个国家
2023-05-02 20:45:00
为何说赵国真“将相和”就不会被秦国揍这么惨了
秦昭襄王和白起在打下楚国半壁江山后,决定见好就收,转回头来接着对付赵国。可是如此一来就有个问题不好解决了,要知道,在两年前秦赵的渑池会上,秦昭襄王可是亲口答应了与赵之盟好的,现在
2024-07-14 18:53:00
“人屠”白起,战国四名将之首,秦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战绩最盛的超级名将。他的战绩若是以杀伤士卒的数量来衡量的话,恐怕是中国历代第一!一般来说,名将基本分为2种类型,一类是理论战略型
2023-10-21 16:12:00
白起: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及其在历史中的评价
白起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军事家,也有很多历史学者,网上大V介绍过白起。但是今天小编仍要再提起白起,因为历史是要时刻宣传和传承的,不是说谁发出来就到此为止别人不能提了。正因为有
2023-12-11 08:39:00
...要说的魏冉,同样是秦国历史上的著名丞相。魏冉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一定程度上,同样是秦国
2024-05-21 06: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