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周惠斌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15日  第 11 版)
1940年夏,重庆有一台为抗日劳军发起的募款文艺晚会,需要一出“帽戏”暖场,作家老舍自告奋勇,邀请梁实秋作搭档,友情客串一段相声以助兴。
老舍在北平的平民家庭长大,说得一口字正腔圆、干脆圆润的北京话,土音土语不折不扣,对相声颇有研究,他挑选了传统相声段子《新洪羊洞》《一家六口》,可手头没有本子,老舍就靠记忆背写了脚本。
排练时,老舍向梁实秋面授机宜,介绍要领:“说相声第一要沉得住气,放出一副冷面孔,永远不许笑,而且要控制住观众的注意力,用干净利落的口齿,在说到紧要处,使出全副气力,斩钉截铁一般迸出一句俏皮话,则全场必定爆出一片彩声,哄堂大笑……”梁实秋听了老舍的鼓励,慢慢打消了心里的疑虑。
表演那天,两位文学大师粉墨登场。他们穿着纺绸大褂,手拿折扇,走到台前,一胖一瘦,恭恭敬敬地向台下观众深深一鞠躬。随后绷着脸,面无表情,泥雕木塑一般直挺挺地站在台上不开腔。这时,观众早已乐不可支,笑得前仰后合。只见老舍用扇子向台下一指,全场立即安静了下来。老舍用道地的北京话开言道:“刚才那个小姑娘的洋歌唱得不错。”梁实秋说:“不错!”台下一阵哄笑。“现在咱们两个小小子儿伺候一段相声。”台下又是一阵笑声,观众的注意力已被他们牢牢抓住。他们每说一句,就抖一个包袱,有时你敲敲我的肩,我戳戳你的头,观众笑声不断。
当表演到用折扇敲头的时候,老舍一激动,按照老相声的章法,举起折扇“狠狠”地向梁实秋的头顶打去。梁实秋一看,急忙向后躲闪,结果脑袋躲开了,老舍的折扇却一下子把他的眼镜打了下来。梁实秋反应敏捷,本能地两手一捧,恰好用手接住了落下的眼镜,然后在空中托住不动,傻站在舞台上不知所措……
台下观众看到这里,以为这是有意安排的“绝活儿”,顿时笑声鼎沸,掌声雷动。有人觉得不过瘾,甚至大声叫道:“再来一个!”殊不知这一精彩表演,其实是两人的“失手偶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0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