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准妈妈临产时体重达135公斤,分娩时,三位产科医生上台,分别主刀和“拉开”约8厘米厚的腹壁脂肪,才将8.4斤重的宝宝取出。近日,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来了位超重孕妈妈,这是该院近半年来接诊的又一“重量级”孕妈,今年7月,该院产科医护曾护佑一名145公斤的孕妈平安迎来二宝。
产妇即将出院,刘久英和聂华医生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准妈妈胃口好,胖到135公斤
赵女士(化姓)今年33岁,家住武汉,因喜爱美食,怀孕前,体重就已达100公斤。怀孕后,赵女士妊娠反应小,胃口也较好,不知不觉中,体重一路“飙升”,到临产时,长了35公斤。对于过重的体重,赵女士也感到孕期颇为辛苦,“到了怀孕后期,时常感觉吸不上来气,腿脚肿得走不动路。”
今年11月,怀孕35周的赵女士因身体出现不适被送到武汉市妇幼保健院。该院产科五病区副主任医师聂华回忆,当时赵女士入院时,身高170厘米,体重达135公斤,BMI指数为46.7,体重严重超标,而且还患有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低蛋白血症,正处于子痫前期。
“入院后,我们对她进行了降糖、降压、解痉,经过治疗,血糖和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患者依从性也较好,出院后,严格按医嘱口服降压药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定期在门诊产检。”聂华医生介绍。
孕38周再次产检时,B超结果显示,宝宝偏大,预估为4公斤左右,赵女士有左心增大、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分娩风险增加。宝宝已足月,为确保母婴平安,产科专家团队和麻醉科医生经充分评估后,决定提前为赵女士实施剖宫产。
三名产科医生一起上手术台“捞娃”
胖妈妈生产可不同于一般产妇,不仅手术风险增加、术中麻醉的难度也倍增。
首先,常规剖宫产使用椎管内麻醉,需将穿刺针从腰部进入脊椎给药。但背部脂肪太厚,不仅麻醉医生很难摸到脊椎间隙无法下针,标准的8厘米长的硬膜外穿刺针也难以“够着”核心位置。该院麻醉科刘欣副主任医师介绍:“赵女士的脊柱间隙很窄,被脂肪包裹,要通过触摸确定位置,并将腰麻穿刺针精准刺入,确实不容易。”凭着多年的经验和手感,刘欣医生确定了麻醉穿刺点,10厘米的“加长针”派上了用场,手术麻醉一次成功。
进入剖宫产环节,麻烦又来了。一台本来只需2个产科医生的手术,最后上了3名医生。因赵女士腹部赘肉多,必须增加一名医生专门协助推起赘肉才能“动刀”,并配合“拉开”约8厘米厚的腹壁脂肪,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保障宝宝的顺利诞生。主刀医生、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刘久英感叹道:“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了这台剖宫产手术,将一个8.4斤重的健康女宝宝取了出来。”
尽管手术很成功,但医护人员依然没有放下心来。回到病房,医护严密监测赵女士的血氧、血压、血糖等各项指标,严防血栓形成和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等。经过精心护理,赵女士顺利度过康复期,近日,她抱着宝宝出院回家了。
超重分娩风险大,体重一定要控制
“孕期体重超过80公斤就属于高危妊娠。肥胖孕妈妈不仅自己风险大,给肚子里的宝宝也带来不小的危险。”刘久英医生解释,怀孕前就已肥胖,或是怀孕时体重增加过快,会增加孕产妇患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产妇顺产也会比较困难,剖宫产也会面临伤口愈合不良的风险。对腹中宝宝而言,可能会产生出生缺陷、巨大儿、宫内发育受限、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低血糖、胎死宫内等不良影响;也会增加成年期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率。
她提醒,肥胖女性在备孕期就应将体重控制在适当的数值,一般孕期增加体重应该控制在12至15公斤以内,本身就比较胖的人不超过8至10公斤。孕期不可猛吃海喝,应少吃多餐,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并且要比其他产妇更加严格地进行产检,预防妊娠合并症的发生,如产前已明确有合并症的孕妈,建议选择正规医院进行规范产检,加强妊娠合并症的管理,确保平安分娩。
(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