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今日出梅入伏 高温下既要防暑也需防“寒”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11 07:49:00 来源:杭州网

据省气象台消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我省于今日出梅入伏。预计未来4日,全省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省内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达到37℃至39℃,浙中地区局部达40℃以上。今年三伏将持续40天,这也是2015年以来浙江连续第9年三伏天长达40天。

“烧烤”模式之下,老年人如何健康度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老年病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周叶提醒,三伏天既要防暑也要防“寒”。

人在高温环境下时间稍长,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症状,这是中暑的先兆。如不及时调整,普通中暑可能升级为热射病,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41℃以上)、无汗、神志恍惚等症状,危及生命。

“面对高温,别舍不得开空调。”周叶表示,老年人身体机能普遍下降,体温调节能力低,若暴露在闷热环境中,出现热射病概率相对较高。日常防暑,要避免长时间户外剧烈运动,及时补充盐分和水分。感觉身体发热发烫时,可用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擦拭,蒸发吸热。定时用凉水冲洗手腕,也可有效降低血液温度。

同时,医生强调,过分贪凉也不可取,每年三伏天因“寒”入院的患者不在少数。

面神经炎也就是俗称的面瘫,是夏季贪凉引发的常见病。周叶介绍,酷暑下,全身毛孔处于开放状态,若长时间吹空调或对着空调直吹,面部神经血管易受到冷刺激,引起痉挛,造成面部神经缺血,进而导致麻痹。此外,夏季长期吹空调还会使以老年人为代表的免疫力低下群体出现咽喉干燥、鼻塞、头晕、头痛、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关节酸痛等症状。

周叶建议,夏季空调温度控制在25℃至28℃,避免空调冷风直吹和长时间吹空调,出汗、醉酒、洗头后不宜立即吹空调,空调房应每2-3小时开窗通风一次。

三伏天还要注意规律饮食,肠胃功能有所退化的老年人可多吃富含钾的蔬果,如西红柿、香蕉、南瓜、豆类等,适当食用瘦肉、鱼肉、鸡蛋等补充蛋白质。

老年人午睡15-30分钟,有助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但不可过度贪睡。同时,注意多喝温水,保持心情愉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1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温下,这份热射病“预防指南”请收好!
...”、北方地区的高温范围逐渐扩大……持续高温炙烤下,热射病再次进入高发期。什么是热射病?大众对它存在哪些认识误区?又该如何防范?这份热射病“预防指南”请收好!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2024-06-14 05:36:00
高温来袭!专家教你这样预防中暑
...“当中暑发展为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状态时,就会发展成为热射病,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摄氏度以上,热射病死亡率高。”她说。“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闭门不出,也需做好防暑措施。”天津市北
2024-06-13 22:07:00
...情较重,出现意识障碍。“去年一整个夏天我们医院接诊热射病患者20余人,今年高温才刚开始,今天一天就来了4个中暑患者,希望广大市民提高警惕。”东台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负责人、市
2024-07-08 11:23:00
高温天要注意防范哪些病
...歇也就过去了。然而,如果是重症中暑,情况就不一样。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何忠杰曾发文介绍,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是临床表现最严
2023-06-15 09:56:00
...误区:高温对老年人的风险远高于适当使用空调,夏季因热射病去世的人群中,老年人占比超过60%,不必因担心“受凉”而硬扛;二是渐进式适应:初次开空调时可将温度设为28摄氏度,让身
2025-07-21 09:50:00
不愿开空调,多名九旬老人“热”进医院 降低重症中暑患者病死率,这些措施要牢记
...人有几个共同点——都是独居老人、不愿意开空调、因为热射病导致昏迷。老人高温之下出现多种症状给予降温措施是关键“这几位老人入院时,体温都高于40℃,最高的一位41℃,均意识模糊
2024-07-12 07:03:00
潮新闻讯 许多人以为极端中暑即热射病只会长时间在户外高温下发生,但55岁的金大姐得热射病的原因让人哭笑不得。前几天,虽然天气炎热,但金大姐想着或许可以“以热制热”,便趁一个人在家
2023-07-13 13:32:00
高温天气关注体内的“火灾”!医生提醒警惕最重中暑——热射病
...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提醒市民,高温天气警惕隐藏杀手——热射病。它是中暑的最重类型,一旦罹患,死亡风险极高。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每年夏天都会收治不少热射病患者。“热射病是由
2025-07-04 15:18:00
...如果长时间进行户外作业,很容易发生中暑,严重的会患热射病。记者获悉6月以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接到中暑警情30余起市工人医院还接到一例热射病病例6月5日凌晨2点,市工人医院急
2023-07-08 00:4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从“管”到“稳”!立普妥如何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病理温床,而立普妥的功效与作用正是针对这一关键环节的有力干预。立普妥不仅仅是降低血脂指标的药物
2025-10-31 11:01:00
破局糖尿病管理困境,瑞隆安以“1357”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为糖尿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
2025-10-31 11:01:00
医务社工:医护身旁的“慢步人”
在高效运转的医院,有一群人格外特殊。他们不拿手术刀,却同样为治愈而来;他们不直接给药,却能抚平焦灼与无助,他们是医务社工
2025-10-31 10:22:00
2025年深圳牙科医院推荐:种植牙、牙齿矫正不迷路
随着深圳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习惯改变,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数据显示,深圳居民口腔问题就诊率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
2025-10-30 10:06:00
本市推出优质养老机构参观试住
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在2025年全国“敬老月”期间,北京市民政局统筹全市养老服务资源,正式启动优质养老机构开放体验、试住等活动
2025-10-30 10:10:00
脂肪肝可逆转,但莫入误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专家团队开出“健康处方”
鲁网10月30日讯2025年7月起,我国肝病诊疗的开拓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团队每周四、周五常态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坐诊
2025-10-30 10:54:00
科普生活|老年人摔一跤可能“摔坏神经”?
很多人认为,摔跤无非是皮外伤或骨折,养养就好。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徐宁医生提醒中老年朋友,跌倒的隐患远不止于此
2025-10-30 11:30:00
NMN哪个牌子好?2025年国产进口抗衰老产品排行
现在大家对衰老的研究已经从“只盯一个靶点”变成了“系统调理”,2025年靠谱的抗衰补剂也早就告别了“堆成分”的时代,转向了“精准发力”
2025-10-30 11:31:00
灵芝睡眠片品牌如何选?2025十大口碑品牌排名榜揭晓
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超38%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25-45岁职场群体失眠率更是高达52%
2025-10-30 11:36:00
2025年肠胃养护益生菌品牌榜单出炉!科研背书与临床口碑双验证
处于高度忙碌状态下的现代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常吃坏东西和作息不规律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便秘、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益生菌正好能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
2025-10-30 15:16:00
以科学锚定代谢健康,告别减重循环 2025 十大减肥产品评测报告出炉
当体重管理从 “追求数字下降”升级为 “守护代谢稳态”,市场上却仍充斥着 “三天瘦 5 斤”“神奇燃脂成分”的虚假宣传 ——我国 25-45 岁职场人中
2025-10-30 15:20:00
高血糖如何无副作用控糖?胰腺“休眠细胞”被唤醒!2025全球热门技术让血糖回归正常
糖尿病常被低估为“血糖问题”,实则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健康危机。它如同体内悄无声息的腐蚀剂,从微血管到大血管,从神经末梢到重要脏器
2025-10-30 15:22:00
2025年清肺止咳化痰产品排名推荐,优势评测与选购攻略
《2025全球肺部健康营养消费报告》表明,83.2%的用户在选购槲皮素护肺产品时,无法判断核心成分的实际吸收效果;68%的肺结节
2025-10-30 15:23:00
想安全停药?怕乙肝复发?这个新检测给你答案!
“医生,我的病毒DNA都测不出了,为什么还不能停药?”——这可能是许多乙肝患者共有的困惑。问题的答案,就藏在那个传统检测无法触及的“病毒老巢”里
2025-10-30 15:48:00
家庭药箱“换季”指南:秋冬常备药划重点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拉大,感冒、流感等呼吸道问题频发,皮肤也因干燥出现瘙痒、脱屑等问题。家庭药箱亟需“换季焕新”
2025-10-30 15: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