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种下的是亡国的种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1 09: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七擒孟获”故事家喻户晓,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用了整整三回的文字描述“七擒孟获”故事,并引出了孟获、祝融夫人等人物,驱巨兽、火烧藤甲兵等事件。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解除北伐曹魏的后顾之忧,亲自率军南征,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进入南中以后,连连取得胜利。他听说叛军首领孟获深被当地的夷、汉民众所敬服,便设法把他捉获。一连七擒七纵,诸葛亮以攻心的战略,成功地平服了叛乱,稳定了南方,使他可以专注于北伐而无后顾之忧。通过“七擒孟获”折射出诸葛亮的完美仁德智慧形象。

为何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种下的是亡国的种子

关于“七擒孟获”故事在东晋人写的《汉晋春秋》、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明朝李贽的《史纲评要》,包括著名历史地理著作《华阳国志》和《水经注》等史书中都有记载,然而在离三国时间最近、也是记录三国历史最权威的陈寿《三国志》却只有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平叛,只字未提七擒孟获之事。

“(建兴)三年春,亮率军南征,其秋悉平。”这十二个字是《三国志》对诸葛亮南征的全部记载。

史学家们认为,对于一个叛乱领袖,抓住七次又放掉七次,既不符合诸葛亮谨慎小心的性格,也不符合战争的常规。

在南征过程中,诸葛亮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歼灭了西路叛军,杀死叛军头目高定,占据越嶲郡。与此同时马忠也打败了朱褒为首的东路叛军。东西两翼叛军势力肃清后,诸葛亮便指挥大军进攻叛军的最后据点益州郡,“其秋悉平”。这说明当时诸葛亮“南抚夷越”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如谁不愿归附,就格杀勿论,根本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以致七擒七纵孟获。

也有一些史学家们认为“七擒孟获”确有其事。理由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云南昭通县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了著名汉代“孟孝琚碑”。该碑记载汉代孟姓在历史上是南中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在民间所供五显神,其画轴左侧第三层排列中有一孟获像,俗称“扫坛蛮王”。据此,多数专家的观点是孟获是建宁郡曲靖人,是叟族的一个部落酋长,彝名叫兹夺阿窝,汉名叫孟获。既然有孟获,就应该存在“七擒孟获”故事,只不过是被《三国志》遗漏了。

为何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种下的是亡国的种子

不过,很多人关注“七擒孟获”却忽略了后续的事情——在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后,南方又发生多次反叛。

《三国志·李恢传》写:“后军反,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锄尽恶类。”《三国志·张嶷传》写:“嶷乃往讨,生缚其师魏狼。”这些文字确实是“南人复反”的真实记载。

诸葛亮南征,孟获归顺诸葛亮后,他的妻子率领十二名侗族姑娘和部分士兵继续反抗,后来部下全部阵亡,她匹马单枪继续作战,战马失足陷进烂泥,为蜀兵所杀。

为何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种下的是亡国的种子

由此可见,“南人复反”指的就是孟婆等不肯归顺蜀政或继续与蜀兵战斗。所以出现了“恢身往扑讨”,“嶷乃往讨”的史实记载。

诸葛亮平定南方后,叟夷多次造反。杀死太守龚禄、焦璜,以后的太守不敢在郡内居住,只能住在离郡八百里的安定县,越巂郡名存实亡。建兴九年,汶山的羌族反叛,建兴十一年刘胄造反,这些事件的发生距诸葛亮平定南方还不到十年光景。以后,延熙十年,汶山平康夷又造反。

诸葛亮的“七擒七纵”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西南地区的民族问题。

纵观蜀国历史,整个南征只是个面子工程,看上去雍容华贵,实际上虚有其表。

南方虽属内忧,但国内发展却又是内忧中的内忧、重中之重,只有尽快恢复国内正常生产、增加人口、操练士兵,才能为终极目标——北伐、统一做更充足的准备。南征平定了南方,但南方又复叛,花费了蜀国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精力,阻碍了发展,进一步拉开了与魏国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蜀国灭亡的命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马谡:蜀汉的骄傲与遗憾,揭秘挥泪斩马谡背后的历史真相
...事却是真。而时至今日,更是有不少人称若无马谡此人,诸葛亮必能一统三国,而刘备早在临终之际就已想除掉他了。刘备去世的时候,是公元223年,当时正好是在大败给孙权退守白帝城之后,
2024-05-01 13:59:00
君臣相遇、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背后,是一场二元的权力博弈
公元223年春。诸葛亮匆匆从成都赶到白帝城,见到了已经病入膏肓的刘备。此时的诸葛亮,应该是带着一种收拾烂摊子的心态去的。他等着一场最后的交接。刘禅年龄上差不多是个高中生,智商水平
2023-06-27 11:48:00
(二)第二种可能性。诸葛亮依旧在公元234年病逝,这种可能性很大,这会加速其衰老病亡的,那么,他的政权的稳定过渡都难以实现,更谈不上什么实现“徐图中原”的宏愿了。因为:1、公元2
2024-06-28 19:38:00
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为何还撤军?诸葛亮:撤军能活,不撤必死
...得一清二楚,可他依然撤军了!你可能会想,这不就是给诸葛亮面子?但其实,背后的原因可没那么简单。司马懿知道这是空城计,为什么还要选择撤退?诸葛亮口中那句“撤军能活,不撤必死”,
2024-12-16 10:33:00
诸葛亮原本不姓诸葛,改姓背后有原因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其实他身上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比如他的家族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诸葛亮家族原本不姓诸葛,而是由其他姓氏改姓而来的。这到底是怎
2023-06-13 13:56:00
浅析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袭计背后更深的原因
子午谷奇谋是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时,名将魏延提出的计策,“魏延率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偷袭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两军异道会师于长安”。此计的本质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是明,魏
2023-04-25 10:39:00
浅谈诸葛亮选择实力最弱的刘备当主公背后的考量
三国刘备的前半生,可谓是过的颠沛流离,直到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以后,才算是真正地开始征战天下。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实力最弱的刘备当自己的主公呢?当时曹操,刘表、孙权......
2023-04-17 08:04:00
诸葛亮为何执意北伐,背后原因并不简单!
...曹魏差距巨大,它根本不可能击败曹魏!然而即便如此,诸葛亮却执意北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诸葛亮明知不可能成功,还要一次次北伐?诸葛亮执意北伐我们普通人尚且知道,蜀汉和曹魏差
2023-08-05 17:52:00
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隐藏在仁德背后的政治算计
...汉室江山和百姓的安宁而起兵。然而,如果深入分析其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我们不难发现,刘备的雄心与政治阴谋并非如表面那般单纯,反而暗藏着深刻的政治算计。隆中对的深层含义“隆中对
2024-12-02 09: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