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悄悄探进同老村的田埂,金色的光辉洒在土地上,照亮了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平果市同老乡同老村党支部书记黄尚宽穿梭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们亲切交谈。
“老张啊,你家那块地今年打算种什么?现在地块整合了,耕种起来方便多了吧?”黄尚宽的话语里满是关切与期待,他深知每一块土地都承载着村民们的生计与梦想。
同老村,这个曾经因地块分散、耕种不便而困扰的村庄,在黄尚宽的带领下,发生了天覆地的变化。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破难题。同老村长期以来受困于地块分散的问题,农户们分到的地块小且不集中,耕种效率低,成本高昂。每逢雨季,低洼地块的排水问题更是让村民们头疼不已,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村民的收入。面对村里地块分散、耕种不便、排水不畅等发展障碍,黄尚宽没有退缩,他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他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精准把脉问题所在,一个大胆而创新的想法在他心中悄然萌芽——“小块”变“大块”,通过调整地块布局,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和高效产出。
坚持创新思路,小块变大块显成效。然而,“小块”变“大块”的构想并非一蹴而就。首先,资金的缺乏就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坎。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如何开展地块整合、修建机耕路和排水沟?此外,村民的思想观念也是一大障碍。部分村民担心整合后的土地分配不公,利益受损。黄尚宽深知,只有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项目才能顺利推进。于是,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做工作,耐心讲解地块整合的长远利益,动员大家集资投劳,共同参与到地块调整、排水沟修建等工作中来。经过数月的努力,同老村成功完成了街一屯和板一屯700余亩地块合并,一块块原本分散的田地被整合成连片的大块田地,排水沟畅通无阻。村民们望着眼前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坚持产业驱动,乡村振兴展新颜。“小块”变“大块”的成功实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耕种效率和满意度,更为同老村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为此,他积极对接申报项目,争取到两个产业路修建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村里的交通网络。产业路的修建,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交通条件,更为甘蔗、水果等特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同老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合并的地块上顺利种植了砂糖橘、沃柑等水果作物,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高效产出。同老村的砂糖橘也畅销市场,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坚持党旗领航,基层治理结硕果。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黄尚宽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决心,成为引领村民走向富裕的“领头雁”。在黄尚宽的带领下,同老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村民自治主体作用,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径,先后荣获了“四星级党组织”“乡风文明红旗村”“治理有效红旗村”以及“百色市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面对这些荣誉,黄尚宽则笑着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一个都不能少”。
近年来,同老乡以党建为舵,引领乡村振兴破浪前行。通过精心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乡村振兴,人才为先”的理念,展现了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与广阔前景。未来,同老乡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让“头雁”领航更远,“群雁”齐飞更高,携手共创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罗嘉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0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