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新鲜的地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27 06: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杨月英

我很喜欢晚明的高濂,这是个有趣的人,爱好美食,爱好音乐,是《玉簪记》的作者,兴趣广泛,文辞风雅又有趣味。高濂在他的《遵生八笺》里提到:“地踏菜,一名地耳,春夏中生雨中,雨后采,用姜醋熟食,日出即没而干枝。”

地耳别名地木耳、地皮菜,外形与木耳相似,但生长环境迥异,根据命名就可以区分得很明白:木耳长在木头上,地耳长在地上。此外这两者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也完全不同,木耳是菌类的一种,地耳则属于藻类,学名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同属还有著名的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发菜因为谐音发财,一度被吃到其野外生存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它的学名“发状念珠藻”,就不会给人发财致富的念想,可见名字的重要性确实不容小觑。

发菜的名字虽然接地气,到底在状形写貌方面很到位,它长得就是那么像一团团的长发。地耳当然也是根据外形取的名字,意思是生长在地上,外形看着像是木耳。在日语里,地耳的名字是“石水母”,可见同样是根据外形取名,因为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拿来作比喻的对象也会不一样。

我国古籍里也将地耳称作“地踏菜”“地踏菰”之类,表现出地耳贴地而生的特点。但人的联想能力总是那么丰富,譬如明代鲍山《野菜博录》里记载地踏菰(地耳)还有“鼻涕肉”的别称。

四月初,这个季节的雨后,偶或能在阴湿处见到地耳,颜色深浅不一,有时是绿褐色,有时是棕黑色,看上去并不怎么好吃的样子,但我从小就知道地耳是可以吃的。

小时候家人带我在野地里挑蒲公英、荠菜、马兰头之类的野菜,曾指着地耳说,这也是可以吃的菜。我当时好奇捡拾过,又因为嫌地耳的手感潮湿,容易蹭上苔藓与湿泥,没有兴趣继续捡,也就未能实际尝到地耳的味道。前些年在南货店里,见到晒干的地耳菜,但并没有想过买来烹饪。原因是地耳直接贴在地面上生长,显而易见的不容易清洗,处理干净费时费事。

后来我读明代王磐《野菜谱》,书里提到地踏菜(地耳),讲:“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庄前阿婆呼阿翁,相携儿女去匆匆。须臾采得青满笼,还家饱食忘岁凶,东家懒妇睡正浓。”诗句写得很生动,晴天太阳一晒,地耳很快就会脱水变干,要抓紧时间去采,才能吃到肚子里,睡懒觉的人根本赶不上趟。据《野菜谱》自序,王磐有感于当时“江淮间迭经水旱”,灾民采摘野菜充饥,恐怕有人误食有毒植物,因而绘成植物图谱。《野菜谱》有作者的悲悯之心,里面每一种野菜的解说都附带一首小诗,叙述年景的艰难。

此后,又偶然在庄昶《定山集》里读到《拾地耳》诗:“野老贫无分外求,每将地耳作珍羞。山晴老仆还堪拾,客到明朝更可留。”与王磐一样,庄定山也是明代人,他的时代更早一些,是成化年间的翰林,因为反对铺张被贬官,曾感叹“东南米价高如玉,江淮饿莩千家哭”,回到家乡浦口之后,又在荒年救济饥民。庄昶为人朴素,厌恶浪费,他在这首诗里把地耳称作珍馐,用来待客,未必实指地耳多么美味,而是秉持一种简淡自乐的情怀。

我于是很好奇地耳到底是怎样的滋味,想着自己也捡拾地耳做菜试试看。固然干地耳很方便就能买到,但我想尝试的是跟古籍里记载一样的、未经晒干就用作食材的新鲜地耳。像地耳这种比较冷门的野菜,想要吃到新鲜的,大概要趁着温暖潮湿的天气,赶在雨后去野地才有机会采到。

上个月在买菜的网站上,居然看到有新鲜地耳出售,每盒四两,价格十元左右。我觉得稀罕难得,马上下单一盒,很快就送到家里。地耳难以清洗,这是有心理准备的,但也没想到麻烦到这个程度:泥土粘附在地耳上,即使浸在厨房水槽里冲漂了八九次,仍旧带有泥沙。因为地耳质地软嫩的缘故,也不能用力搓泥,于是再加了两大勺面粉淘洗,又用盐水浸泡,勉强才算是看上去洗干净的程度。

洗好的地耳焯水,分作两份:一份做成凉拌地耳,一份做了地耳炒鸡蛋,想比较哪一种烹饪方式味道更好。地耳的口感跟木耳相近,肉质没有木耳那么肥厚,而是更薄嫩一些,如果精确描述的话,其质感在紫菜与木耳之间。地耳炒鸡蛋,鸡蛋本身的味道更重,盖住了地耳,只能尝到地耳的软脆口感。至于凉拌地耳,我放了酱油、醋、蒜末、小米椒、香菜作调料,又加了小半勺的砂糖提鲜,仔细品尝,还是能尝出地耳带着一点土腥味。木耳在古代属于山珍,并不易得。雨后容易找到的地耳,不仅可以充饥,也能当作木耳的替代品。

《野菜博录》记载地耳的食法是“淘净,去沙土,油盐调食”,我非常怀疑这么清淡的调味是否合适。新鲜地耳自带泥土气,在只用油盐、没有其他配料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做得好吃的。相比较而言,《遵生八笺》“用姜醋熟食”就靠谱很多,姜、醋都可以掩盖土腥味。调味得当的话,地耳也可以算是不错的时鲜,只是清洗起来,比常见菜蔬显而易见的麻烦。王磐《野菜谱》只说了采集地耳要赶时间,不能偷懒睡大觉。实际上,清洗地耳也不能偷懒,要反反复复地洗,这绝对不是一道适合懒人的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7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来草木生 万物始盎然
...眠中苏醒过来的一些植物,有些还是美味、健康的食材。地耳,俗名地软儿地软儿,看着像黑木耳,是的,中文学名就叫地耳,是一种真菌和藻类结合的共生植物。雨过天晴,可以在荒坡草地中间看
2024-04-06 02:34:00
地软菜:雨后的黑珍珠,没吃过的快来看看
...会想到这居然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吧他被称为地软菜,又叫地耳、地膜、地衣、地软软,颜色和形状都非常象黑木耳,生长在阴凉、潮湿的坡地上和河沟边,是一种菌类植物或者苔藓类植物。它喜欢在
2024-03-29 10:59:00
春天植物手记
...把地衣凉拌,他在《遵生八笺》里介绍:“地踏叶,一名地耳,春夏生雨中,雨后采,用姜醋熟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绿菜赞》,将地衣和紫菜并列。明代医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2024-04-30 08:40:00
夹一筷雷公菌
...长出一茬。雷公菌,这种样子像极了木耳的野菜,学名叫地耳菜,很多地方都有,只不过名称或叫法不太一样,有的叫地衣,有的叫地木耳,有的叫葛仙米,有的叫雷公屎……而老家一带则叫雷公菌
2024-04-21 07:53:00
拾地软
...乡宁夏西海固,有一种野生的菌类名叫地软,亦称地衣、地耳、地皮菜。地软色黑,如铜钱,一串串、一片片,生来无根,栖身于荒山、草滩、田埂的地皮上。冬雪融化之际,农人在忙完一年的农事
2024-09-14 06:04:00
把春天吃进嘴里
...香椿等等,咬一口清香扑鼻,唇齿留香。水芹菜、野蒜,地耳菜,春天的野菜铺天盖地,数不胜数。酒桌上的山珍海味,远不及一盘原汁原味的野菜味道鲜美。吸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自然生
2023-04-29 06:13:00
地达菜,上苍恩赐的美食
...工作以后的事情了。通过查阅资料,我才知道地达菜又叫地耳、地膜、地衣,它是真菌与藻类结合的一种共生植物。据资料介绍,地达菜的结构非常简单,分不出根、茎、叶,也无花无果,和海带、
2023-11-13 02:05:00
过年家宴,少不了这一道硬菜,过年端上桌,好吃又发财!
...丸的做法。【发财丸】 食材:发菜丸250克,花菜适量,黑木耳适量,葱段适量,胡椒粉少许,鸡精少许,盐少许。烹饪方法:第一步:发菜丸是买现成的,自己做也可以,就是买有黏性半肥
2024-03-02 13:47:00
四川万源:庭院小经济 撬动乡村大振兴
...椴木香菇木耳栽培技术培训,邀请达州市农科院专家和当地耳菇“土专家”共同为村民进行集中培训和“一对一”指导。“今年的效益还不错,明年我们打算继续扩大规模。”经过专业培训后,包台
2023-10-27 18:2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专为湿胖人群设计,减肥通圣片安全高效减脂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减肥困扰?明明吃得不多,体重却一直居高不下;一坐下,小腹堆成圈,手臂大腿松软无力;试过节食、代餐、运动
2025-08-17 17:39:00
泰康之家·黔园:城市中心生态享老的新机遇与新选择
2025年8月16日,泰康保险集团在贵州贵阳精心打造的高品质养老社区——泰康之家・黔园,迎来了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时刻喜封金顶
2025-08-17 16:21:00
威海秋日韵——古陌早市
大众网记者 林啸 威海报道走进威海古陌早市,瞬间被这人山人海的热闹劲儿包围!卖菜摊鲜嫩水灵,海鲜区活蹦乱跳,早餐摊香气四溢,美食铺琳琅满目,还有独具特色的威海纪念品等你挑选。快来
2025-08-17 09:26:00
“你行动,我捐款”!安利千万公益金通“双碳”目标“最后一公里”
8月15日,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20周年,安利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暨可持续发展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25-08-16 17:58:00
贵阳市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幕:全民共筑绿色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5年8月15日,贵阳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正式启动全国生态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启动仪式 科普讲座 互动体验”三维联动
2025-08-16 17:58:00
京黔专家持续联合会诊,肝病患者家门口享名医服务
8月16日,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举行第110期“精准检测助肝康·名医会诊享健康”京黔专家联合会诊活动,邀请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肝病专家任永强到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5-08-17 00:44:00
近视防控不松懈!菏泽华厦眼科王春营:请收好这份视力检查指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时海彬 通讯员 任兆潘暑期临近尾声,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担心影响开学后的学习。菏泽华厦眼科医院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主任王春营提醒
2025-08-16 22:21:00
杭州见证美妆科研盛会 逐本携手专家探讨技术与行业发展
郑伟东8月14日,“中国好配方·红人之夜”暨逐本品牌媒体交流会在杭州白马湖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活动以品牌科研实力、技术创新与新品研发为焦点
2025-08-16 17:59:00
心灵港湾:上海久色谷科技有限公司为都市人撑起一片晴空
在上海一处温馨的咨询室内,柔和的光线映照着一张年轻却略显疲惫的面容。面对久色谷心理咨询师,这位被职场压力与焦虑持续侵蚀的白领女性
2025-08-15 10:25:00
代谢危机下,减又二酯油如何破解传统食用油困局?
当“肥胖”“三高”成为现代人的标签,代谢综合征构建起不容忽视的健康危机。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超重率和肥胖率已达到50
2025-08-15 11:01:00
合肥众好胃肠医院:医疗经验丰富
消化系统,生命活力的源泉,健康长城的基石。合肥众好胃肠医院深知守护这条生命通道的深远意义,将消化内科置于发展核心,更将澎湃的红色血脉融入学科建设的肌理
2025-08-15 11:02:00
心灵魔方:上海贡基实业有限公司在都市脉动中点亮疗愈之光
走进上海贡基实业有限公司的咨询室,舒缓的音乐与柔和的灯光共同编织出宁静的氛围。一位被失眠困扰数月的创业者,在资深咨询师的引导下
2025-08-15 11:03:00
夜深人静咳不停 如何破解夏秋换季夜咳魔咒?
立秋已过,但“秋老虎”的威力不减,昼夜温差加大。为了抵御残余的暑热,办公室里的空调也在持续运转。这种换季时忽冷忽热的环境
2025-08-15 11:38:00
这三类人最适合益肾养心安神片
深夜的城市逐渐安静,但你的大脑却异常清醒。翻来覆去间,时钟已指向凌晨两点,明早还要早起工作。这样的场景,已成为近三亿中国失眠人群的日常写照
2025-08-15 11: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