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4 21: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无数朝代更替,乃是中华五千年延续至今的重要推手,而在这段悠悠岁月当中,唯有三国时期呈现了一幅群英荟萃的完美画卷。忠心耿耿满腹才华的诸葛亮,立志要帮助刘备匡扶汉室,而他的聪明才智也帮助蜀国在三分天下之时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诸葛亮所采用的诸多计谋当中,唯有空城计,令许多后世之人赞叹不已。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与之难分伯仲的司马懿竟然在诸葛亮的淡定自若之下变得畏畏缩缩,率领千军万马,却不敢入城,进而错过了将蜀国一网打尽的最佳时机。而在司马懿临终之时所留下的17个字遗言,却道出了当年的空城计真相。

绝世天才司马懿,为图霸业曹操请

无论是小说亦或者是历史上的司马懿,都可以称作是一个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绝世天才。司马懿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之下,他从小就才华横溢,但怎奈身处于乱世之中,并没有过上平淡而又安逸的生活。面对这残败不堪的景象,司马懿更是时常忧国忧民。长大之后的司马懿便在朋友的推荐之下进入官场,而他的聪明才智也被野心勃勃的曹操看中。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当时的曹操虽然没有坐上东汉的皇位,但却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成为天下的实际掌权者。初入仕途的司马懿明白曹操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面对曹操几次三番的邀请,司马懿更是头疼的要命。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他想要报效朝廷,但却不愿意被曹操所用,然而为了自保,却不能明着拒绝曹操,于是他三番五次都以身体抱恙为由推辞曹操。俗话说得好,躲得过初一,但躲不过十五。在未入朝为官之时,司马懿的名声早已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而曹操也不愿意放过司马懿这样的谋士。所以在曹操成为宰相之后,便再次邀请司马懿,此时的司马懿为了家人的性命便入朝为官,正式成为了曹操阵营中的一员。而曹操也在司马懿的帮助之下,得到许多天下人才的助力,统一天下的气势也越发嚣张。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闲庭自若弹古琴,唯恐埋伏忙退兵

当时的蜀国或许有一战之力,然而在刘备去世之后,蜀国的气势却一落千丈。诸葛亮为了能够完成先帝的遗愿,多次亲自带兵出征,讨伐曹魏两国,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稳住蜀汉的江山,辅佐后主刘禅完成天下统一的光辉大业。然而令诸葛亮未曾料到的是,手下一员大将的居高自负,却让曹操的军队抢占了蜀国的咽喉要地,这样一来,诸葛亮为求自保,便不得不撤回在前线作战的所有军队。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蜀汉军队在撤军途中来到了西城,由司马懿所带领的曹操大军也随之而来。两军无论是在军事实力上亦或者是武器装备上都相差甚远,换而言之,在这种状态之下,诸葛亮想要带着剩余的将领与之拼个你死我活,显然是以卵击石。危难之际,诸葛亮下了一步险棋,他命令将领打开城门,而他自己则是带着随行的两名书童坐在了城门楼上,闲庭自若地弹奏古琴。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等到司马懿带着曹操大军来到西城之时,便看到了令他疑惑的场景,诸葛亮从容淡定,城门下也不过是几个正在打扫的老百姓而已。司马懿一时之间不知所措,毕竟在他与诸葛亮几次三番的交手之下,他早已明白诸葛亮是一个谨慎之人。如今情况危急,诸葛亮是绝对不会大开城门,展现出他毫无兵力的现状的。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司马懿在几次三番的思虑之下,肯定这城中必定设有埋伏,如若自己带兵入城的话,就掉入了诸葛亮设下的圈套。于是司马懿放弃了进攻,带着手下的曹军撤离。然而司马懿未曾料到的是,谨慎一辈子的诸葛亮竟然真的冒险了一回,城中非但没有陷阱,反倒是一群没有任何回击之力的西城百姓和残兵败将。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空城计谋多猜忌,临终之时道真相

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空城计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这其中所存在的诸多蹊跷都违反了诸葛亮平时为人处世的方法。再者说,司马懿是一个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绝世天才,在跟随曹操之后也久经沙场,在面对诸葛亮设下的空城计之时,就算是小心谨慎也万万不会带兵撤离,如此看来,巧妙的空城计背后定是大有文章。随后,又有不少历史学家表示,当时的司马懿或许早就明白了诸葛亮设下的计谋。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如若真是如此,那司马懿为何还会选择放弃这个将蜀汉一网打尽的好机会呢?直到司马懿临终之时,他留下的17字遗言才道出了当初的真相:吾事魏历年,人皆疑吾有异于志,吾尝怀恐惧。司马懿的这番话便是说他这一生为曹操鞍前马后,同时也为魏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他足以被称之为魏国的开国功臣,然而他未曾料到的是自己的一举一动却遭到了曹操一族的猜忌,朝堂之上被排挤,军中也被诸多将领所打压,而司马懿自己也明白,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抑制自己的发展。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纵观历史,魏国在建立之后,司马懿年事已高,当时的君主认为司马懿的能力与从前相比,肯定是相差甚远,为了彻底打压司马懿,甚至想到了当年空城计一战之时,司马懿明明有可以攻入西城,摧毁蜀汉的机会,却不顾他人阻拦,强硬退兵,给了蜀国苟延残喘的时机。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按照曹操的为人处世来说,这样的司马懿肯定会成为他的刀下之魂,但怎奈当时的曹操非常需要司马懿,更是为了家族长远的利益着想而留下了他。而在司马懿临终之时这17字遗言,便道出了在空城计之后,他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司马懿才华横溢,又怎会心甘情愿的一辈子处于人下,在遭受多番打击之后,司马懿推翻了曹家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

结语:

在历史当中,司马懿与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绝对是可以相提并论的,然而两人的形象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差别。诸葛亮乃是忠心耿耿辅佐帝王的一代忠臣,而司马懿却有着自己的一番雄心壮志,受人排挤之时,又怎会心甘情愿地屈居于人下,而就两人最后的结果来看,司马懿或许是三国时期天下争霸的最后赢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6: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懿临死前留下遗言,道出空城计原委
...家知道司马懿这个人,最出名的故事应该就是空城计了。诸葛亮面对来势汹汹的司马懿,身边兵力不足,眼看就要溃败,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好利用司马懿多疑的心理,设下空城计,让司马懿以为他
2023-01-14 12:44:00
三国第一计,不是貂蝉美人计,也不是诸葛亮空城计,而是此人心计
...统在赤壁之战中献的连环计,但是若论名气之大,还得属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候对司马懿使用的一条计:空城计。在《三国演义》中,当时因为马谡被司马懿和张郃击败,丢失了街亭,诸葛亮只好
2024-02-25 16:56:00
诸葛亮摆空城计,门口安排4名士兵扫地有什么学问?
...岁的老人,都熟知三国这段历史。说起三国,就不得提起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老冤家,他们恐怕是最了解彼此的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没有听刘备的遗言,重用了马谡受街亭,结果被司马懿趁虚
2023-06-14 10:30:00
司马懿料到诸葛亮城中没兵,他为何不发起进攻?
...晋宣帝司马懿的称赞。街亭之战在三国历史中,司马懿和诸葛亮可谓一生之敌,两人在陇川战场、荆州战场多次斗法,均有胜有负。而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失守街亭,司马懿趁胜追击。诸葛亮这时正
2023-02-10 14:47:00
司马懿一眼识破空城计,为何选择退兵?临终前他对儿子说出了真相
...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司马懿曾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却选择了退兵。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成为历史上一个谜团。直到临终前,司马懿才对儿
2024-08-17 12:01:00
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要退兵呢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这首诗点评的是诸葛亮的\"空城计\",诸葛亮用区区2500人直怼十五万敌军,实力悬殊可想而知。这一计是他与宿敌司马懿斗智斗勇的得意之作,
2024-01-10 10:34:00
司马懿早已看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
空城计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使用的计谋,凭借着这个计谋,诸葛亮以区区数千人吓退了十五万魏军,令天下震惊,以至于此计谋,至今仍然被大家所津津乐道!然而事实上,其实空城计的真实内涵,
2024-02-01 14:27:00
诸葛亮的空城计,其实早就被识破了!
看完空城计,很多人都被诸葛亮的智谋所折服,因为他仅仅以数千兵力就吓退了十五万魏军!殊不知,司马懿之所以会撤兵,并不是被诸葛亮的空城计所吓,而是因为空城计中有一个巨大的疑点!空城计
2023-08-28 21:01:00
...说到战争,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人物,诸葛亮。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们都是叹为观止的,著名的便有草船借箭、火烧新野、空城计等,这几场战役之中,只有空城计让诸葛亮陷入绝
2024-05-11 20: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