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说起郭子仪,我们对这个人都不陌生。郭子仪出生在唐玄宗年间,是武举出身。本来也只能慢慢的往上爬,成为一个武将。但是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时候唐朝成平日久无人可用,启用了郭子仪。而郭子仪也因为战功卓越,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整个安史之乱都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平定的。但是李光弼这个人骄横跋扈,下场不是很好。而郭子仪就不一样了,虽然功高震主,但是懂得明哲保身。所以是四朝元老,一直深受重用,最后得以善终。曾经皇帝下旨给郭子仪升官,郭子仪愣是没敢接受,如果接受的话是必死无疑。
这件事发生在唐德宗刚继位没多久。唐德宗一方面是为了拉拢郭子仪,毕竟这个人平定叛乱,多次击败外族入侵,战功太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试探一下手下的大臣。唐德宗下旨封郭子仪为拜太尉、中书令,充皇陵使,赐号“尚父”,增加食邑。唐德宗赐的这些官职很值得深究。太尉是秦始皇时期设立的,在秦汉的时候太尉掌握国家军事的最高官职,但是一直都是虚职。赐号“尚父”说白了就是认郭子仪为自己父亲,显示自己器重郭子仪。增加食邑,就是增加自己的封地,食邑越多说明功劳越大。中书令虽然官职大也是虚职。说白了就是架空郭子仪。不仅如此,之后唐德宗还下旨封郭子仪为尚书令,这一下郭子仪懵了,打死都不接旨。
尚书令这个职位在唐朝初期是有的。只有一个人做过,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继位之后虽然这个职位还在,但是从没有人被上次这个官职。毕竟李世民是做了尚书令之后就成为皇帝的。说白了,如果谁要是接受这个官职的话,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代表着你想登天,想造反。所以郭子仪看到这个圣旨之后,宁愿抗旨都不接旨。当然唐德宗的目的也达到了,明白了郭子仪的心思。
不得不说,想郭子仪这种功高震主又能善终的大臣,古往今来都不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