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看到农作物增产增收,我很自豪”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19 02: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忙碌在田间地头的七旬农业技术带头人:

“看到农作物增产增收,我很自豪”

“看到农作物增产增收,我很自豪”

张国云(左)在田间查看川芎生长情况

3月18日,都江堰天马镇圣寿社区的一处田间,75岁的张国云看着长势喜人的川芎,非常欣慰:“看来今年‘大苗移栽’技术和去年的试验相比,效果差不多。”一辈子与农业打交道、现任都江堰市老科协服务农业工委主任的他,退休后怀着对农业农村的情怀,热心服务“三农”工作,在稻谷、蔬菜、油菜等种植方面积极培育和推广新品种,积极探索土地复种利用和提质增效路径,为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积极作为。

推广种植新技术

提高川芎大田成苗率

都江堰川芎,是该市特产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据历史考查,都江堰种植川芎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如今,都江堰现有川芎种植规模5000余亩,产业人口1万余人,年产川芎约200万斤。“但一直以来,‘缺窝断苗’是川芎种植的一大突出问题。”张国云向记者介绍,所谓“缺窝断苗”,就是川芎苗期死亡率非常大,多的会死一半,少的也在30%左右。

“致死的‘三大杀手’就是高温、高湿和俗称‘水冬瓜’的根腐病。”从去年7月到去年底,张国云带队的都江堰市老科协服务农业工委的技术专家们,开始试验“大苗移栽”技术,即变原有的田间直播为育苗移栽,誓要攻克“缺窝断苗”难题。

从密度、播期、品种等不同维度,张国云所在的技术团队与种植大户合作,在都江堰全市建设了10个试验基地。“从最热的时候,一直到最冷的时候,张主任带着大家,平均一周跑两次,看出苗率、数叶片数、拍照建立图片资料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江堰市老科协水稻科创联盟科技顾问王天祥历历在目。

“大棚自动控温控湿,用种植土+肥料+防根腐病药,多重措施‘阻击’了病害‘元凶’,大大提高了川芎大田成苗率。”种植户蒯世军告诉记者,靠着专家们的新技术,去年试验的8亩川芎,平均每亩增产150斤,增收1500元,今年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面积推广。

“这个新技术解决了川芎种植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实现历史新突破。”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油菜套种菜苔

有效利用土地空间增产增收

明媚的阳光下,盛开的油菜花昭示着又一个丰产季的到来。一垄垄油菜花之间,还田的蔬菜叶子成为天然的肥料,为油菜花提供着养料。“这茬儿油菜花和白菜苔是去年11月18日一起种下去的。今年2月份,菜苔就收了,老叶子就地还田,作为肥料。”蒯世军指着一人高的油菜花田告诉记者,油菜套种菜苔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实现了增产增收。“靠着张主任等专家的技术推广,去年试验的104亩,每亩多收入2000多元,整体多收入20多万元。”蒯世军笑着说道。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稻芎轮作”。“轮作中选用全生育期仅128天的水稻新品系,在水稻8月上中旬收获后,就可以种植川芎,也可增种一季时令蔬菜。张主任带队的技术团队,去年在我们这里试验成功之后,今年还将进行大规模推广。”种植大户兰由兵告诉记者,“稻芎轮作”一举多得——特早熟水稻新品米质好,而且亩产从800斤增加到了950斤,平均每亩增收800块左右;水稻提前收获后,不管是种植川芎还是其他时令蔬菜,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我在农业领域奋战了一辈子,对农村、农业还是很有情怀的。作为一名老党员,也愿意在退休后发挥余热,做点实事。看到农作物增产增收,我是很高兴的,也是有自豪感的。”看着充满生机的田野,张国云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袁弘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形成相对完善的蓄、引、提、输、排工程网络体系,为农作物丰产丰收提供有力水利支撑和保障。水利部按照设计灌溉面积30万亩及以上为大型灌区、1万至30万亩以下为中型灌区、1万亩以
2023-10-15 15:08:00
冬干连春旱 四川什邡市力保春灌用水吃饱喝足
...镇种植川芎3万余亩,每亩年均产值约4500元,远高于普通农作物带来的收益。他说:“正在修建的这条1400余米U型渠,不仅解决了当地农田灌溉难的问题,使农田灌溉更加快捷高效,同
2023-03-16 17:08:00
川芎:“川药首药”的前世今生(道地药材巡礼·四川篇)
...者 熊 建 赵晓霞 王美华刘应均(左)和丁桂兰在地里给川芎除草。 本报记者 赵晓霞摄在凤泉村,记者看到很多川芎衍生品。 本报记者 王美华摄位于彭州天府中药城的新绿色药业科技研
2024-03-25 10:23:00
做强甜“猕”产业 过上甜蜜生活
...桃种植是其主打产业。一人多高的猕猴桃枝条下,套种的农作物一片葱郁。“为提升园区的耕地‘容积率’,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我们提出了猕猴桃套种模式,即在猕猴桃树下,进行土豆、花椰菜、
2023-12-15 03:06:00
守护“天府粮仓” 四川首笔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保险成功理赔
...日,人保财险成都市分公司理赔人员进行现场查勘,对于农作物遮挡部分,运用无人机进行巡视观测,准确估算损失程度。3月7日,完成清淤、除草,确保沟渠正常使用。下一步,人保财险成都市
2024-03-09 13:42:00
能人驻乡村 产业活起来
...养鸭来解决田间剩菜剩果、虫害问题,用鸭粪结合稻秆等农作物废料来发酵有机肥,以此实现田间生态稳定平衡,提高亩产。多年来,张志强辗转全国各地学习先进的种养经验,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2023-05-05 06:54:00
...贮饲料、有机肥、食用菌菌棒、生物质颗粒等,切实推行农作物废料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等“五料化”利用,提高绿色循环综合实效。贵州省佳禾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就是其中
2023-07-24 05:25:00
为何大秦铁骑能扫灭六国,看看秦国的综合国力就知道了
...量少,经常发生旱灾,大片的土地上汛出盐卤,很不宜于农作物的生长。公元前二四六年(秦始皇元年),郑国领导秦国的劳动人民开凿了一条水渠,将泾水引入洛水。这条水渠全长三百余里,在主
2024-04-18 20:50:00
长沙市农作物“保驾护航”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第一线
认真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王闯(前)。扎根田间地头,与病虫害打交道,将农作物护于臂膀之下,王闯在“灭虫保粮”的战线上已战斗了37年。王闯谈吐儒雅,博闻广记,知识分子气息浓郁。很难想
2023-11-05 01:3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