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一个组别只有一人参赛、凳子架着PVC水管练跳高
玩田径的老男孩们,酷!
王启江
本报讯近日举行的“富乐嵊州”田径公开赛上,有活力张扬的小年轻,也有热爱田径的老男孩们。
这次的田径赛首次设置了U50、U60组别,参赛人数17人,只占全部参赛选手的2%。但烈日下,跳远、跳高、短跑……他们释放的是对田径最纯粹的热爱。
凳子架着PVC水管练
40岁第二次参加跳高赛
跳高赛场上,40岁的丁明柏是U50年龄组唯一的参赛选手。
眼前走过来的这个山东汉子,穿着运动长裤和衬衫,身材有点壮,怎么看都不像是练跳高的。
一打听,他说:“这还是我第二次参加跳高比赛。”老丁是个田径迷,“工作后我一直坚持短跑,100米已经达到大众二级。现在年纪大了,我就想再试试跳高。”
大老远从山东赶来浙江比赛,老丁的三跳并不顺利,起跳高度1米3,他两次碰杆,唯一一次过杆,因为双脚起跳被判犯规。
下了场,他不无遗憾地说,我多练几次一定能过杆的。业余选手练跳高的机会太少了。
老丁说,他用的是自己的土办法——学校开放的田径场上摆两个凳子中间架一根PVC水管,大概1米2的高度,一个礼拜练四次。
没错,他的训练环境就是这么原生态,所以,看着放着厚厚海绵垫的跳高场地,他无比羡慕,他说,平时训练都只能练习分腿式跨杆,背跃式只有正式比赛里才能体验一下,“我之前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是在自家床上练背跃式的”。
虽然三跳没过,但老丁并没有失望,他立马兴冲冲地赶去问裁判能不能借场地再让他跳两次,“我多试几次肯定可以过的。”老丁说,有机会他想把所有的田径项目都玩一玩。
几代人同场竞技
跳远比赛四个组别4人参赛
一旁跳远场地上正在进行U30、U40、U50、U60混合年龄组比赛。四个组别加一起,参赛人数一共才4个,玩田径的中年人依然是少数派。
四人中,年纪最大的是来自丽水景宁的赵环春,今年10月他即将满60周岁,年纪最小的是24岁的王宁,他是上海体育大学研究生。四人中今年刚满50周岁的王启江第一次进入U60组,他说,我们这个比赛不得了,是几代人在一起比赛,他指着一旁的小伙子说,“他年纪和我儿子差不多。”
人到中年玩田径,图啥?
有人享受跑赢同龄人的成就感。
即将年满60周岁的丽水田径爱好者赵环春目标是打破60岁年龄组跳远纪录;52岁的侯碧武这两年拿了12块年龄组金牌。这次比赛他一个劲说自己就是养生跑跑,但“从2022年开始,我的成绩一路从大众五级到大众一级。”说起这时,不由还是有些小得意。
而中年人运动故事,一定离不开健康两个字。
40岁的丁明柏本职工作是医生,“看多了病人,对自己的健康我也会格外关注。”
和侯碧武聊完天,他又兴冲冲地折回来说:“刚刚我忘记了,最让我开心的还是去年的体检,我的血压完全正常了,体检报告上一个箭头都没有。”
U60组的100米比赛只有两名选手参赛。
热爱,不因年龄而止步,梦想,不随时光而消逝。为50+的田径老男孩点赞。
本报记者 王琼 李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