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医疗国家队”带来哪些就医新变化?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11 07:07: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近期,“高质量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为江西卫生健康领域的高频字眼。目前,多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扎根江西已近2年。“医疗国家队”来江西后,群众看病就医有哪些变化?近日,记者采访了南昌5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疗国家队”带来哪些就医新变化?

2023年3月26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上海龙华医院江西医院开工仪式(受访单位供图)

七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江西

近日,上海龙华医院江西医院为2位肺癌患者进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其中一位患者是55岁的男性,他确诊肺腺癌已有两年,但因伴有骨转移,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最终,经过医院多学科会诊,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医院决定对患者进行局部射频消融术和穿刺活检术,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

记者注意到,自挂牌运行以来,上海龙华医院江西医院定期与上海专家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全程指导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疑难病案讨论及远程医疗。

这是江西着手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后,群众“大病不出省”的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在省内便可得到妥善诊治。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全国范围看,江西医疗资源较为薄弱。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医疗国家队”帮扶江西,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老区扩容、下沉的具体表现。近年来,江西针对心血管、神经、肿瘤、呼吸、儿科、中医等发病率和外转率较高的疾病,有针对性地引进了一些优势学科,来强化江西的医疗力量。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江西医院以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肿瘤三大学科群为引领,建立了15个专科团队工作站;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成立了新生儿科、呼吸科和泌尿外科3个专家工作室。

对于省内依托医院而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帮助其在部分学科建设上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比如,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此前只有新生儿科和儿童保健科,没有儿内科、儿外科,如今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的带动下,成立了儿内科、儿外科,平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技术,两个科室得到逐步壮大,为全省儿童带来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从长远来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将提升省内依托医院的医疗水平,并带动医疗资源向县区、乡镇等基层地区下沉,最终实现全省整体医疗能力的提升。

据了解,从2019年至今,全国已累计发布5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名单,覆盖所有医疗资源薄弱省份,其中有7家位于江西。

累计收治疑难危重症患者32.3万人次

未满1岁的壮壮(化名)患有先天性肺气道畸形,这是儿童最常见的肺部先天性疾病,病情严重时会导致肺功能下降及呼吸衰竭。2023年底,壮壮父母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寻求帮助,经过手术,最终壮壮顺利康复出院。

和壮壮一样,得益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江西许多患有疑难杂症的人群在省内就能得到较好治疗,免去了赴省外就医的奔波。“家属不用跑、患者恢复好、家庭焦虑少。”众多患者及其亲属总结的这句话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的真实写照。

如今,多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已在江西运行一年以上,各医院结合江西医疗发展现状和患者需求,不断引进新技术。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已引进59项新技术、新项目,主要集中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高压氧科、康复医学科等神经疾病相关学科。其中,该院于2023年4月成功为一位65岁的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实施了手术。这类神经疾病在江西省内较为罕见,随着患者病情的深入,可能会导致截瘫、二便失禁等严重问题。该患者在医院接受康复训练后,恢复效果良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江西医院全院已实现了新技术平移与突破65项,其中,1项填补国内空白、16项填补省内空白,已指导开展疑难手术700余台。与此同时,来自本部的一批知名医疗专家也已进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江西医院,常态化开展多学科会诊和远程疑难病例讨论,并已自主完成心肺移植。

202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江西医院科室门诊量达11.95万,同比增长25.6%;手术量同比增长56%;疑难危重患者数同比增长44.6%。

同年,中日友好江西医院门诊人次为9.2万余人次(过渡期仅开放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两个科室),同比增加63.63%,出院人次同比增加33%。

此外,今年1月至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门诊量已达16万人次,与2023年同比增长84.68%,住院量同比增长29.65%,手术量同比增长118.92%。

江西省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7家项目医院共开放床位5757张,输出医院累计派驻专家888人次,完成手术7387台,完成会诊12323人次;平移新技术、新项目477项,其中填补省内空白198项;持续提升核心技术覆盖率,在呼吸、神经、心血管、癌症、儿童、创伤、血液病等方面完成了832项核心技术覆盖,覆盖率86.2%;项目医院累计收治疑难与危重症患者32.3万人次,治愈7.5万人次,治愈率达23.3%。

一串串数据的背后,凸显了江西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可喜形势,也反映出广大群众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认可。

未来将打造200公里“黄金医疗圈”

目前,江西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尚处于过渡期,相关设施项目都在建设中,因此,7家省外输出医院均要借助依托省内医院开展诊疗服务。

2025年底,7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陆续建成。未来,江西医疗服务将达到什么水平,成为许多人关心的话题。在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相关负责人看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大部分疑难杂症将能在省内解决,并且随着医疗技术的推动,许多大病甚至能在县级医院诊治,真正实现群众在“家门口”看大病。

为加强医疗技术向基层地区的下沉,江西多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已在着手强化对基层医院的培训和指导。对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执行院长张乐提到,目前医院已经签约5家合作共建医联体单位,未来,他们计划在全省建立医联体,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将适时托管一些基层医院,帮助他们提升医疗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还设想借助直升机运输病人,打造200公里“黄金医疗圈”。这一设想已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本部付诸实践,帮助众多急症病人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另外,该院正在筹建远程医疗系统,通过网络技术,对基层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和远程查房,及时给出最新的救治方案。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孕妈和儿童来说,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的结合,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未来,我们将建设儿童早期保健发展、先天畸形、出生缺陷、遗传筛查和胎儿与新生儿五大中心。”该院执行院长唐时奎直言,特别是胎儿与新生儿中心,每年将为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约2.3万名新生儿提供优质保育服务,显著提升全省出生人口素质。

随着江西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稳步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江西群众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来自“国家队”的医疗服务。

付丽玲、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08: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实在在的变化。”让患者求医安心,不仅要抓紧引进医疗国家队,也要注重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依托40家医联体成员单位,在24个学科
2023-12-25 02:52:00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有哪些优势
...样的疑难重症患者告别长途奔波,实现了在家门口享受“国家队”的医疗服务。现在,山西省4个国家级、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初见成效。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山西医院为例,4年间开展新
2023-12-29 00:10:00
...芜湖日报□ 记者 陈旻 程中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把医疗“国家队”优质资源带到芜湖百姓身边,为基层医疗机构“强筋壮骨”,让群众不用总往三甲医院跑,做强本地优势学科,让大病重病在芜
2023-09-09 01:19:00
小小银针带来了新变化
...学第一附属医院)一起跑,石家庄市中医院致力于跑进“国家队”。在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动下,目前,位于石家庄市裕华区方村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医院项目”已开工
2023-12-25 07:05:00
江西:推动新时代卫生健康“四区四高地”建设再上台阶
...着力打造多层次人才矩阵,努力实现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国家队”行列、覆盖领域内各条战线。全省卫生健康领域现有国家级人才122人、省级人才1092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占比达
2024-10-09 06:02:00
修内功 建名科
...重症的临床诊疗水平领先优势凸显。2021年,该科跻身“国家队”,获批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精进医疗技术萍乡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坚持以专病促进专科发展,进一步优
2023-11-14 04:26:00
...卫生服务和管理全面提升的写照。提技能学科建设跻身“国家队”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辅以医防结合,使市民“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但是,万一“得了大病”能治好吗?这是市民在享
2023-10-30 07:40:00
就医帮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正式开工
...在京部委所属医院疏解的首批项目,是医院承担公立医院国家队使命与担当的有力体现。雄安院区坐落于容东片区西北部B地块,用地面积114.6亩,总建筑面积28.3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
2023-11-20 09:24:00
...报我市持续深化改革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就近就医更便捷 省心省力有保障本报讯 记者贾志敏报道:大病重病不出市、常见病“家门口”就能治,中医馆越来越吃香,特效药价格越来越
2023-12-03 01:4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假期山水游 感受汾河生态之美》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在这个假期正式开放的老龙头景区不仅为游客假期出行增添了一份选择
2025-10-06 07:12:00
10月5日下午,“月满榕城·福韵流长”福州市2025中秋惠民公益演出在福州鄢家花厅举行。
2025-10-06 07:44:00
定了!连续三天!海军某部军舰来福州邀请您“舰”一面!
开放!快来福州和军舰“舰”一面!为进一步促进军地双拥共建成果发挥海军部队特有资源优势持续增强群众海防意识、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10月17日—19日舰艇开放活动将在船政文化城船政码头举行欢迎广大市民预约登舰参观
2025-10-06 07:44:00
“第一次近距离看这么大的龙车,太震撼了。”“精彩!每一个方阵都很有特色。”金秋的吴桥,杂技艺术的光芒点亮了这座古城。从东方大赛场的专业竞技到街头巷尾的花车巡游
2025-10-06 07:49:00
海洋三所翔安基地:多工种协同作战抢抓工期
海洋三所翔安基地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国庆中秋假期,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翔安基地内建设工地一如往常
2025-10-06 08:50: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特派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 戴吉源)昨日,记者从漳州市角美轨道公司获悉,厦门地铁6号线角美延伸段多个施工现场假期依然火热
2025-10-06 08:50:00
机场建设加速度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航站楼装修进入收官冲刺阶段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致力于打造零碳机场,所有指廊的上方全部都铺设了光伏发电系统。(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航站楼前的张拉膜雨棚已显雏形
2025-10-06 08:50: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国庆中秋假期,厦门海湾公园中秋游园会盛大开启,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沉浸式文旅嘉年华。昨天傍晚
2025-10-06 08:50:00
地铁3号线南延段四座车站已封顶 沙坡尾站建设提速
地铁3号线南延段沙坡尾站目前正全力推进基坑开挖。(厦门日报记者 陈立新 摄)地铁3号线南延段沙坡尾站目前正全力推进基坑开挖
2025-10-06 08:50:00
翔安港区将新添一条快速路 国道G228翔安大道至翔安东路段开工建设
国道G228翔安大道至翔安东路段项目区位示意图。(受访单位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高丰瑾)记者从厦门市政集团开发公司了解到
2025-10-06 08:50: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余丽清)堵了应急车道?空中“高速交警”立马逮到你!国庆中秋假期,厦门高速交警全面启动守护模式
2025-10-06 08:50:00
咱村的新鲜事丨艺术赋能文旅融合 铜陵犁桥水镇吹来“青春风”
大皖新闻讯 表演专业师生推出黄梅戏沉浸式演出、方塘马头墙上展现量身定制的“3D建筑投影”、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主播为当地农产品开展带货直播……国庆期间
2025-10-06 09:38:00
“这是我在中山陵景区度过的第十六个国庆长假”
中山门大街博爱路路口是钟山风景区交通压力最大的入口,交警马萧10月1日以来都值守在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通讯员宁交轩“路口不能停车
2025-10-06 0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