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新鲜的地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27 06: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杨月英

我很喜欢晚明的高濂,这是个有趣的人,爱好美食,爱好音乐,是《玉簪记》的作者,兴趣广泛,文辞风雅又有趣味。高濂在他的《遵生八笺》里提到:“地踏菜,一名地耳,春夏中生雨中,雨后采,用姜醋熟食,日出即没而干枝。”

地耳别名地木耳、地皮菜,外形与木耳相似,但生长环境迥异,根据命名就可以区分得很明白:木耳长在木头上,地耳长在地上。此外这两者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也完全不同,木耳是菌类的一种,地耳则属于藻类,学名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同属还有著名的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发菜因为谐音发财,一度被吃到其野外生存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它的学名“发状念珠藻”,就不会给人发财致富的念想,可见名字的重要性确实不容小觑。

发菜的名字虽然接地气,到底在状形写貌方面很到位,它长得就是那么像一团团的长发。地耳当然也是根据外形取的名字,意思是生长在地上,外形看着像是木耳。在日语里,地耳的名字是“石水母”,可见同样是根据外形取名,因为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拿来作比喻的对象也会不一样。

我国古籍里也将地耳称作“地踏菜”“地踏菰”之类,表现出地耳贴地而生的特点。但人的联想能力总是那么丰富,譬如明代鲍山《野菜博录》里记载地踏菰(地耳)还有“鼻涕肉”的别称。

四月初,这个季节的雨后,偶或能在阴湿处见到地耳,颜色深浅不一,有时是绿褐色,有时是棕黑色,看上去并不怎么好吃的样子,但我从小就知道地耳是可以吃的。

小时候家人带我在野地里挑蒲公英、荠菜、马兰头之类的野菜,曾指着地耳说,这也是可以吃的菜。我当时好奇捡拾过,又因为嫌地耳的手感潮湿,容易蹭上苔藓与湿泥,没有兴趣继续捡,也就未能实际尝到地耳的味道。前些年在南货店里,见到晒干的地耳菜,但并没有想过买来烹饪。原因是地耳直接贴在地面上生长,显而易见的不容易清洗,处理干净费时费事。

后来我读明代王磐《野菜谱》,书里提到地踏菜(地耳),讲:“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庄前阿婆呼阿翁,相携儿女去匆匆。须臾采得青满笼,还家饱食忘岁凶,东家懒妇睡正浓。”诗句写得很生动,晴天太阳一晒,地耳很快就会脱水变干,要抓紧时间去采,才能吃到肚子里,睡懒觉的人根本赶不上趟。据《野菜谱》自序,王磐有感于当时“江淮间迭经水旱”,灾民采摘野菜充饥,恐怕有人误食有毒植物,因而绘成植物图谱。《野菜谱》有作者的悲悯之心,里面每一种野菜的解说都附带一首小诗,叙述年景的艰难。

此后,又偶然在庄昶《定山集》里读到《拾地耳》诗:“野老贫无分外求,每将地耳作珍羞。山晴老仆还堪拾,客到明朝更可留。”与王磐一样,庄定山也是明代人,他的时代更早一些,是成化年间的翰林,因为反对铺张被贬官,曾感叹“东南米价高如玉,江淮饿莩千家哭”,回到家乡浦口之后,又在荒年救济饥民。庄昶为人朴素,厌恶浪费,他在这首诗里把地耳称作珍馐,用来待客,未必实指地耳多么美味,而是秉持一种简淡自乐的情怀。

我于是很好奇地耳到底是怎样的滋味,想着自己也捡拾地耳做菜试试看。固然干地耳很方便就能买到,但我想尝试的是跟古籍里记载一样的、未经晒干就用作食材的新鲜地耳。像地耳这种比较冷门的野菜,想要吃到新鲜的,大概要趁着温暖潮湿的天气,赶在雨后去野地才有机会采到。

上个月在买菜的网站上,居然看到有新鲜地耳出售,每盒四两,价格十元左右。我觉得稀罕难得,马上下单一盒,很快就送到家里。地耳难以清洗,这是有心理准备的,但也没想到麻烦到这个程度:泥土粘附在地耳上,即使浸在厨房水槽里冲漂了八九次,仍旧带有泥沙。因为地耳质地软嫩的缘故,也不能用力搓泥,于是再加了两大勺面粉淘洗,又用盐水浸泡,勉强才算是看上去洗干净的程度。

洗好的地耳焯水,分作两份:一份做成凉拌地耳,一份做了地耳炒鸡蛋,想比较哪一种烹饪方式味道更好。地耳的口感跟木耳相近,肉质没有木耳那么肥厚,而是更薄嫩一些,如果精确描述的话,其质感在紫菜与木耳之间。地耳炒鸡蛋,鸡蛋本身的味道更重,盖住了地耳,只能尝到地耳的软脆口感。至于凉拌地耳,我放了酱油、醋、蒜末、小米椒、香菜作调料,又加了小半勺的砂糖提鲜,仔细品尝,还是能尝出地耳带着一点土腥味。木耳在古代属于山珍,并不易得。雨后容易找到的地耳,不仅可以充饥,也能当作木耳的替代品。

《野菜博录》记载地耳的食法是“淘净,去沙土,油盐调食”,我非常怀疑这么清淡的调味是否合适。新鲜地耳自带泥土气,在只用油盐、没有其他配料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做得好吃的。相比较而言,《遵生八笺》“用姜醋熟食”就靠谱很多,姜、醋都可以掩盖土腥味。调味得当的话,地耳也可以算是不错的时鲜,只是清洗起来,比常见菜蔬显而易见的麻烦。王磐《野菜谱》只说了采集地耳要赶时间,不能偷懒睡大觉。实际上,清洗地耳也不能偷懒,要反反复复地洗,这绝对不是一道适合懒人的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7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来草木生 万物始盎然
...眠中苏醒过来的一些植物,有些还是美味、健康的食材。地耳,俗名地软儿地软儿,看着像黑木耳,是的,中文学名就叫地耳,是一种真菌和藻类结合的共生植物。雨过天晴,可以在荒坡草地中间看
2024-04-06 02:34:00
地软菜:雨后的黑珍珠,没吃过的快来看看
...会想到这居然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吧他被称为地软菜,又叫地耳、地膜、地衣、地软软,颜色和形状都非常象黑木耳,生长在阴凉、潮湿的坡地上和河沟边,是一种菌类植物或者苔藓类植物。它喜欢在
2024-03-29 10:59:00
春天植物手记
...把地衣凉拌,他在《遵生八笺》里介绍:“地踏叶,一名地耳,春夏生雨中,雨后采,用姜醋熟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绿菜赞》,将地衣和紫菜并列。明代医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2024-04-30 08:40:00
夹一筷雷公菌
...长出一茬。雷公菌,这种样子像极了木耳的野菜,学名叫地耳菜,很多地方都有,只不过名称或叫法不太一样,有的叫地衣,有的叫地木耳,有的叫葛仙米,有的叫雷公屎……而老家一带则叫雷公菌
2024-04-21 07:53:00
拾地软
...乡宁夏西海固,有一种野生的菌类名叫地软,亦称地衣、地耳、地皮菜。地软色黑,如铜钱,一串串、一片片,生来无根,栖身于荒山、草滩、田埂的地皮上。冬雪融化之际,农人在忙完一年的农事
2024-09-14 06:04:00
把春天吃进嘴里
...香椿等等,咬一口清香扑鼻,唇齿留香。水芹菜、野蒜,地耳菜,春天的野菜铺天盖地,数不胜数。酒桌上的山珍海味,远不及一盘原汁原味的野菜味道鲜美。吸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自然生
2023-04-29 06:13:00
地达菜,上苍恩赐的美食
...工作以后的事情了。通过查阅资料,我才知道地达菜又叫地耳、地膜、地衣,它是真菌与藻类结合的一种共生植物。据资料介绍,地达菜的结构非常简单,分不出根、茎、叶,也无花无果,和海带、
2023-11-13 02:05:00
过年家宴,少不了这一道硬菜,过年端上桌,好吃又发财!
...丸的做法。【发财丸】 食材:发菜丸250克,花菜适量,黑木耳适量,葱段适量,胡椒粉少许,鸡精少许,盐少许。烹饪方法:第一步:发菜丸是买现成的,自己做也可以,就是买有黏性半肥
2024-03-02 13:47:00
四川万源:庭院小经济 撬动乡村大振兴
...椴木香菇木耳栽培技术培训,邀请达州市农科院专家和当地耳菇“土专家”共同为村民进行集中培训和“一对一”指导。“今年的效益还不错,明年我们打算继续扩大规模。”经过专业培训后,包台
2023-10-27 18:2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如何科学减重不伤身?代谢健康是核心!2025年十大减肥产品深度解析
在当今社会,“健康塑形”已然从一种个人选择,演变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和普遍的社会需求。然而,这种需求的背后,也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焦虑”
2025-11-03 14:33:00
认识“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您可能听说过牙痛要命,但您能想象一种疼痛,如闪电划过脸颊、如刀割、如电击,让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进食、甚至一阵微风都变成一场酷刑吗
2025-11-03 14:33:00
儿童DHA藻油推荐:客观解析诺特兰德等五款产品
在儿童营养补充领域,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其对大脑和视觉发育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面对市场上众多的DHA藻油产品,家长们往往希望了解产品的核心成分
2025-11-03 14:35:00
生诺泰:从“细胞根源”改写血糖管理逻辑——一款前沿控糖产品的全维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血糖异常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数据,全球约5.37亿人患有糖尿病
2025-11-03 14:38:00
聚焦出生缺陷话题,达巢达精等品牌亮相河北省重点生殖会议
10月11日至12日,2025年河北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暨河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工作会议在石家庄顺利召开
2025-11-03 15:47:00
澜之教育基金会“关爱生命健康科普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2025年10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上,由澜之教育基金会与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合作
2025-11-03 15:50:00
紫琪尔20周年:智慧科技成就女性健康之美
二十笃行,远“健”未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廿载深耕,紫琪尔健康管理集团植根华夏大地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持续精研专业不断升级服务勇于探索创新矢志引领
2025-11-03 16:02:00
秋冬养肺正当时!济南南郊医院王言森教授提醒:肺结节人群需关注这些信号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走低、空气干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肺结节人群而言,季节变化可能影响肺部健康状态,更需要科学管理
2025-11-03 17:02:00
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脑卒中科普义诊,守护居民脑健康
在第20个世界脑卒中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健康号召,提升居民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治意识,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对外医疗服务部联合神经内科卒中中心
2025-11-03 18:13:00
冬季干眼高发!南昌普瑞眼科:用专业守护,让双眼告别“干”熬
当凛冽寒风席卷冬日,空气变得干燥刺骨,不少人的双眼也开始陷入“干”扰——眼干、眼涩、异物感如影随形,看屏幕久了更是酸胀刺痛
2025-11-03 18:16:00
无惧时光守护银龄,十一月启冬护视界!南昌普瑞白内障防治指南:让「飞白」为清晰护航
当十一月的寒风渐紧,落叶铺满路径,不少长辈的视界也随季节更迭悄然“褪色”——白内障如同蒙在镜头前的薄雾,让冬日的阳光失了锐利
2025-11-03 19:33:00
为什么你比别人更容易生病?哈佛研究揭示“免疫衰老”的真相与对策
您是否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曾经能够抵御风雨的身体,如今却频繁被感冒、过敏困扰,一旦生病便迁延难愈,精力也大不如前?当这些信号出现时
2025-11-03 19:33:00
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圆满收官
2025年11月1日,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在上海元亨祥健康管理集团成功举办。商会代表、资深投资人
2025-11-03 19:35:00
淡化黑眼圈的眼霜哪个好?35一40岁好用的眼霜测评
根据《2025年眼周抗衰消费洞察报告》(国际皮肤科学联盟ISDA联合中国美容研究院发布),现代人眼周问题呈现多元化趋势
2025-11-03 20:12:00
健康问太和|3D单孔腹腔镜技术引领肝脏手术进入“体表无痕”新时代
长期以来,一提到肝脏手术,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巨大的手术切口和漫长的恢复过程,心生畏惧。然而,随着一项被称为“黑科技”的3D单孔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在临床成功应用
2025-11-03 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