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诸葛亮的遗言是留给后世的丰厚精神遗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7 21:2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为何说诸葛亮的遗言是留给后世的丰厚精神遗产

晴耕雨读、隐于南阳的诸葛亮,最终被三顾茅庐的刘备请出山。他“出山”,犹如姜子牙下山一样,都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在乱世中扶弱制强、弘仁除暴,实现匡汉室、伸正义、广福泽的理想情怀。

诸葛亮是旷世之才,却既没有去北方霸主曹操那儿谋高职,也没有去江南孙权处求大官(凤雏庞统去了碰了一鼻子灰),却受请于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实力最差,靠协助刘表训练军队而喘息的刘备。后来开创蜀国立了首功,刘备死后又受托孤当了“相父”。刘禅因他劳苦功高,想给他封汉中或者成都的侯爵,有数以千户的子民、每年丰厚的税收,但诸葛亮却婉言谢绝了,自己只领了一个武乡侯。有学者指出,这一封地在琅琊郡武乡县,当时属于魏国统治下。或许诸葛亮的武乡侯没有实际的一兵一民、一寸土地和一元税收来供养自己。诸葛亮视名利和钱财如粪土,用自己的封号赌未来,展示自己北伐曹贼、收复中原的雄心与决心!

诸葛亮出山后,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联吴败曹,计取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又率军拿下益州(四川),最终辅佐建立蜀国,与魏、吴三国鼎立;后又七擒孟获南抚蛮族、北伐中原六出祁山……诸葛亮心怀雄心壮志,渴望建立一个与曹魏不一样的仁爱福国,泽被天下苍生,从没有考虑个人、家庭、亲朋好友的得失,计较私家的利益、荣辱,身居高位却开诚布公、襟怀坦白、两袖清风。所以,西蜀百姓才那么爱戴他,将刘备的汉昭烈庙(里面有武侯祠)视作诸葛亮的武侯祠。

请看诸葛亮临终留下的遗言、遗书,就知道他内心的清正与洁白。在祁山前线,自知时日不多,诸葛亮于卧榻上手书遗表,报给后主刘禅:

“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一个官至“相父”(宰相并义父)之位的人,全家只有15顷田地,800株桑树。他连年在外征战,不仅记得家里的这些财产明细,而且在没有规定官员要公布财产的中古东汉末年,自动汇报公布有累累战功(有赠地嘉奖)之开国丞相的主要家庭财产。在古代,人少地多,主种粮食,没有其他开发,土地是不值多少钱的。

诸葛亮在遗言中还明确表示“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真是空空地来,空空地去。他死后身边没有任何贵重物品让人送回家,自己的遗体也没有让杨仪、姜维他们抬回成都举行“国葬”,而是立下遗言,依山建坟,在定军山就地掩埋,遗体只穿当季衣服,不放陪葬器物。对比历史上庞大复杂的秦始皇陵、当时的曹操七十二疑冢,和东汉时期横行天下的士族门阀制度,生时等级显贵,死后高格厚葬,诸葛亮的确是生、死皆清廉之至!

诸葛亮遗言中还写道:“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对比1800年前不留丰厚财产的宰相孔明,不知古今那些贪官污吏是否汗颜,内心有无深深羞愧之感?

诸葛亮没有给后代留下丰富物质财富,却留下一大笔丰厚的精神遗产。在上面的遗言中,他劝诫后主刘禅“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如果刘禅后来真能如此,在孔明、蒋琬等良相死后,屏斥太监黄皓,选拔重用隐士、贤良,他怎么会在前线姜维没有兵败的前提下自动投降亡国?诸葛亮这段话,不仅对刘禅是治国良药,对后代王侯将相也是一剂良方。

诸葛亮在遗言中已基本说明不让子孙后代当官、享受额外爵禄的意思,也没有给8岁儿子诸葛瞻留下什么金银珠宝,但却留下了一篇千古经典的教子格言《诫子书》。其中“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是穿越时空的金玉良言,尤其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更是成为一代代贤者、慕贤者和圣王圣相的座右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六句遗言,坚韧与豁达的光辉印记
...瑟水寒,强者一去不复返。”——这句遗言出自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口,被誉为睿智的星王。这遗言表达了他牺牲的英雄精神和为国捐躯的决心。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被称为睿智、才华横溢的星王,
2024-04-25 07:14:00
诸葛亮:智慧与忠诚的传奇,三国时代的谋略之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无疑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智慧、深厚的忠诚和非凡的才能,成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谋士之一。诸葛亮不仅是蜀汉的丞相,更是刘备的重要谋士,他的政
2024-11-21 10:14:00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期呈现了一幅群英荟萃的完美画卷。忠心耿耿满腹才华的诸葛亮,立志要帮助刘备匡扶汉室,而他的聪明才智也帮助蜀国在三分天下之时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诸葛亮所采用的诸多计谋当中,唯有空城
2024-05-14 21:23:00
诸葛亮的卓越才能与崇高地位
诸葛亮,字孔明,被尊称为“卧龙先生”,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刘备三顾茅庐后,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略,帮助刘备建立蜀汉,并努力
2023-12-11 15:36:00
关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事,哪些是假的?
诸葛亮的传奇预言非常多,是被奉为神仙般的人物,其中三国演义的功劳非常大,再加上刘备被认为是正义之人,诸葛亮表现出来的忠臣形象和智者形象更是被后世所赞扬称颂。红者更红,黑者更黑,而
2023-06-08 17:27:00
诸葛亮最后一计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至今无人能解
无论陈寿《三国志》中真实的诸葛亮,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夸大的诸葛亮,人们都不能否认诸葛亮的过人智慧。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无数天才引领风骚。但是这里面诸葛亮的名气最大,
2024-06-14 19:29:00
无路可走?还是以进为退?一代名相诸葛亮为何不惜国力频频北伐?
...国时期,风云际会,英雄辈出,在这乱世之中,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鞠躬尽瘁的精神,成为后世景仰的楷模。然而,他一生最为人瞩目的“六出祁山”北伐,却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
2025-01-02 15:19:00
木牛流马:诸葛亮的创新遗产与历史的误解
...上去。而蜀国实力虽然是最差的,但是由于地理的因素,诸葛亮在掌握蜀国大权后,进行了数次北伐。一、消失的“木牛流马”打开地图我们就能知道,北伐最大的困难无疑便是后期,那个时候的道
2023-09-06 05:28:00
诸葛亮死前巧用一计,为何还害死了四个人
...葬都不是最神秘的,最神秘的下葬方式,要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传,当时的诸葛亮正在修炼延寿之法,但因魏延夜里擅自闯入,从此就一病不起。诸葛亮在临终之前就留下遗书,他让身边人转告
2023-05-13 17: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