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6 05:44:00 来源:戏说三国

郭子仪太会做人,李光弼是个老实人。这就是两个人后来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

安史之乱时期,帮助大唐平定叛乱的将领当中,比较出众的就是郭子仪、李光弼和仆固怀恩。这其中李光弼的功劳,甚至还比郭子仪要大。

历史上对李光弼的赞誉,那是数不胜数的:

凡言将者,以孙、吴、韩、白为首。如光弼至性居丧,人子之情显矣;雄才出将,军旅之政肃然。以奇用兵,以少败众,将今比古,询事考言,彼四子者,或有惭德。---《旧唐书》

《旧唐书》认为,凡是谈到用兵的大将,就算孙武、吴起、韩信、白起这些世间名将,比起李光弼来,也是有些汗颜的。

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初,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新唐书》

《新唐书》认为,李光弼能够以少胜多,谋定而后动,所以总能够打胜仗,在各路节度使中,威望非常高。虽然和郭子仪齐名,但是论战功他是第一名。

由此可见,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至少不比郭子仪的表现差。可是两个人的结局,却有很大的差距。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一、郭子仪的结局:

1、郭子仪本人。那就不用提了,郭子仪一直被唐朝重用到实在是走不动路为止。78岁的郭子仪依旧可以披甲上阵,帮助唐代宗赶走吐蕃的兵马,将唐代宗接回长安。

83岁的郭子仪,被唐德宗封为太尉,兼任中书令。甚至被赐号为尚父!食邑也增加到了2000户。虽然失去了军权,但是地位被推到了巅峰。

85岁的郭子仪去世以后,被追赠为太师,并且配飨代宗庙廷。唐德宗本人为此给自己放了5天假,亲自给郭子仪送葬。

可以说整个唐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能够得到这种殊遇的大臣,一双手绝对是数得出来的。你说郭子仪的结局咋样?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2、郭子仪的后代。郭子仪有8个儿子8个女儿,号称是“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也就是说郭子仪的8个儿子和7个女婿,全都在唐朝得到了显赫的地位。

大儿子郭曜先封为太原郡公,后来袭封代国公,死后更是赠太子太傅。二儿子郭旰,在安史之乱中战死。三儿子郭晞,被封为赵国公,死后赠兵部尚书。

其中最出名的是六儿子郭暧了,这哥们运气好,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所以他是唐朝的驸马。醉打金枝就是这哥们搞出来的,他袭封代国公,死后赠太傅。

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女儿,嫁给了后来的唐宪宗李纯作为贵妃。后来生下了唐穆宗李恒,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包括唐宣宗五代皇帝时期,都是掌权太后。

郭子仪的孙子们,在唐朝也是显赫一时。他们家的子孙后代,到了明朝依旧还是比较兴旺发达的,这可都是老郭当年的功劳。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二、李光弼的结局:

1、李光弼本人。在平定安史之乱以后,李光弼的确得到了不少嘉奖。首先他的食邑也是2000户,和郭子仪相当。其次他的一个儿子被封为三品官,此外他们家还有铁券。甚至给他画了张画挂在了凌烟阁之中。

可惜在吐蕃兵马攻入长安以后,李光弼没有赶去搭救唐代宗。而且在唐代宗请他入朝的时候,他也不敢入朝。因此不少人都认为李光弼有反心。

这让李光弼很抑郁,最终在57岁的时候,就抑郁而终了。此后唐代宗评定将帅功劳时,将李光弼评为二等,唐德宗时期评为次等。

2、李光弼的后代。李光弼有3个儿子,长子李义忠做到了太仆卿,可惜早逝。次子李象也做到了太仆卿。三子李汇是最有出息的,做到了泾原节度使,死后追赠工部尚书。

此外李光弼还有个孙子叫李黯,做到了景州刺史。相对来说,唐朝对李光弼的子孙,还算不错。不过跟郭子仪的子孙比起来,那就差太远了。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三、郭子仪很会做人,李光弼太老实了。

郭子仪是历史上少有会做人的名将,过去有秦始皇的大将王翦,可以与之比较。郭子仪知道有人担心他手握兵权,有造反的可能。

毕竟安史之乱已经把唐朝皇帝们给搞怕了,所以郭子仪每次打完仗回来,立刻就先把兵权给交了,二话不说回家享福去!

等到皇帝遇到麻烦了,这哥们立刻又蹦跶出来,带兵上阵,一顿操作击败对手,挽救唐王朝,随后再次上交兵权。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所以说,唐朝皇帝对谁都不放心,唯独对郭子仪是一百个放心。郭子仪也因为卓越的能力和会做人的态度,得到了一生的荣耀。

反观李光弼就不同了,这哥们就喜欢带兵,除此之外没什么其他爱好,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他不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跟唐朝皇帝们之间的关系。

李光弼手里牢牢掌握着兵权,而且还不敢接受唐代宗的召见,你说怎么能不惹唐代宗怀疑呢?所以唐朝的皇帝自然对李光弼要差了点。

而且就算唐朝皇帝对你足够好,你的表现也让人怀疑,李光弼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安禄山。因此这样的人行事必然是需要各种低调的。

李光弼比郭子仪功劳大,为什么结局不好呢?

总结:郭子仪还沾了孙女的光。

刚才提到了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女儿郭氏,这个小姑娘了不起,在唐朝可谓是只手遮天。她掌权多年,拔高一下自己的爷爷,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所以说郭子仪和唐代宗联姻这一招,绝对是保住家族荣耀最重要的一个办法。也正因为如此,李家和郭家也就成了世代密不可分的关系了。相比较而言,李光弼有个啥呢?除了生前放不下的军权,似乎啥也不剩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醉打金枝有多凶险
...情况依旧是“功高盖主必遭猜忌、手握重权必有反心”。唐代宗和郭子仪的交手,只是精明的政治家正常的表现。虽然精明的郭子仪和唐代宗用君臣之礼化解了“醉打金枝”这一闹剧,但深入分析,
2023-11-03 19:25:00
平定安史之乱的四人,只有郭子仪全身而退,他是怎么免杀身之祸的
...妙了。那时候,唐肃宗已经去世了,继位的李豫,也就是唐代宗,对武将更加不信任,本应该对功臣大加封赏,但郭子仪和李光弼却被明升暗降,四大战神中的另外两位,来瑱被宦官诬陷致死,仆固
2023-02-17 16:42:00
...此后,被宦官“诬陷”成为了郭子仪的人生日常。 唐代宗登基后,程元振代替了鱼朝恩做这种事,开始针对郭子仪:四月,代宗即位,内官程元振用事,自矜定策之功,忌嫉宿将,以子仪功高难
2022-12-12 15:52
他身为七朝元老,连皇帝都不敢动他,却被宦官挖了祖坟
...、汾阳王。肃宗临终,单独见郭子仪,把国事委托给他。唐代宗时,他又被启用与攻占长安的吐蕃作战,维护了国家安全。代宗回到长安后,赐郭子仪铁劵,把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还说:“我任
2023-01-10 11:35:00
李光弼战功和才能不亚于郭子仪,最后为什么会惭愧而死?
...,借手中兵权保护自己。宝应二年,吐蕃骑兵攻陷长安,唐代宗仓皇出逃,下旨召集天下各路将帅出兵勤王救驾。郭子仪以大局为重,义无反顾奔赴前线。但李光弼却犹豫不定,担心此去会落入鱼朝
2023-06-09 05:44:00
...被重用,等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实在是无人可用。唐代宗之后重新启用郭子仪,没想到郭子仪宝刀未老,仿佛这时才是他实现建功立业的人生阶段,他先是带兵收复了静边军,同时又收复了云
2022-12-22 10:54:00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李光弼、郭子仪与神策军的崛起
...宽大,政令颇不肃,代宗欲分其权而难之,久不决。这是唐代宗李豫的犹疑,郭子仪的为人和权势使唐代宗难下决心。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贵重,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幕府之盛
2023-09-13 19:19:00
郭暧和升平公主争吵,唐代宗对郭子仪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仅仅是夫妻之间的琐事,背后却牵动着整个朝廷的风云。唐代宗听闻此事后,竟然对郭子仪说了这样一句话:“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代宗会这么说?郭子仪又将如
2024-11-24 10:32:00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的中兴大将,为何两人的结局如此不同
...罪责让郭子仪一人承担,罢免了他一切军权,赋闲京中。唐代宗即位后,听信谗言,再罢郭子仪兵权,让他督建皇陵。面对这些飞来横祸,郭子仪泰然处之,毫无怨言,仍对皇帝忠心不二。面对皇上
2022-12-30 12: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