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农村地区发热病人门诊量进一步下降
全区基层疫情高峰期已平稳度过
■ 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开设发热诊室(门诊)1433个,做到全覆盖
■ 全区已完成6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健康调查589.07万名,并进行红黄绿三类分类
■ 陆续配置了1.3万个指夹式血氧仪、1000多台制氧机等设备。近期又为全区各村卫生室配置了2.9万个血氧仪,全部用于村屯基层群众就医诊疗
■ 乡村两级的发热病人就诊总人数于2022年12月22日达到最高峰,人数118537人,随后开始逐步下降
本报南宁讯 (记者/梁莹 实习生/杨弋杰 通讯员/刘德诚)1月12日,记者从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获悉,我区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各项工作。
据统计,我区乡村两级的发热病人就诊总人数于2022年12月22日达到最高峰,人数118537人,随后开始逐步下降。1月10日,全区乡村两级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已经下降至10454人。各市就诊人数均同步呈下降趋势。目前,我区农村地区发热门诊就诊人数进一步下降,全区基层疫情高峰期已平稳度过。
春节将近,返乡人员增加,人员流动大,农村疫情防控压力也随之增大。根据要求,全区各地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各市县成立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农村党员等主力军作用,构建“五级书记”责任体系,督促协调推动解决各项问题。
我区通过狠抓基层防控体系建设,已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目前,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开设发热诊室(门诊)1433个,做到全覆盖。同时,每个诊室配置了相应的医护人员、通风设施和医疗设备,能正常接诊患者。2022年12月21日至今,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接诊发热患者122万余人次,切实满足了群众发热看病就医的需求。
根据自治区有关部署,我区通过组建工作专班,组织基层队伍登门入户,对重点人群进行登记,按照年龄、基础病等信息进行分类,确保不漏一人,实现了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全覆盖。目前,全区已完成6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健康调查589.07万名,并进行红黄绿三类分类。对于不同标记重点人群,有关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实施健康监测、居家用药指导、及时转诊等举措,保障农村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
药品和设备储备情况得到改善。全区各级指挥部成立药品保供专班,开展日调度,全力做好基层药品保供,初步缓解了基层药品短缺的问题。在设备配置方面,通过请求国家层面支持,自治区安排专项资金以及各地方前期自行采购的做法,陆续配置了1.3万个指夹式血氧仪、1000多台制氧机等设备。近期,又为全区各村卫生室配置了2.9万个血氧仪,全部用于村屯基层群众就医诊疗。
为确保医疗救治工作有序开展,自治区还印发了基层地区开展巡诊服务等相关通知,各地卫生院派出巡诊队伍深入村屯,为村民提供巡诊、咨询服务,并开展病毒相关知识的宣传。同时,紧急充实基层医护人员队伍,重点支持发热门诊等科室。如编制新冠病毒感染基层防疫政策解读和个人防护要点等课件,指导各地全面开展基层医护人员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12万余人次;各地统筹安排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全区二级以上医院派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18人,各基层医疗机构也都组建医护后备团队,招聘退休医生及寒假返乡医学生共350多人,进一步保证救治工作所需人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0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