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王爷朱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导语:建文帝削藩,是导致朱棣造反的直接原因。消藩之举,从巩固政治、加集中央集权的角度,消减藩王势力,除去心腹大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换成任何一个帝王都会这样做,但是建文帝的手段过于酷烈,下手太过狠辣,最终把朱棣逼上了造反的道路。在历朝历代的造反中,能够成功的屈指可数,而藩王造反最后成功的,仅朱棣一人,此前没有,此后也没有,说是空前绝后也不为过。朱棣登基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成就,证明了他的治理才能,他这却无法掩盖他造反的事实。

聊聊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王爷朱棣

朱棣选择造反,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对于藩王而言,造反是个非常艰难的选择。在华夏此前一千多年的历史上,造反成功的机率极小,最后基本上都被平定了。所以以朱棣的精明,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他是根本不可能走上这条道路的。选择最大的障碍不在于兵力多少、军事强弱,而在于正统和道义。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和影响,是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造反首先在伦理上就无法被天下人认可,尤其是以读书人为代表的儒家群体。所以朱棣最后选择造反,是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煎熬和矛盾。在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朱棣是根本不可能造反的。因为明太祖自己就是靠造反起家的,打了十几年的仗,什么样的强敌没见过?十几年的战争锻炼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队,朱元璋的威望更是让天下归心,朱棣再自大,也不会愚蠢到在这个时候造反,那是自寻死路。朱标在世时,朱棣也不可能造反。朱标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太子,很早就确立了名分,地位稳如泰山。朱标对几个弟弟也非常照顾,在兄弟们中威望极高。朱标能够成为太子不仅仅因为他是嫡长子,更因为他有着高超的理政才能,显示了非凡的才华,朱标在时,朱棣无论如何也不会造反的。建文帝执政初期,朱棣也不会选择造反。建文帝是朱元璋亲自选择的太子,具有正统性、合法性,纵然朱棣对太子之位有野心,觉得朱元璋在朱标逝世后没有考虑他愤愤不平,但也没有想到会以造反的方式来争夺这个皇位,最多就是在北京当个带兵的王爷,安安稳稳过一生好了。人们在做一件事时,一定会去计算一下是否合算、利益与风险是否对等、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很显然,朱棣也想过,但它怎么算也算不到自己有成功的希望,当然也只能想想而已,他在建文帝执政初期也没有造反的想法和意图,就算有,也不可能付诸行动。朱棣另外一个担心的问题就是手下的兵将是否听他的,朱元璋在军中的威望当然无人能比,朱标占了大义的名分,在这个时候选择造反,手下的将领一定会把朱棣捆起来送到南京去,一定会以为朱棣是疯了。

聊聊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王爷朱棣

朱棣造反,朱允炆是最大的推手朱棣最终走上造反的道路,发动了令大明震惊的“靖难之役”,固然是一个藩王对皇位的渴望,但是建文帝即位后的消藩之举,才是促使他造反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是建文帝的这番举动,朱棣是否会选择还在两说。朱元璋一共封了25个子孙为藩王,这些藩王势力极大,拥有军队和封地,确实对中央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不然建文帝也不会冒着风险削藩,只是从整个过程来看,建文帝既没有朱元璋的威望,又没有帝王的权谋,导致国破命亡。建文帝削藩过于急切。在建文帝刚刚登基时,他便急于向自己的叔叔下手。问题在于,即使他是正统的天子,其他们的巩固和统治权威也需要一个过程。他刚上台就付诸于行动。并且,他一动手就先把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拿下,摆明了是想先把燕王的手足除掉,随后又废湘王、齐王、代王、岷王,却留下了最强大的燕王,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建文帝一进缺少关于谋划的谋士。治理国家和管人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一个需要理政才能,一个却需要如陈平那般对人心洞察极深的谋士,建文帝所倚仗的齐泰、黄子澄等人,书读得不少,却缺少权谋算计。如果一开始就把实力最强的燕王拿下,则削藩十拿九稳。先去手足、再废燕王,这不摆明了是逼燕王造反吗?削藩的手段过于酷烈。建文帝削藩过程中,湘王不肯受辱,举家自焚而杀,让诸王心寒。而接下来连废四王,让剩余的王爷胆战心惊。站在帝王的角度,等到拿下燕王之后,诸王的下场可想而知。最后被拿下的燕王,只怕举家性命难保,换成是哪个王,都会产生拼死一搏的念头。建文帝削藩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少政治经验和长远的眼光,他最大的倚靠,不是天下无双的强军,而是深入人心的正统兵权理念,他认为作为臣子的藩王一定不敢反抗,可对于一个被逼到绝路上的王爷而言,伦理道理算什么?错误的时间加错误的方式,最终造成了错误的结果。此外,帝王家权力更替的惨例太多了,历朝历代被废掉的王爷,哪个得以善终?一杯毒酒、一把刀剑,在深宫无人之处了此残生,默默无闻地埋于黄土之家,有的连个碑都没有。更让这些帝王家的后代害怕的是:皇家冷血无情,到时候死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而是举家被灭。横竖是个死,干脆造反得了!所以,逼反燕王的,其实正是建王帝自己。

聊聊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王爷朱棣

明太祖朱元璋为燕王造反创造了条件在中国历代造反的藩王当中,最后能够成功登基为皇帝,将江山稳固地传递下去的,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中,仅朱棣一人。朱棣以一府之兵对抗整个天下,却奇迹般地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起兵造反的风险是极大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条件根本不可能成功,无论是兵员、给养、作战能力、宣传方式,都要做到万无一失。朱棣显然具备了所有的条件,而给他创造这些条件的,正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认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将一共封了25个藩王,除了几个安乐王爷之外,别的儿子都掌有兵权,例如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连朵颜三卫都要听他调遣。燕王更是其中实力最强者,具备了造反的基本条件。朱元璋让几个藩王守在北方,主要是抵抗游牧民族的威胁和骚扰。燕王在长期与蒙元残部的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也培养了他在军队中的威望,并借机提拔了自己的亲信,彻底掌控了这支军队。朱元璋性情多疑好杀,登基之后,他以各种理由和名目,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名将杀得干干净净,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永绝后患,却没想到燕王起兵造反后,建文帝手中无大将可用,耿炳文战死之后,李景隆再败,最后索性打开城门投降了朱棣!在建文帝一朝堪用的大将中,李景隆的表现令人生疑,甚至有人怀疑他是朱棣的间谍。而剩下一个徐辉祖,是明朝第一大将徐达的儿子,可偏偏燕王朱棣的王妃,也就是后来的徐皇后,是徐辉祖的姐姐,这仗却如何去打?朱元璋与朱棣相比,缺少了朱棣的自信和大气。朱元璋登基后将功臣杀得干干净净,朱棣对待功臣却兑现了起兵时候的诺言,大多数得以善终并共享荣华富贵,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堪称大气!尽管朱棣心黑手毒,但在对待功臣这一点上却比明太祖要强得多。

聊聊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王爷朱棣

结语:朱棣造反发动的“靖难之役”,实际上是被他的侄子建文帝逼出来的。如果朱棣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倒也罢了,可他偏偏是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他只看透了一点:这天下是打出来的,最终他用自己手中的刀枪证明了这个道理。而被建王帝废掉的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朱棣登基之后,恢复了这几个弟弟的爵位,并赐以荣华富贵,得以善终。朱棣虽然手段酷烈,但是对于自己人却极为信任,对于一个封建帝王而言,却是异常难得。朱棣最终起兵造反,朱元璋要负一定的责任,但从深处寻思,朱棣造反与否,于他而言没有任何损失,这大明的天下,终究是朱家孙子在坐,朱棣或是朱允炆,有区别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起兵以后虽然胜多败少,但是他的对手也就是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可是以全国敌一隅,而且建文帝虽然迂腐,但是手下的平安,盛庸,铁铉等人并非泛泛之辈,朱棣也多次被击败,东昌战役等战
2023-03-12 15:54:00
靖难之役背后的权力较量:沐家军与建文帝的纠葛
...,朱元璋将皇位直接传给了孙子朱允炆,这就是历史上的建文帝。可是这个建文帝即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削藩,这让当时的朱棣很是不安。作为建文帝的叔叔,朱棣原本没有篡位的打算,可是建文
2024-05-07 06:15:00
建文帝要想避免被篡位,需要怎么做
要避免燕王篡位,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狠”建文帝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身边尽是一群腐儒,读书读傻了脑子的!总想着玩点阴谋诡计、权谋手腕,却始终没有认识到,对于皇位之争,只需要一个“
2024-04-28 22:18:00
朱元璋最聪明的儿子,成功躲过两次削藩,对兰州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死后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标的儿子朱允文,是为建文帝。就在建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朱楧就给朝廷上表,提出要把藩邸迁到兰州。按理说朱楧在任上干得非常出色,对稳定大西北做出了很
2023-05-31 18:29:00
建文帝朱允炆,作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仅在位四年便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拉下了皇帝宝座。从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来看,朱允炆在治国方面的确算得上是位仁慈之君,那么朱棣为何还要造反呢?原因便
2024-06-04 06:28:00
朱标的子女后代是什么结局
...所以就只能让朱标的次子朱允炆当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建文帝。但朱允炆在位期间只有五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和一个人有关系了,这个人就是历史上的明成祖朱棣,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后
2024-06-23 21:59:00
朱棣能够迅速攻破南京城的原因是什么
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军南下与建文帝争夺皇位。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靖难之役”中,由于朱棣是以“一隅敌天下”,因此燕
2024-03-23 16:00:00
...的不满。在1399年-1402年这段时间朱棣就削藩问题开始了与建文帝之间关于展开了关于政权的夺取。朱棣决定起兵反抗明朝的中央政府,大批的燕王军攻入金陵。这一段历史也被称为“靖
2024-06-02 06:06:00
在局势所迫下建文帝该如何服众
...。更不巧的是,这个继承人还是最不具备镇压诸王能力的建文帝,也就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自继位以后,藩王这一隐患便如芒刺在背,难以处理。既没辈分镇压,又没武将班底撑腰的他,
2024-04-26 11: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