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市运会田径小将屡创近年来最好成绩
南京田径项目缘何这么强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丁媛媛
“13—14岁组男子跳高最好成绩达到1.70米,15—16岁组女子100米12秒357,11—12岁组女子垒球46.63米,不少项目均创造了近几年最好成绩!”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教练、教研组长刘汉梁说。
5月2日—3日,南京市第23届运动会青少年部田径比赛在南京市奥体中心举行,赛事吸引了全市12家代表队1226名选手参与,南京的田径小将们不断刷新成绩数据。
人才辈出 田径项目基础牢靠
2日下午,13—14岁组男子跳远决赛正在进行。5.99米!来自鼓楼区的高恩来一鸣惊人,摘得冠军,而该项目前5名同时超越了去年江苏省田径锦标赛同年龄组冠军成绩。
另一片场地上,200米女子选手、15岁的李子涵再度跑出了25秒61!不久前,正是她以相同成绩打破了尘封6年的南京市青少年阳光体育田径联赛的赛会纪录。
一直以来,南京市在田径项目上,尤其是跨栏和跳高、跳远等项目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培养出了世界杯竞走冠军姜静,亚洲锦标赛110米栏冠军江帆、100米栏冠军孙雅薇,全国田径锦标赛800米冠军夏辰禹等一批优秀运动员。2023年第一届学青会上,我市培养的高逸获得4×400米冠军,郭家轩获得4×100米冠军,如今各项目的各年龄段上,也都有“优苗”涌现。
“上一届(第20届)省运会新增了少儿体适能(趣味田径)项目,南京市在该项目的全部21枚金牌中斩获15枚!这也充分说明南京田径项目人才基础好,教练员水平高!”刘汉梁说。
体教融合 “5621”计划行稳致远
2021年,南京市体育局结合本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际情况和布局规划,创造性布局实施“5621”计划,在每个区至少推动5个运动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布局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并在当年6月和9月完成先老五县、后主城区的“5621”项目谋划。
李子涵是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而科利华中学正是南京“5621工程”田径项目布局学校之一。如今李子涵已在短跑项目上坚持了3年。李子涵的母亲严春燕本就是一名南京籍的“百米健将”,她表示,女儿选择短跑,自己非常支持,“选择一项运动,对孩子性格的培育、未来的发展都有益处”。
刘汉梁介绍说,目前,南京市田径项目先后与6所高中、2所初中达成了共建协议,共同培养具有田径特长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学校利用寒暑假,持续开展训练营、选材营等冬夏令营活动,为项目持续选材打下了较好基础。与此同时,南京大力推动“冠军教练员进校园”活动,让田径项目的冠军教练员与更多的中小学生分享田径训练、比赛的经历,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田径、热爱田径,成为田径大家庭的一员。
联动发展 社会资源统筹整合
跑步运动是不少南京市民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市共有大小跑团和俱乐部300多家,成员数万名。
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领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该项目的竞技水平。16岁的短跑运动员郭子娴正是在幼时每晚与爸爸路跑的过程中爱上了跑步,如今已成长为南京市同年龄段的冠军级选手。
同时,南京市田径运动协会还开展针对体育教师和各级教练员的培训,帮助这个群体提升专业水平,并同鼎峰田径俱乐部等4家社会俱乐部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在这几家俱乐部训练的孩子可以在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注册、参赛。校内外联动、家校社协同,让南京市田径项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我们将深化体教融合,丰富田径赛事体系,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争取将田径项目打造成我市居民日常运动的第一选择!”刘汉梁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