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我们守卫着首都的东南门”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9 07: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健康报□首席记者 叶龙杰 本报记者 肖景丹 吴倩 特约记者 姚秀军 通讯员 戴京琦

“我们守卫着首都的东南门”

进入2023年,北京市的喧嚣场景稳步回归,人们忙忙碌碌,准备迎接春节的到来。在这个时间节点,健康报社“新春走基层”报道组来到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实地探访这个京郊远镇的医疗场景,了解感染高峰过后基层医务人员的所感所悟。

医疗工作仍然不得闲

1月13日,大兴区采育镇中心卫生院的简易开药门诊已关闭多日。天空中覆盖着淡淡的云霭,阳光努力从中刺破,留下了一簇簇的光斑。

这家卫生院位于北京市的东南角,距离市区有四五十公里的车程。镇内常住人口有5万多,大部分是农村居民,由于地理的限制,更多人会选择“首诊在卫生院”。由此,该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也自豪地称“我们守卫着首都的东南门”。

进入卫生院,暖气迎面扑来,室内灯光将就诊区域照得白亮,人们挂号、取药、结算、输液,来来往往,医务人员步履匆匆。在经历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冲击后,医疗工作仍然不得闲,各种医疗需求仍在给医务人员的工作上紧发条。

在全科诊室,全科医生段文燕正在接诊患者陈德凤,两人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早已是老相识。陈德凤60多岁,全家有5口人,去年12月陆续“阳过”,由于家中提前储备了退烧药品,平安撑过了那段特殊的时期。“‘阳了’之后,怎么吃药一直得到段医生耐心的指导。”陈德凤说,“阳康”之后感觉身体没好利索,总是咳嗽,“这次专门来卫生院拍个CT,看看有没有肺炎”。

在卫生院CT室,放射科医生冯希超和同事一起,耐心地指导随行家属让接受检查的老人在CT机上保持合适的体位,拿着预约单的患者已在门外排着队。“每天的CT检查量维持在七八十人次。”采育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刘广美介绍,这个数据虽然比高峰时的150多人次有差距,但也显示了当前的工作仍然艰巨。

元旦过后,医务人员给患者看病开药的承重感逐步缓解。“卫生院每天的门急诊量,已经降到700人次左右。”刘广美说,在去年12月感染高峰时,卫生院最多一天接诊了1300多人次患者,几乎每个医务人员都在“硬撑着”,“全卫生院支持全科”。

感染高峰过去,新冠感染患者陆续“阳康”。刘广美表示,当前医务人员“保健康、防重症”的工作依然很重,“一部分感染者在转阴10多天后依然会出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这就需要及早通过CT检查等手段予以排查。”在忙碌的间隙,冯希超也坦言,当前CT检查患者中的肺炎阳性检出率仍然较高,医疗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

紧张感被信心代替

在卫生院的门诊走廊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形象照和联系方式被灯光打亮。卫生院组建了22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这段时间,对团队进行了扩容,由原来的医生、护士、公卫人员一组增加到六七人一组。”刘广美说,团队新增了药师和辅助人员,为的是更为迅速、精准地回应签约居民的健康需求,“保证社区居民有药可用、有医可寻、有病可治、重症可转”。

“家庭医生通过微信平台、App、电话等方式,实时提供线上咨询、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服务,减少患者因不必要就医造成的医疗资源紧张。”刘广美介绍,为方便居民,卫生院还组织医疗巡诊服务小队带着药品、血压计、血糖仪、血氧仪等前往偏远村子,一站式提供挂号、开药、缴费、取药、医保实时结算服务。

在门诊大厅单设的抢救室内,业务副院长师闯向记者介绍设备:“我们购置了可视喉镜,提前强化医务人员气管插管及呼吸机操作培训,使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升急诊抢救能力,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闯2021年到卫生院任职,此前是大兴区人民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近几年,大兴区逐步加大强基层的力度,除通过建立医联体促进医疗资源的下沉外,也选派一批年富力强的骨干医师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务人员面临的不仅有技术壁垒,还有心理障碍。比如,以前不会气管插管,除了缺乏培训,也在于担心插不好会产生风险。”师闯说,“心外科医生最熟悉的就是应对突发呼吸、循环系统障碍,通过一次现场实践带教,就能给基层医务人员带来信心。”

作为医联体成员,采育镇中心卫生院应对此次感染高峰,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始终保持着与上级医疗单位的业务联系。“一旦发现重症患者就及时转走,避免延误病情。”刘广美介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大兴区人民医院、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专家也会定期来进行业务查房或开展视频查房,讲解诊疗思路、病情观察重点和治疗要点,并提出最佳治疗方案。

师闯认为,当前卫生院各种药品储备充足,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也有保障,能够帮助辖区居民预约医联体内专家,协助办理转诊、会诊、特殊检查以及住院等相关手续,保障辖区居民过好春节。

强基层的举措正抓紧落实

即便再次迎来感染高峰,以现有医疗资源也能应对,这是采育镇中心卫生院给出的答案。2019年,采育镇政府拨款给卫生院购置了16排CT。“虽然机器比不上大医院的高端,但拍出来的片子还是很清晰的。”冯希超一边忙一边介绍,2022年他进修培训回来,正好赶上感染高峰。“肺炎单纯靠全科医生问诊是很难确诊的。有了这台CT,居民在卫生院就能做CT检查,及早发现肺炎症状、及早接受治疗。”

在大兴区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当前该区所有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为居民提供输液、吸氧、氧气袋灌氧等服务。“各个部门的反应速度都很快,比如灌氧涉及成本和定价,医保部门很快就出台了标准。”大兴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李爱芳表示,对大兴区在感染高峰期的诊疗服务进行统计发现,基层首诊率达到70%以上。

随着感染高峰过去,当前基层首诊率也开始下降。“应对疫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表现出了极强战斗力,也充分证明强基层的必要性。”李爱芳说,紧张感的消失并不代表工作压力的减少,当前和今后还需补短板、强弱项,落实各项强基层的举措,进一步提升老百姓在基层看病的意愿。

师闯说,大兴区政府近期已要求各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申报短缺的医疗设备,包括无创呼吸机、制氧机、CT、心电监护仪等,将通过政府采购全部补齐。与此同时,各项保障医务人员待遇的政策正在进一步强化和兑现。“迎战疾病的‘武器’备齐了,甚至有了质的提升。对基层的高度重视是实实在在的,带给我们很大的鼓舞。”

记者手记

趁势而上强基层

应当承认,我们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认识还有待提升。这次迎战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看到基层医务人员为保障人民健康所承受的压力以及付出的努力。他们同大医院的医务人员一道,直面疫情,承接患者海量的诊疗需求,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这带给了全社会信心和感动,也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保健康、防重症”的底气。

随着医改深化,我们更加强调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强基层一直是医改的主旋律。然而,这些年来,患者虽然可以首诊在基层,但彻底治愈疾病的灼热目光还是始终望向大医院;基层医务人员也对自身的能力、所作出的诊断缺少些自信。由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往往成为患者的“导诊台”“分流点”,就算有一身“硬本领”,也因为底气、自信不足而疏于实践,最终可能慢慢荒废。

此次新冠感染高峰来势汹汹,医务人员站在第一线,共同使出“一身本领”,确保每一位患者病有所医。在采育镇中心卫生院采访时,一位医务人员向记者表示:“这次我们与大医院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随着设备、药品、技术支撑到位,我们能够确保对初诊患者的诊疗是同质的。”因为基层有了同质化的治疗,更多患者不用前往大医院排队,少了轻症转重症的风险,大医院则能腾出人力和物力用于重症患者的收治。在此过程中,基层医务人员尽管辛劳,但职业成就感真真切切。

应对此次挑战之后,应趁势而上强基层。首先要强的是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信心和底气,其次要强的是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支撑环境和待遇保障。当两者都具备时,患者自然会作出合理的选择,医患共护健康的合力也将更加强大。

“我们守卫着首都的东南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0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汇智聚力 逐梦健康
...及孟明明博士,为我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50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带来一场顶尖的学术盛宴。大荔县相关负责人还为三名专家颁发首席专家聘书。大荔县卫健局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县
2023-06-15 00:23:00
...疗机构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强化培训。培训面向全市基层医务人员以视频方式线上进行,目前已经举办三期,包括社区卫生人员、乡村医生、门诊部和诊所医务人员在内的基层医务人员2万余人次直
2022-12-25 10:26:00
大兴区传统龙舟\\\
...过比拼,大兴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龙舟队与庞各庄镇中心卫生院龙舟队分别获得龙舟大赛组和卫生健康系统组冠军。据了解,本次赛事深度融合公园水域景观与体育公园功能两大特色,融入水上飞人
2025-05-27 10:17:00
...健委近期将发布基层诊疗与服务指南,下一步将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加强新冠诊疗培训。同时,要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的作用,特别是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有病房的,可以
2023-01-07 22:18:00
...要组织大家学好、用好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大家都知道,三年的疫情,基层义务工作者日夜奋战,前期主要是以防为主,现在他们迅速的转化角色,以治为主,治的时
2023-01-07 16:47:00
助医改之路 圆健康梦想 奥林巴斯持续助力基层医疗建设
...斯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科技创新,助力培养专业医务人员,履行社会责任,尽己所能助力于中国的医改事业开展。配合国家医疗改革进程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致力于全面推动省市优质医
2023-08-14 13:15:00
邢台清河王官庄中心卫生院新建中医综合服务区(国医堂)正式投入使用
...院清楚认识到中医重传承,我辈当自强。曾连续两年选派医务人员去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向“首都国医名师”跟诊学习,与此同时提倡“读经典、做临床”,大大提升了医院中医药诊疗水平。“切”中
2023-11-24 18:17:00
...2月18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正式启用,这是目前大兴区唯一一家三甲综合医院。新院区占地面积21.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1200张,其中儿科床位400张、妇产科床位200
2024-01-07 00:26:00
东营:145名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下沉乡镇卫生院
...区举行,将从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派145名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下沉乡镇卫生院开展为期一年的驻点帮扶,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破解基层群众就
2023-04-30 10:3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旗开得胜!U17女足世界杯中国队首战5∶0大胜挪威队
北京时间10月18日晚,2025年国际足联17岁以下女足世界杯小组赛C组首轮较量在中国队和挪威队之间展开。陈睿琳直接任意球破门首开记录
2025-10-19 06:15:00
“入住时每户都交了10800元,开发商说是用来通天然气和统一安装壁挂锅炉采暖。如今不仅壁挂锅炉没见到,连天然气管道都还没影
2025-10-18 08:11: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小宏: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强引擎”
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小宏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强引擎”10月13日,梁小宏(左二)在实验室与同事们探讨产品研发计划
2025-10-18 08:33:00
10月17日,河北正定。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机器人堪称最强打工人,热舞后倒头就睡,原来它们也知道累,这躺平姿势真标准。
2025-10-18 08:35:00
什么样的中国文化符号,能既跨越山海影响全球,又穿透千年适配现代,更在科技浪潮中成为人类共同的智慧资源?答案藏在福建建阳考亭书院的黛瓦粉墙间
2025-10-18 08:48:00
【亮点】注入强劲政策动能●我市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数据流通、应用创新、发展环境等五大方面推出16条务实举措●单项最高奖补额度高达3000万元●提供“资金+政策+场景”三重保障
2025-10-18 08:59:00
作家评论家齐聚厦门 共话两岸文学发展
张晓风展示牛骨。(主办方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昨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暨文学名家厦门采风活动举办
2025-10-18 08:59:00
枣庄市女企业家商会慰问枣庄高新公安民辅警
鲁网10月17日讯10月17日,一份满载温情的“甜蜜馈赠”送达枣庄高新区公安分局张范派出所民辅警手中。枣庄市女企业家商会委托滕州市柴胡店镇刘村工作人员
2025-10-18 09:02:00
青春华章丨国际食品展区闪耀全国糖酒会:汇五洲佳品,拉满“国际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这是一场舌尖上的‘环球博览会’!”10月16日—18日,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在河西集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025-10-18 09:22:00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近日,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在热播,这部剧以吴石、朱枫等烈士为原型,呈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谍战史诗
2025-10-18 09:22:00
蚌埠市区一地将短时停气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18日从蚌埠新奥燃气发布的停气通知获悉,因管道碰接,当地计划2025年10月20日14时10分-16时30分期间停气。停气范围:学翰府邸6号楼及周边商户大皖
2025-10-18 10:01:00
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应用交流活动召开河北招投标数智化两项重要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应用交流活动在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25-10-18 10:03:00
滨州中医医院开展肿瘤患者腰椎病理性骨折伴脊髓损伤微创术式治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近日,滨州市中医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心成功为一例霍奇金淋巴瘤腰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
2025-10-18 10:56:00
东营颐养院里的“隐形守护神”,是这些养老“黑科技”
在东营的颐养院里,一场静悄悄的“科技革命”正在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这些看似寻常的房间内,科技以最温柔的方式融入老人们的日常生活
2025-10-18 10:59:00
东南网10月18日(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陈欢欢)5000米级潜航机器人、AI赋能“空天地海”监测网……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上
2025-10-18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