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攲器之警:鲁桓公的自省之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7 05:31:00 来源:戏说三国

鲁定公十年,孔子升任鲁国大司寇,代行宰相之权。鲁国上下弥漫着好大喜功、自大浮夸之风,孔子深感不安。

一日,孔子与弟子外出散心,参观鲁桓公庙堂,众人看到一件很奇怪的器物,歪斜地放在鲁桓公像旁边。孔子便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器皿?”守庙之人答曰:“这是宥坐之器。”

攲器之警:鲁桓公的自省之道

“宥”通“右”,宥坐之器,也叫攲(qī)器,是指放在座位右边以警示自己的器物。

攲器之警:鲁桓公的自省之道

众弟子不解,孔子笑着说:“据说鲁桓公总是不离攲器,如此,我就知道这攲器是什么东西了。”

孔子接着开始解释起来,“所谓攲器,当里面没有盛水的时候,是倾斜的;水装到适中的时候,是端正的;要是充满水,它就倾覆了。”

攲器之警:鲁桓公的自省之道

众弟子将信将疑,孔子就让他们去试一下。果然,攲器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加水到恰当位置时,它便端正,继续加水,水满了它就溢出来了。

弟子不明白,鲁桓公身旁为什么要放一个这样的器物。

孔子说:“鲁桓公这么做是为了自省,性急者佩韦以自缓,性缓者佩弦以自急,佩玉者比德于玉,以攲器于座之右也,乃时时提醒自己自满会倾覆。“

攲器之警:鲁桓公的自省之道

性子急躁的人,佩带柔韧的皮带来警醒自己要缓慢一点;性子慢腾的人,佩带绷紧的弓弦来鞭策自己要果断一点;佩带玉饰的君子,德行可以和玉相比,人呐,不要自大自满!

人在得意的时候,往往会忘形,骄傲自满,自大轻狂,时间久了就会遭受磨难。而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低调内敛,往往能得到益处,才能屹立不倒平平安安。

《大禹谟》说“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这个道理。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人岂能不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孔子在鲁国为何会受到阳虎的羞辱
孔子在后世的地位非常尊崇,但是在生前的时候并不顺利。他在鲁国不受到重用,即便受到重用也坚持不久;周游列国的时候吃过非常多的苦。有意思的是,孔子的还有一个宿敌——阳虎。孔子在鲁国受
2024-04-22 17:02:00
子贡:孔子门生中的商业与政治奇才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讲的是孔子若干弟子的故事。其中最令人向往的,莫过于“不受命而货殖焉,亿(臆)则屡中”的子贡。作为孔子弟子,一介儒生,子贡却是个算无遗策的商人,以致成为后世
2023-12-21 22:12:00
子路死前向对手提一个什么奇怪要求
公元前499年,五十三岁的孔子在鲁国升任大司寇。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却充斥着各种无奈,对于孔子而言,他虽然名义上摄相事,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大的实权,备受官场排挤的他,尝尽了人间冷暖
2023-07-12 22:15:00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公元前496年,孔子五十六岁,正在游说列国的途中,当走到一个叫做匡城的地方时,他坐在车上,指着城墙对驾车的弟子颜刻说:“以前我来这个城市的时候,是从城墙的那个缺口处进去的。”孔子
2024-01-12 06:31:00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
2023-04-16 21:15:00
聊聊孔子在陈国、蔡国被围困绝粮的故事
孔子是一个很伟大的人物,是古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是儒家的创始人,被视为圣人,给后世留下很多思想和文学,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弟子。但是在生前,孔子过得并不如意,在陈国、蔡国之间,
2024-04-22 10:55:00
此人是乞丐祖师爷,孔子都要找他借粮
...,他们也有供奉的祖师爷,他就是春秋时期的范丹。其实孔子曾经向乞丐的祖师爷借过粮食,但是却被其刷了个手段,使得读书人还了两千年的债。这件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孔子是影响了中国千年
2023-05-05 05:49:00
冉求:孔子门下的全才典范,鲁国的军事支柱与改革者
冉求字子有,因又名冉有。他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多才多艺,曾被孔子作为全才的榜样大加称赞。冉求一辈子都在鲁国从政,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改革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但他竟然又是唯一被
2024-04-08 14:27:00
路人形容孔子为“丧家犬”,是什么原因?
...发生内乱,鲁昭公大败,狼狈逃亡至齐国。同年,35岁的孔子也来到了齐国。除了迫于鲁国局势动荡之外,孔子更是想借助齐国施展抱负,实现政治理想。《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仕齐“为高
2023-05-01 18: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