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普洱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王旭明) 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原则,将党建作为推动青少年德育建设的重要“引擎”,形成“学校、教师、家庭”三结合的青少年德育网络。
夯实学校堡垒,强化“学德”教育。积极探索党建与德育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打造红色教育高地,紧抓“思政课”关键课程,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创新,打造“德育为先”思政课堂。整合党建资源,搭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的德育实践平台,成立“红色思政青年师生宣讲团”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以课堂实践和课题研究促进专业能力提升。全县教体系统以“清廉学校”为抓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治理工作,召开动员部署会1次,推进会2次,48个单位上报自检自查问题清单48份。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着力创建“党建促教共同体”,建设“红色校园”文化长廊,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全县已创建文明校园28所。
争当教师先锋,践行“师德”教育。不断加强党对德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让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在德育实践中,全县122所中小学配足配齐法治副校长,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进校园122场。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违纪违规问题实行“零容忍”态度,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传承优良家风,弘扬“家德”教育。各学校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把家庭教育作为“人生的第一课堂”,做好家庭德育工作。目前,共有54所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并挂牌,学校每学期召开1次德育主题家长会。积极探索“青少年朋辈群体合作教学”模式,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举办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沙龙、团队课、座谈会60余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1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