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6 05:44:00 来源:戏说三国

郭子仪太会做人,李光弼是个老实人。这就是两个人后来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

安史之乱时期,帮助大唐平定叛乱的将领当中,比较出众的就是郭子仪、李光弼和仆固怀恩。这其中李光弼的功劳,甚至还比郭子仪要大。

历史上对李光弼的赞誉,那是数不胜数的:

凡言将者,以孙、吴、韩、白为首。如光弼至性居丧,人子之情显矣;雄才出将,军旅之政肃然。以奇用兵,以少败众,将今比古,询事考言,彼四子者,或有惭德。---《旧唐书》

《旧唐书》认为,凡是谈到用兵的大将,就算孙武、吴起、韩信、白起这些世间名将,比起李光弼来,也是有些汗颜的。

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初,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新唐书》

《新唐书》认为,李光弼能够以少胜多,谋定而后动,所以总能够打胜仗,在各路节度使中,威望非常高。虽然和郭子仪齐名,但是论战功他是第一名。

由此可见,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至少不比郭子仪的表现差。可是两个人的结局,却有很大的差距。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一、郭子仪的结局:

1、郭子仪本人。那就不用提了,郭子仪一直被唐朝重用到实在是走不动路为止。78岁的郭子仪依旧可以披甲上阵,帮助唐代宗赶走吐蕃的兵马,将唐代宗接回长安。

83岁的郭子仪,被唐德宗封为太尉,兼任中书令。甚至被赐号为尚父!食邑也增加到了2000户。虽然失去了军权,但是地位被推到了巅峰。

85岁的郭子仪去世以后,被追赠为太师,并且配飨代宗庙廷。唐德宗本人为此给自己放了5天假,亲自给郭子仪送葬。

可以说整个唐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能够得到这种殊遇的大臣,一双手绝对是数得出来的。你说郭子仪的结局咋样?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2、郭子仪的后代。郭子仪有8个儿子8个女儿,号称是“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也就是说郭子仪的8个儿子和7个女婿,全都在唐朝得到了显赫的地位。

大儿子郭曜先封为太原郡公,后来袭封代国公,死后更是赠太子太傅。二儿子郭旰,在安史之乱中战死。三儿子郭晞,被封为赵国公,死后赠兵部尚书。

其中最出名的是六儿子郭暧了,这哥们运气好,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所以他是唐朝的驸马。醉打金枝就是这哥们搞出来的,他袭封代国公,死后赠太傅。

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女儿,嫁给了后来的唐宪宗李纯作为贵妃。后来生下了唐穆宗李恒,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包括唐宣宗五代皇帝时期,都是掌权太后。

郭子仪的孙子们,在唐朝也是显赫一时。他们家的子孙后代,到了明朝依旧还是比较兴旺发达的,这可都是老郭当年的功劳。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二、李光弼的结局:

1、李光弼本人。在平定安史之乱以后,李光弼的确得到了不少嘉奖。首先他的食邑也是2000户,和郭子仪相当。其次他的一个儿子被封为三品官,此外他们家还有铁券。甚至给他画了张画挂在了凌烟阁之中。

可惜在吐蕃兵马攻入长安以后,李光弼没有赶去搭救唐代宗。而且在唐代宗请他入朝的时候,他也不敢入朝。因此不少人都认为李光弼有反心。

这让李光弼很抑郁,最终在57岁的时候,就抑郁而终了。此后唐代宗评定将帅功劳时,将李光弼评为二等,唐德宗时期评为次等。

2、李光弼的后代。李光弼有3个儿子,长子李义忠做到了太仆卿,可惜早逝。次子李象也做到了太仆卿。三子李汇是最有出息的,做到了泾原节度使,死后追赠工部尚书。

此外李光弼还有个孙子叫李黯,做到了景州刺史。相对来说,唐朝对李光弼的子孙,还算不错。不过跟郭子仪的子孙比起来,那就差太远了。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三、郭子仪很会做人,李光弼太老实了。

郭子仪是历史上少有会做人的名将,过去有秦始皇的大将王翦,可以与之比较。郭子仪知道有人担心他手握兵权,有造反的可能。

毕竟安史之乱已经把唐朝皇帝们给搞怕了,所以郭子仪每次打完仗回来,立刻就先把兵权给交了,二话不说回家享福去!

等到皇帝遇到麻烦了,这哥们立刻又蹦跶出来,带兵上阵,一顿操作击败对手,挽救唐王朝,随后再次上交兵权。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所以说,唐朝皇帝对谁都不放心,唯独对郭子仪是一百个放心。郭子仪也因为卓越的能力和会做人的态度,得到了一生的荣耀。

反观李光弼就不同了,这哥们就喜欢带兵,除此之外没什么其他爱好,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他不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跟唐朝皇帝们之间的关系。

李光弼手里牢牢掌握着兵权,而且还不敢接受唐代宗的召见,你说怎么能不惹唐代宗怀疑呢?所以唐朝的皇帝自然对李光弼要差了点。

而且就算唐朝皇帝对你足够好,你的表现也让人怀疑,李光弼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安禄山。因此这样的人行事必然是需要各种低调的。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总结:郭子仪还沾了孙女的光。

刚才提到了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女儿郭氏,这个小姑娘了不起,在唐朝可谓是只手遮天。她掌权多年,拔高一下自己的爷爷,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所以说郭子仪和唐代宗联姻这一招,绝对是保住家族荣耀最重要的一个办法。也正因为如此,李家和郭家也就成了世代密不可分的关系了。相比较而言,李光弼有个啥呢?除了生前放不下的军权,似乎啥也不剩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
...情况依旧是“功高盖主必遭猜忌、手握重权必有反心”。唐代宗和郭子仪的交手,只是精明的政治家正常的表现。虽然精明的郭子仪和唐代宗用君臣之礼化解了“醉打金枝”这一闹剧,但深入分析,
2023-11-03 19:25:00
平定安史之乱的四人,只有郭子仪全身而退,他是怎么免杀身之祸的
...妙了。那时候,唐肃宗已经去世了,继位的李豫,也就是唐代宗,对武将更加不信任,本应该对功臣大加封赏,但郭子仪和李光弼却被明升暗降,四大战神中的另外两位,来瑱被宦官诬陷致死,仆固
2023-02-17 16:42:00
...此后,被宦官“诬陷”成为了郭子仪的人生日常。 唐代宗登基后,程元振代替了鱼朝恩做这种事,开始针对郭子仪:四月,代宗即位,内官程元振用事,自矜定策之功,忌嫉宿将,以子仪功高难
2022-12-12 15:52
他身为七朝元老,连皇帝都不敢动他,却被宦官挖了祖坟
...、汾阳王。肃宗临终,单独见郭子仪,把国事委托给他。唐代宗时,他又被启用与攻占长安的吐蕃作战,维护了国家安全。代宗回到长安后,赐郭子仪铁劵,把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还说:“我任
2023-01-10 11:35:00
李光弼战功和才能不亚于郭子仪,最后为什么会惭愧而死?
...,借手中兵权保护自己。宝应二年,吐蕃骑兵攻陷长安,唐代宗仓皇出逃,下旨召集天下各路将帅出兵勤王救驾。郭子仪以大局为重,义无反顾奔赴前线。但李光弼却犹豫不定,担心此去会落入鱼朝
2023-06-09 05:44:00
...被重用,等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实在是无人可用。唐代宗之后重新启用郭子仪,没想到郭子仪宝刀未老,仿佛这时才是他实现建功立业的人生阶段,他先是带兵收复了静边军,同时又收复了云
2022-12-22 10:54:00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李光弼、郭子仪与神策军的崛起
...宽大,政令颇不肃,代宗欲分其权而难之,久不决。这是唐代宗李豫的犹疑,郭子仪的为人和权势使唐代宗难下决心。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贵重,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幕府之盛
2023-09-13 19:19:00
郭暧和升平公主争吵,唐代宗对郭子仪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仅仅是夫妻之间的琐事,背后却牵动着整个朝廷的风云。唐代宗听闻此事后,竟然对郭子仪说了这样一句话:“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代宗会这么说?郭子仪又将如
2024-11-24 10:32:00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的中兴大将,为何两人的结局如此不同
...罪责让郭子仪一人承担,罢免了他一切军权,赋闲京中。唐代宗即位后,听信谗言,再罢郭子仪兵权,让他督建皇陵。面对这些飞来横祸,郭子仪泰然处之,毫无怨言,仍对皇帝忠心不二。面对皇上
2022-12-30 12: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