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东营网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是体现民生幸福指数的“晴雨表”。为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作为夯实基层治理的一项战略性工作,着力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梯队结构优的“胜利社工”人才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组织培育 推进邻里守望
在胜利街道瑞盛社区,社区助老队七十多岁的崔生霞经常来到八十多岁的独居老人张淑兰家,坐在一起拉拉呱,说说天气。张淑兰笑着说:“孩子们都有工作要忙,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有时闷了就想找个人聊聊天,现在老邻居经常上门探望我、陪我聊天,感觉日子更有滋有味了。”
“华瑞小区户籍人口数1196人,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033人,是特别典型的老龄化小区。”让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顾,一直是瑞盛社区党委书记董华最大的心愿。2023年,瑞盛社区以胜利街道在城市社区推行幸福家园“六型”品牌社区建设为契机,发挥社区内持证社工的社会工作专业作用,联动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等社区内生力量,成立了社区养老社工室,为老服务走向精细化、专业化、项目化。在服务过程中,社工室负责人劳永昌发现,社区内老人高龄多、独居多、留守多,仅靠社工提供服务远远不够。为破解这一难题,“胜利社工”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挖掘有时间有精力的低龄老人,培育了社区助老队,策划了“低龄助高龄——‘邻室家’社区独居老年人关爱”项目,并与胜东医院、胜大超市、盛泉医养等12家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成为“社区合伙人”,定期为社区老人提供理发、保洁、义诊等便民服务。
空间活化 促进多方协商
锦苑社区锦苑一区是油田移交小区中单体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小区,常住人口3926户。小区广场承载着居民开展邻里社交、休闲娱乐所需,但广场噪音、店外摆摊却屡禁不止,商户、居民冲突易发,给社区治理带来不少挑战。
怎样让商户、居民从被动配合变为主动参与?社工室里的“胜利社工”想到一个好办法:协商议事。“广场舞噪音太大,影响孩子们写作业。”“店外摆摊影响广场美观。”……在“左邻右舍”睦邻小院,通过“党群议事日”平台,20多名代表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通过多次协商议事,由王悦良、王丰群、魏丽丽等居民党员骨干牵头,自发成立了由居委会、物业、商家、居民骨干组成的广场治理监督委员会,制定了《锦苑广场公约》,每日开展监督巡查。在广场治理监督委员会的治理下,环境质量得到立竿见影的提升。
“最初‘党群议事日’,大家往往互相指问题、诉苦水,现在大家坐在一起谈共治、话幸福,笑容更多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锦苑社区党委书记杜文秋说。
居民增能 提升自治能力
“这个小兔子口袋里还装着胡萝卜呢,好萌啊!”锦辉社区活动室里热闹非凡,辖区多才多艺的编织达人们正在展示着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居民对业余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社区“胜利社工”从空闲时间较多的女性居民入手,推出“针心针意”项目,社区将闲置的公共空间改造为手工坊,为辖区喜欢手工制作的居民搭建学习、交流、提升、互助的平台。
“手工坊开办以来,我和姐妹们走出家门,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觉得特别开心。手工坊还通过公益市集义卖、承接个性化定制等实现了盈利,都投到社区基金。我还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感觉自己越来越有价值了。”社区居民李大姐动情地说。
目前,近百名“胜利社工”全部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通过“街道社工站——社区社工室——小区社工点”三级服务平台,服务有需求群众3000多人次,累计解决高空抛物、文明养宠、道路整修、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等居民急难愁盼问题86件;打造“凤和园”绿色蝶变、“花园里的党课”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形成“四邻共享小院”“针心针意手工坊”等多个服务居民的品牌项目,为创新社区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 柴旭康 通讯员 周新峰 商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1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