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要退兵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0 10:3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司马懿统帅三军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这首诗点评的是诸葛亮的"空城计",诸葛亮用区区2500人直怼十五万敌军,实力悬殊可想而知。这一计是他与宿敌司马懿斗智斗勇的得意之作,巅峰之举。他也因此计获得了"空城"、"神算"的名号,这神算的名号还真不是谬赞,若诸葛亮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又如何吓退司马懿?

就诸葛亮和司马懿而言,这二人是蜀汉和曹魏两大阵营的核心人物,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然而不同的是,诸葛孔明没有野心,只知道埋头拉车为刘备看家护院,而司马懿则野心昭然。然而正是这种差异,促就了"空城计"这一经典战役。

空城计是诸葛亮、司马懿二者的心知肚明

公元228年,司马懿挂帅的魏军兵临西城下,与大开城门的蜀国遥遥对峙。司马懿见城门大开、诸葛亮于城楼上弹琴唱曲后,怀疑设有埋伏,便欲下令退兵。然而他的命令受到了儿子司马昭的质疑,司马昭认为这不过是诸葛亮的小把戏,谁知司马懿充耳不闻,并在司马昭提出派先锋部队一探究竟时,分析道:

司马懿

"我知道诸葛亮这个人,遵从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从不舍身犯险。如今看他安然坐在城头抚琴,城中必有伏兵,万不可鲁莽行事。"随即便下令撤退,将空城计坐实。

看到司马懿退兵,诸葛亮长出一口气,赶紧带着残兵败将,一路仓皇,退回汉中。

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要退兵呢

司马懿

事实证明空城计果然是诸葛亮在故弄玄虚,司马懿的判断失误可谓是断送了曹军进攻的大好机会,莫非他只是一个空挂帅名的草包?但是司马懿能与久负盛名的诸葛亮齐名,足以见他绝非等闲之辈。那么,为什么空城计这种小把戏连司马昭都能看出端倪,而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却置若罔闻,被吓得赶紧撤退呢?

后人在分析原因时,曾道此计只对司马懿管用,因为司马懿生性多疑,见诸葛亮如此淡定,必定心生疑虑,不敢入瓮。这种表象迷惑了多数人,也包括当时魏、蜀的掌权者曹睿和刘禅。然而这种结果却是空城计设计者和被设计者的终极目的,为何要如此说呢?

其实,司马懿早就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也洞悉诸葛亮几乎在守着一个空城。当他来到军前一看,诸葛亮大神在稳坐城头,安然抚琴,司马懿远眺诸葛亮,诸葛亮瞅着司马懿,俩人就这样远远地看着,看似是"大眼对小眼",实则彼此心若明镜。

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要退兵呢

诸葛亮空城计

诸葛亮深知司马懿不会杀他,司马懿也深知自己不能杀诸葛亮,在诸葛亮庆幸自己留得一命,长出一口气时,殊不知司马懿表面听到探报仰天长叹,悔恨自己与这诸葛孔明相比,棋差一招。实际上他也和诸葛孔明一样,长长出了一口气,因为空城计的完美剧终,了却了他和诸葛亮的一桩心事。

这是司马懿和诸葛亮心照不宣的事情,其中关乎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人臣子该把握的分寸。司马懿显然深谙此道,司马家能够有如今的辉煌,离不开他苦心经营的"君臣分寸",这也是空城计产生的直接原因。

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要退兵呢

司马懿兵临城下

空城计背后的政治斗争

司马懿所经营的"君臣分寸",要从他的主公枭雄霸主曹操说起。曹操此人,虽是文韬武略、唯才是用,然而性格却生性多疑。他在逃命途中,曾因磨刀声诛杀了救他的吕伯奢全家,面对随行者的质疑时,他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番言论,足以见曹操此人具备很重的猜忌心理。

司马懿追随曹操多年,深知这位大爷的脾气,所以尽量避其锋芒,苦心经营着司马家族,唯恐引发曹操的杀心。而面对日益壮大的司马家族,曹操亦是忌惮已久。

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要退兵呢

诸葛孔明临城抚琴

曹操临死之前,一而再再而三地给继承人曹丕交代:"司马懿非常有能力这不假,但更有野心。我在世,他有所忌惮。往下要是能用你就用,驾驭不住的话,必须想法除去此人,以免后患无穷。"于是,曹丕牢记曹操的嘱咐,对司马懿有赏有罚,时不时使点小心眼,耍个小脾气,对此司马懿也是没辙。

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要退兵呢

诸葛亮

这一则是自己的根基还不牢,羽翼远没有丰满,贸然反抗反而会落得个"鱼死网破"的局面;二则是三国鼎立刚成气候,曹魏的外敌甚多,仅北方少数民族蠢蠢欲动,而且要面临吴蜀的压力,特别是拥有诸葛亮的蜀国。所以司马懿只得继续尽身为"臣子"的本分,与曹魏政权维持表面的和平。直至曹丕也去世,他的儿子长子曹睿继位,对司马家族的忌惮和防备更甚曹操与曹丕。

司马懿心里明白,曹睿之所以对自己姑息,那就是因为诸葛亮未除,西蜀还在。在外有大敌之时,自己尚有可用之处。问题是万一诸葛孔明死去,西蜀恐怕难免灭顶之灾,而自己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到时候不但他本人要死的很惨,恐怕整个家族都要面临灭顶之灾。

这就是所谓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要退兵呢

空城计

既是宿命的仇敌,又是唇亡齿寒的"队友"

所以,这空城计就是一场大戏,牵扯诸葛亮自己的安危,也牵扯到司马家族的存亡。因而才说,诸葛亮和司马懿既是空城计的设计者,又同是被设计者。这句话乍一听起来有点烧脑,设计者和被设计者居然有着同一目的、同一身份。其实直白一点就是说,司马懿希望通过诸葛亮来引起曹魏集团对他的忌惮,诸葛亮也深知司马懿的处境,他们的目标一致,都是活下去,所以便心照不宣的谋划了这一出"空城计"。

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要退兵呢

戏剧空城计

对于司马懿这边来说,按照诸葛亮的设计剧情推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司马懿之于魏国,就如同诸葛亮之于蜀汉,两者是相互制衡的关系。二人不仅是宿敌,还兼备一层"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司马懿杀掉了诸葛亮,不用多久,曹睿没有外部压力,此时的司马懿一家便无用武之地,司马家族的灭族之祸也就迫在眉睫。

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要退兵呢

空城计

对于诸葛亮这边来说,他敢使用空城计,尤其是敢对司马懿使用空城计,就是洞悉了司马家族在曹魏的微妙地位。明面上看,孔明此举着实击中了司马懿的七寸,要是从更大的布局来看,司马懿却是甘愿充当被设计者。事实也确实如此,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看破不说破,选择不战而退,其实也是为了保全司马家族的安危。

"看清局势"是政坛高手的必备素质,司马懿与诸葛亮深谙此理,这种势均力敌的对手互为依存的关系,这在三国里表现得显得尤为突出。

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要退兵呢

诸葛亮影视剧形象

空城计与其说是个计中计,倒不如说是个局中局。身在战场,把玩朝堂。诸葛亮与司马懿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而观众,就是远在千百里外的刘禅、曹叡他们,和如今的我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家的博弈过程,也为三国的历史岁月增添了不少的光彩。空城计发生的缘由虽然说历史上并没有真实发生过这些事,但是在《三国演义》当中有关乎空城计的记载。故事的发生便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
2024-05-26 06:59:00
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还选择撤军?不撤只有死路一条!
...而在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峙之中,最为有名的便是诸葛亮空城计,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的故事了。但司马懿为什么明明知道诸葛亮是虚张声势,却还选择撤退不攻?其实都是有原因的。司马懿司马家
2024-02-28 20:54:00
诸葛亮当年的空城计真的吓跑了司马懿吗
在《孙子兵法》中有一条空城计,这条计策虽然很高明,但是却要求施计之人必须有相当的城府和胆魄,同时,还必须能对敌军从心理上形成震慑!所以,自古以来,很少有兵家敢用此计。但是,三国时
2023-05-03 16:23:00
三国时期的空城计,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高明
...想到的肯定是诸葛亮异于常人的军事头脑,而广为人知的空城计正是展示出诸葛亮非凡的军事天赋。但诸葛亮设计的空城计真的如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吗?今天,小编带大家重新了解一下不一样的
2022-12-22 14:07:00
司马懿看出了诸葛亮的计谋,为何还是选择退兵了呢
...次面对司马懿的十万大军时,并未选择跑路,反而以一场空城计逼退了司马懿十万大军,堪称史家绝唱。号称冢虎的司马懿真的没有看出诸葛亮的空城计吗?他既然看出了诸葛亮的计谋,为何还是选
2023-04-19 20:44:00
司马懿早已看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
空城计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使用的计谋,凭借着这个计谋,诸葛亮以区区数千人吓退了十五万魏军,令天下震惊,以至于此计谋,至今仍然被大家所津津乐道!然而事实上,其实空城计的真实内涵,
2024-02-01 14:27:00
诸葛亮的空城计,其实早就被识破了!
看完空城计,很多人都被诸葛亮的智谋所折服,因为他仅仅以数千兵力就吓退了十五万魏军!殊不知,司马懿之所以会撤兵,并不是被诸葛亮的空城计所吓,而是因为空城计中有一个巨大的疑点!空城计
2023-08-28 21:01:00
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选择撤军?不撤军他就输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都曾翻阅过,书中第95话空城计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我们浅薄的认知中空城计主要是通过描写诸葛亮以自身的聪明睿智智取司马懿的一个计谋,诸葛亮足智多谋他
2023-06-21 13:32:00
...我们都是叹为观止的,著名的便有草船借箭、火烧新野、空城计等,这几场战役之中,只有空城计让诸葛亮陷入绝境,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反败为胜的呢?司马懿真的不知道城里没有人吗?现在我们
2024-05-11 20: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