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名家新作 | 张新民:山水壮美 人文蔚兴 ——《阅读铜仁》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1 17:33: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名家新作 | 张新民:山水壮美 人文蔚兴 ——《阅读铜仁》序

铜仁自明清两代以迄今,从来都是令人神往的地方。

之所以令人神往,梵净山绵亘数百里,不仅是弥勒道场,为佛教净地,而且更是武陵山区名岳,广袤南域奇胜。另一方面则如明代大地理学家王士性所说,贵州有“北二水”“东一水”“南二水”,而以梵净山脉为分界线,当地西有“出涪水”之乌江,东有“出沅江”之锦江。另一条支流㵲阳河,也流经境内辖区玉屏,下接沅江,入洞庭湖。前人感慨“滇蜀楚粤间,陕隘天所藏”。铜仁作为边要重地,不仅地缘区位事关四省,而且山川盘郁有奇气,风物景色无一处不诱人。

天地造物之奇,无所不有。铜仁仅仅因为梵净山及两江,便足以令人心慕神往。而以西湖比拟锦江两岸秀色,凡到过铜仁者都不会以为过。至于乌江的雄浑苍劲,㵲阳河的四季景色,历来题咏颇多,更令人流连忘返。铜仁人得力于山之厚重,以“仁”取名,寓“成德”之意;又受益于水之灵动,临事不滞不惑,有好智之性,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诚乃德智并重,仁勇双全。倘佯于当地佳山秀水之间,岂能不由山品水性而赞叹其民众乎?

名家新作 | 张新民:山水壮美 人文蔚兴 ——《阅读铜仁》序

《阅读铜仁》由孔学堂书局于2024年10月出版发行。

从传统中国山川地理大势讲,铜仁地区不仅山水雄浑壮美,而且地缘战略地位也极为重要。梵净山“跨铜仁、思南二郡之边,北接四川酉阳州界。山下九十溪,环绕纡折。其东南诸溪会为铜仁江,即辰水源也”。迄今仍耸立于山之金顶的万历《敕赐碑》,可谓难得之褒扬地方山水人文的长篇叙事文字;其中仅“山连四府,当与国运俱隆”八字,便可见表面虽只是边地一偏僻雄峰,实亦关涉周围八方广袤区域秩序稳定,长期在人心中具有神圣地位,以致牵连国家盛衰气运。

铜仁的两江,一流至湖南省辰溪县入沅江,遂注进洞庭湖并连结长江,称锦江;一流至重庆市涪陵区,直接汇入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之各拉丹冬雪山的长江,名乌江。货物入楚者称“楚运”,货物入川者谓“川运”。早期的长江文明的传衍、发展及繁荣,犹如黄河一样,也不能离开集众多溪河汇成网状般支流且易于耕种的地区。铜仁的两江及万千支流所流经的广袤土地环境,恰好可以看成是颇有代表性的长江重要支系文明之一。一方面,两江及其所连结的千川万溪,从来都是极为重要的水路网络航运通道;另一方面,水路通道又连结了陆地难以计数的各种大路小径,同样形成了网状般的道路交通体系。而一定的道路交通体系又与一定的社会经济体系相结合,尽管难免存在鞭长莫及边远空隙地带,但长时段整体性地观察,仍不断充实或强化了区域自身内部的社会文化结构,逐渐扩大或发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和联系,在加快区域的“内地化”变迁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强化了区域的“国家化”心理认同凝聚力度。

河流水道与陆路驿道合为一体,乃是充满活力的有生命的交通网络。无论物资、财富、知识、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凡道路所到之处即是其必到之处。完全可说是无远弗届,任何边界都难以限制。但尽管水陆相连而交通四达,仍不能不说“天下码头,物所出所聚处”,古代水道船运远较陆路更为便利。因此,铜仁地区凡稍具规模的大型城镇,都主要沿两江交通便利处分布,余则随道路的远近不断延伸,形成大小不等的人口聚落,扩大了社会乃至国家共同体意识涵盖的地域范围。因此,无两江及其所连结的长江远程航运,便谈不上铜仁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作为长江支系文明最重要和最有代表的多民族聚居区域,尚有必要将铜仁置于更大的空间范围如实观察和深入了解。

铜仁人民根据山川气候所赐之宜,或择山而居,或傍水而住,错综分散,自成聚落,不仅自然生态环境万千变化,即文化生态环境亦多元复杂。在长时段的社会历史变化过程中,不同生活环境的族群或聚落,透过不同的交往交流方式,一方面逐渐突破了区域内部血缘家族区隔的限制;另方面则不断突破区域与外部世界山川语言的阻隔,始终朝着民族融合的大方向历史性地变化发展。无论其整体时间变化过程是缓是急,诱变的外来因素是大是小,都与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因密不可分,都具有边地入华夏的明显演化变迁趋势。

与民族融合与“内地化”变迁同步的另一政治文化现象,则是明清两代“国家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其中最突出者,即明代贵州行省的设置,实牵连一系列震动性的政治事件。诚如贵州巡抚郭子章所说:“黔自明初以来,西南既平,设卫所,以武功领之,率诸酋长共提边圉。其后经略稍定,渐棋布而郡县之。视前代固有间矣”。自此国家西南版图遂多了一个直隶中央政府的贵州布政司,当为地方社会“国家化”发展最具深远影响的历史性事件。由于事件的发生地主要在黔东北即今铜仁地区,故可说铜仁乃是贵州最早启动“国家化”发展进程的重要边地。

与地方社会不断“内地化”和“国家化”的变化过程同步,当地另一变化发展现象即人才的蔚然兴起。当地人才 “或以忠节著,或以治行称,雾举云升,彬彬然相望于科目者胥此焉出”,不能不说是“文章风节骎骎比中州”。其中仅思南一地,便人才卓然争自矜奋,名儒硕学济济辈出,完全可说“是邦多君子”。地方人才之盛,民风之醇,即使置于全国范围观察,亦骎骎然早已入“文献名邦”之列矣。

正是由于爱其山水之壮美,喜其人文之蔚兴,历代贤人名士前后相继,佳篇秀构层增累积,铜仁主事者以为不仅当笔之于文,更应汇之为帙,遂广搜博采,精酌细选,而有此书之编辑出版。全书分门别类,体例井然,逐篇一一读之,则知自然山水与锦心人文,二者合之即双美,离之则两害,自古迄今无不相得益彰。山水人文融为一体,不仅妙景奇观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即名人往事亦前接后踵,使人浮想联翩,读之久久不忍释手。

是书题名冠以“阅读”两字,亦内涵甚深义蕴。盖一卷在手,即可透过文字,随时卧游,遍历其地,心赏情悦。而更重要者,则为入境躬历,身触目接,非仅人在雄岩严壑仙地之中,即神亦大得云蒸霞蔚妙趣,则所“阅”所“读”者,实以天地万物为对象,非文本书册所能囿限。举凡家乡风物人情,故老雅闻逸事,族群殊俗异习,祖国奇山丽水,借助今日交通便利,无一不可步履亲历踏勘,深入广泛周览遍阅,成为当代之徐霞客或王士性。

与全国其他名区胜地一样,一个以开放的风姿谋求进步发展的铜仁,为了满足更多朋友深“阅”细“读”本土山川风物的需要,无论其是透过典籍文献认知了解,抑或凭借实地咨询周览洞悉——不拘形式方法,不限时间地点——都会敞开自己宽广宏大的襟怀,表示诚挚热情的欢迎。

是为序

(本文为《阅读铜仁》一书序,本版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作者系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二级教授)

文/张新民

编辑/陈江南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1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风味人间》顾问张新民盛赞梅见,称其“好喝”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的美食顾问,张新民是现今潮菜界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他著有多本文集,被誉为潮汕美食活字典。他曾和几位美食大咖一道,携手梅见,在一片青梅森林里开出了
2024-12-11 15:17:00
视频|历史学家陈祖武评张新民主编《清水江乡民家藏文书考释》
历史学家陈祖武评张新民主编《清水江乡民家藏文书考释》编辑 唐乐一审 伍尚邱葛二审 肖志岩三审 祁定江
2024-08-09 15:14:00
至味卤鹅 四海归潮
...有这些菜出现,那台面就比较普通了。”作为美食作家,张新民深耕潮州菜20年,出版《潮菜天下》《潮汕味道》《煮海笔记》等专著,截至目前三本图书豆瓣评分均近8.5分,可谓经受住了读
2023-04-20 06:59:00
大棚里的“莓”好时光
...的果实点缀在翠绿的叶片间,如同一颗颗红宝石。种植户张新民小心翼翼地移开大棚外面厚厚的棉被,对记者说:“大棚里的草莓陆续成熟,管理非常重要。最近温度低,白天黑夜俺都守在这里。每
2024-01-02 07:45:00
溯源贵州书院历史!修文县龙冈书院系列文化活动12月29日开启
...化溯源和当代价值”主题文化沙龙,邀请顾久、范同寿、张新民、汪建初等贵州知名文化学者,探讨贵州书院发展与其当代精神价值。活动现场将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围绕龙冈书院的前世今生、
2024-12-25 12:00:00
...非常好……”6月11日,夏邑县车站镇赵庄村红薯种植能手张新民正在向前来购买红薯苗的种植户介绍自家的红薯苗。张新民种植的红薯苗一亩地可剪苗2至3茬,共2万多棵,每棵苗可卖0.1
2024-06-14 07:28:00
聚焦北京图博会贵州展团|陈祖武:丛书出版助推清水江文书进一步发展
...展。据了解,《清水江乡民家藏文书考释》是以贵州大学张新民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研究团队,历经10余年对贵州清水江流域天柱县7000余份文书进行整理、考释的重要成果。丛书第一辑、第二
2024-06-22 01:52:00
《县委大院》今晚大结局 胡歌吴越张新成传递基层工作“接力棒”
...,孔笙、毛珺琳、王宏导演,王小枪编剧,胡歌、吴越、张新成领衔主演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电视剧《县委大院》将于今晚在CCTV-1首轮播出收官,腾讯视频、咪咕视频、爱奇艺22:0
2022-12-22 20:52
《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在花溪》选题研讨:沉入历史深处,展现知识分子风骨
...代历史文化名人在花溪》出版选题研讨会,在包括顾久、张新民、许明、蹇人毅等在内的一众省内文化界知名人士的热情参与下,收获了充分的动力和智力支持。花溪再一次证明了它的“人杰地灵”
2024-01-19 16: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