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近期,中日友好医院江西医院成功为一名外省患者实施二次双肺移植手术,这是我省首例二次肺移植手术。此类手术的开展,标志着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实效。
王先生因患肺纤维化,3年前在北京接受了双肺移植手术。可是好景不长,王先生肺部因排异出现反复的感染和气道狭窄,让呼吸再次成了他的沉重负担,他几次因感染性休克处于生死边缘。
出于移植手术费用、肺源、技术平移等综合因素考虑,王先生从中日友好医院转院到中日友好医院江西医院治疗。经中日友好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团队多次研究讨论,决定为王先生实施第二次双肺移植手术。
“可以说,从手术难度到术后的管理,肺移植是所有的实体脏器移植中,对外科医生考验最大的移植手术,对内科医生也是如此。”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兼肺移植科副主任陈文慧介绍双肺移植手术时如是说。
中日友好医院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团队齐心协力,克服原发疾病和反复感染导致胸腔的致密粘连、二次移植额外带来的手术风险等多重困难,成功完成了这台手术。目前,患者已顺利脱离ECMO及呼吸机的辅助,康复出院。
据介绍,肺移植手术是指肺纤维化、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等慢性肺病进入终末期,肺实质、血管和支气管发生不可逆改变,肺功能出现严重障碍,或患者反复伴有感染、出血等状况,可以切除丧失功能的病肺,将同种异体的健康肺植入体内的过程。该手术为多数终末期肺疾病的最佳治疗措施,术后患者可以长期存活,生活质量可有明显改善。
“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5例肺移植手术,都取得成功,肺移植救治成功彰显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江西医院党委书记喻本桐表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国内各大肺移植中心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培养储备了多名医疗、护理、手术、麻醉等相关专业人才。随着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推进,一批新技术、新项目在江西落地,率先在全省开展了肺部病原学基因测序肺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支气管热成形术,CT联合电磁导航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活检及消融术,危重症清醒ECMO技术等20余项高精尖技术的同质化平移。通过国家级专家与南大一附院专家们的强强联合,让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多重耐药菌感染、间质性肺炎、肺血管疾病、重症肺癌等重大疾病患者收获了健康福音。(汪清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6 06: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