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育儿

教孩子管理情绪从“说”开始

类别:育儿 发布时间:2023-09-27 05: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孩子在地上打滚,“90后”父母在旁冷静等候。这是前段时间被众多网友热议的一幕,被戏称为“‘90后’式育儿”。如今,“90后”成为新一代的父母,“自助式育儿”“反向育儿”等新式育儿理念中的情绪管理手段也频频被人讨论。父母应该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管理情绪,亲子之间应如何进行良性沟通?来听听心理师的建议。

2017年,中国妇女杂志社发布《中国式家庭情感表达方式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报告》中显示:中国式家庭普遍存在“情感表达尴尬症”,三成人表示“家人之间不好意思说爱”,近四成人“想表达,但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我国许多家庭中都会出现‘爱在心里口难开’的情况,父母对孩子,并非爱无能,而是爱尴尬。”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福建省心理健康研究会理事潘凌艳说,亲子沟通中,多表达情绪和情感,这是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法。

“说,能降低情绪强度。”潘凌艳介绍,传统情绪理论认为,在大脑中,有一个情绪脑,也有一个思维脑,它们不在一处,一般来说不能同时工作。情绪脑在运作时,思维脑就“罢工”了,通俗来说就是“失去理智”。所以当情绪脑兴奋起来的时候,要让它尽量冷静下来。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大脑发育不健全,情绪更容易波动,这时候语言表达能将他们拉回思考状态。

鼓励说,但不是随便乱说,要先明白情绪是什么。情绪是对刺激源所产生的反应,是与我们需求与经验有关的注意讯息。孩子与伙伴吵架,被大人指责,这就是刺激源,此时,孩子希望被理解、安慰。“情绪是心理传递的一个信号,传达的是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遇到外部刺激,都用什么模式去应对。”潘凌艳说,遇到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冷静淡定,有的人慌张急躁,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与经验决定情绪强度。在情绪管理ABC理论中,A是外在刺激物,B是脑中的想法,C是行为。相同的A可能引发不同的C,关键是你的看法B。

比如别人递给你一个苹果,你认为对方是出于关心,想要你身体健康,就会感到幸福;反之,如果你认为这是对方自己不想吃才递给你,这样不仅不会感到幸福,还会埋怨对方。比如孩子上课不注意听,总干扰别人,家长被老师请去学校,如果家长觉得此时很没面子,会受到老师和其他家长的嘲笑,心想:“我怎么那么没用,总是教不好孩子。”那么家长就会很焦虑、沮丧,而家长的想法是:“老师叫我去学校只是想分享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孩子只是自控能力差一点,但不代表他有问题。”如果这么想,家长就不会有太多情绪。

“情绪不同,取决于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不是事情使人不快乐,而是对事情的看法使人不快乐。”潘凌艳说,若个人的信念和认知被理解,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那么情绪就会得到适度缓解,也就会得到心理学所说的“共情”,即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做出回应的能力,这就是理解和支持的力量。“共情”是给心理做按摩,让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消除孤独、恐惧等情绪,也是家人之间维持良好关系最有力的方法之一。“表达情绪如此重要,就要多说一些,让积极、有价值的情绪充分表达出来,这样父母就能理解孩子,帮助孩子管理情绪。”潘凌艳表示。

“爱”如何说出口?首先要明确说的重点,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有价值。多数孩子的情感需求是父母的陪伴和爱,让他觉得他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但在很多孩子眼中,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我听话,他们就会爱我。”“如果我考试考得好,他们就会表扬我。”“在他们眼里,分数比我还重要。”有这样想法的孩子,往往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应该明白,要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就要让他们感觉更好。父母要无条件地去爱孩子,无论孩子是否优秀,父母都会做其坚强的后盾。当然,不是无边界的爱,这种爱是接纳孩子感受的前提下,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孩子明确规则与界限,发挥其特长与潜能,培养其良好的品行与习惯,为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就是说,父母要有策略地爱孩子。

具体怎么做呢?第一是认同感受,在帮助和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先进行情感连接。情绪本身没有对错,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理解他的,一次不佳的表现,不会影响父母的信任和爱。第二是订立规则,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可以在家中放置三个容器,一个装满用纸条写着的“不能做的事”,一个是“可以做的事”,还有一个是“通过商量可以做的事”,不断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

家长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比如出门前要教导孩子:出门不能喧哗,公众场合要讲礼貌,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人多的时候要排队。家长在订立规则时,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否则规则就不起作用了。

其次,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态度要友善且坚定。家长约束孩子时,可能会遇到孩子的抵触和反抗,如果此时和孩子说:“这么简单都不会,你真是个笨蛋。”“说不行就不行,你太不懂事了。”这种攻击性的语言,容易激起孩子逆反的心理。如果换一种方式说:“宝贝,你把玩具收好,把作业做完,就让你玩游戏。”这样可行吗?其实这种方式也是不妥的。用物质奖励孩子,鼓动孩子做事,会让孩子变得被动,这样孩子会认为,完成本该完成的任务,都会有奖励。比较理想的表达,就是用温和的语气表达坚定的态度,让孩子知道做对事情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要让孩子收拾玩具,家长可以说:“玩具收拾起来,是会有点辛苦,但是这些玩具是你的,把它们放在固定位置,以后才能找得到。之前买的时候,已经说好了,收拾玩具是宝宝自己的事,说话要算数呀。”这样慢慢引导孩子。

“一个关注孩子情感需求的父母,一个懂得安抚孩子情绪的父母,是孩子的幸运,也是家庭的幸运。”潘凌艳说,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的需求与期待,帮助孩子理解情绪、表达情绪。在日常沟通中学会“说”的技巧,家长与孩子要共同提升同理心,共同提升管理情绪的能力。

(来源:福建省妇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7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美国情绪训练专家把家长分为两类:你是情绪抹杀型,还是情绪管理型?
...曼(John Gottman),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是“情绪训练”方面的著名专家。他认为家长大致可分为两种:情绪抹杀型、情绪管理训练型。情绪抹杀型父母,无法感知自身
2023-08-24 10:43:00
拓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渠道
...日报拓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渠道——读《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郭娟娟 翻开《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一书,一如往常,读书先读人:约翰·戈特曼——人际关系大师、心理学家、“情绪
2024-01-31 00:41:00
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的小秘诀
...自:邢台日报晚报金智心理大讲堂(35)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的小秘诀我们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是让孩子掩盖或漠视自己的感受,而是要帮助孩子选择一种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避免不当言
2023-12-21 08:43:00
孩子厌学、叛逆,家长最应该关注哪些地方
...…尤其是青少年时期,被称为“风暴期”、“叛逆期”,情绪具有突出的不成熟和不稳定的特征。但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家长们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因此,引导青少年学会管
2023-02-20 10:15: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在一个家庭中,妈妈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家庭的氛围和温度,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也产生巨大的影响。温柔、稳定、有温度的妈妈往往能够为孩子的一生描绘积极的人格底色,让
2023-06-25 09:05:00
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家庭教育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微信公众号提问孩子今年5岁了,但不太喜欢和别人说话,长辈问他问题也不愿意回答,脾气比较差,难以控制情绪,请问该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
2024-04-04 00:17:00
为什么孩子“油盐不进”,只因父母常说一句话,伤透孩子心
...止哭泣,于是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制止孩子的哭闹情绪。“不许哭”、“你还有脸哭”、“再哭我就走了”,诸如此类的语言,有的只是威逼利诱,没有丝毫感情可言。孩子“被父母骂”,原
2024-01-15 13:12:00
你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决定了他的性格与情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绪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作为父母,我们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即时感受,更在无形中塑造着他们的性格与情商。一个明智的父母,应该懂得如何正确引导
2024-05-30 09:54: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拿破仑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父母要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在面对孩子犯错或造成的混
2023-01-15 09:05:00
更多关于育儿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