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君臣相遇、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背后,是一场二元的权力博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11:48: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223年春。诸葛亮匆匆从成都赶到白帝城,见到了已经病入膏肓的刘备。

此时的诸葛亮,应该是带着一种收拾烂摊子的心态去的。他等着一场最后的交接。

刘禅年龄上差不多是个高中生,智商水平大家都懂得。全托还是半托,直说吧。

大他二十岁的刘备,静静地躺在床上,可突然一开口,却让他有点猝不及防: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纵使机智如诸葛亮,也没有料到这老小子临终会来这一出。

这是逼诸葛亮亮底牌啊。

诸葛亮一时间汗流遍体,手足失措。

没办法,诸葛亮被迫做出了此生最重的一次承诺: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

有人说,这是一场君臣际遇、生死相托的佳话。

话虽如此,但接下来的几波谜之操作委实让人看不懂:

刘备死后的那年,诸葛亮就急着操纵将年号改为建兴。照说新君年号应当在即位次年启用,这么做显然不合乎礼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对这个基本礼仪不可能不懂。

十一年后,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围绕为诸葛亮立庙一事,蜀汉朝廷进行了朝议,但后主刘禅“不听”“不从”,直到诸葛亮死了二十九年后,才勉强同意在成都之外的沔县立庙,并取消所有民间祭祀。

倘若说诸葛亮和刘备父子君臣鱼水情深,显然是难以解释这些相爱相杀的行为。

那么白帝城托孤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刘备是否真的设下阳谋,设下怎样的阳谋,诸葛亮又是如何见招拆招的?

君臣相遇、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背后,是一场二元的权力博弈

白帝城托孤

阳谋的两个前提

但凡阳谋,如金刀计、推恩令、二桃杀三士之类,都有个生效的前提。就刘备看来,之所以设局,而不是交与刀斧手一刀砍了,是基于两点考虑。

君臣相遇、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背后,是一场二元的权力博弈

夷陵之战火烧连营

前提一:蜀汉缺人才

一切源自一场失败的战役。

公元221年,刘备御驾亲征,对吴国发起了规模空前的夷陵之战。孙权被吓尿了,求和不成,慌忙中不得不向曹魏称臣,并令陆逊率军迎战。

双方在相持七八个月后,吴军发起火烧连营,让蜀军遭遇灭顶之灾。刘备赔掉了老本,急火攻心就病倒在白帝城。

关于发起这场战役的原因,众说纷纭。其实其中还包含一条隐藏动机:刘备想从中发掘出新的栋梁之材。有学者考证,此次随着刘备伐吴的将领涵盖了蜀国内部不同的势力,且又多为少壮派。

为何如此呢?因为刘备有苦衷:过去一帮经验丰富的老将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减少,这样下去就无人可用了。而这次带着一帮少壮派种子选手去吴国踢馆,如果一切照着刘备的剧本来,那么这批人很快就能成长为新的蜀国栋梁。

比如冯习,是黄忠的副将;张南,曾辅助刘备夺取益州;沙摩柯,据说射杀了吴国大将甘宁;傅肜,以忠义勇猛闻名。

而这些优秀的将领,都殒命于夷陵之战中。

这让问题雪上加霜。

过去刘备帐下众星云集,武有关羽、张飞,文有法正、庞统等。如今却人才寥落,新人都变得屈指可数。

这样刘备一死,军政大权集中到诸葛亮手上就成为必然。

这就带来了两难的困局:

假如除去诸葛亮,那么失去顶梁柱,蜀国大厦就会立马坍塌。

如果让诸葛亮一家独大,时间一久也会危及皇权。

这两个结果,刘备都不喜欢。

君臣相遇、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背后,是一场二元的权力博弈

关羽败走麦城

前提二:对诸葛亮的再认识

真实的诸葛亮,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刘备曾经告诫过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也不要轻易提拔赵云。至于对诸葛亮其人,刘备肯定是门儿清。

诸葛亮确实有很多优秀品质,包括足智多谋、意志顽强、果断勇敢、大局意识强等等,很多很多。

但之所以成为一代名相,缘于两个突出品质:

忠义。诸葛亮为人相当靠谱,一生对于正义、仁德等颇为推崇,而且行事作风也是“正而有谋”。所以他对曹魏极为不屑,曾说:“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而这一趋向的发端点,乃是由三国初期曹操对琅琊所在地徐州的屠戮引起的。此外,青年诸葛亮还每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那些都是忠心耿耿的智谋之士。

审慎。“诸葛一生唯谨慎”。异常小心谨慎几乎贯穿了诸葛亮的一生。平定南中之乱时,他担心别人无法胜任,放着蜀汉众多的能征善战之将不用,非要不辞劳苦、亲自率军南征;第一次出祁山北伐中原,他始终不采纳魏延兵出子午谷直捣长安的所谓“军事冒险计划”,执拗地用自己制定的“十全必克之法”。

但诸葛亮就真是纯臣,没有一丝野心吗?

也不一定。当李严劝诸葛亮加受九锡时,诸葛亮答复:“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连十锡都不在话下,何况是九锡呢?可见诸葛亮在潜意识中已经将北伐当作获取权力的一种途径,不仅仅乐于成为权臣,连裂土分王他都不拒绝。

地球是圆的,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何况这是三国乱世。所以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南朝刘宋开国之君刘裕,不就是北伐时在局部范围内获得了成功,从而加九锡,最终夺得司马氏江山的么?

所以诸葛亮得用,但也需防。

人可以厚道,但一定不能蠢。

对不对?阿斗?

君臣相遇、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背后,是一场二元的权力博弈

曾经三顾茅庐,如今相爱相杀

刘备之局

刘备的出发点,是在于他想借鉴吴国的托孤模式。当年孙策去世前,就托孤于张昭。之后就搞成了“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样其乐融融的结构。

而达成这一目的的关键,就是权力的再划分,排排坐分果果。

为得到这样的效果,刘备利用诸葛亮的性格特点,使出了两个阳谋。

阳谋一: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之所以被归类于阳谋。是因为虽然道理大家都懂,但只要进了这个局,当事人就只能眼睁睁看自己掉坑里。

因为施计者掌握了对方行事的底层逻辑。就好比程序员按照你性格程序的漏洞,设计出一串病毒代码来恶心你。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崛起多少有点异类,和司马懿、张昭等人不同,他并不具备家族、圈子和钱财等资源优势。在谋士遍地走的三国,他能脱颖而出,抛开稍稍占上风的智商之外,主要是因为他的“正”。一心做良臣、忠于汉室,让他得到贵人刘备的支持,收获粉丝无数。

某种程度上,诸葛亮和一些流量明星有类似之处。只要选好人设,加上自己有一些才艺,让金主爸爸一捧,立马就红透半边天。

人设,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否则人设崩塌,就立马身败名裂,输得裤衩都不剩。

诸葛亮差不多也是走这样的路子。光靠拼智商,除非是具有S+的智商,既有大局也有微操,一人CARRY全场的妖怪,否则头可断、血可流、人设不能丢。因为外有司马懿,内有法正。要是丢了人设,他能否出头都难说。

所以诸葛亮将他忠臣的形象视为生命。很简单,东州派、益州派、荆州派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要是不打复兴汉室的大旗,诸葛亮能有信心让大家都乖乖听话?

所以为了保住地位,诸葛亮就不得不自己走进刘备的“瓮”中。

君臣相遇、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背后,是一场二元的权力博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阳谋二:二桃杀三士

打破均分的格局,让利益分配不均等,从而带来各种内耗,就形成了二桃杀三士的局。

打个比方,假如老板能力一般。手下员工却个顶个的强,个顶个的棒,那老板还坐得稳吗?最好的办法,就是抛出一点利益,让几个员工抢起来,然后大家相互揍得伤筋动骨、鼻青脸肿,最后还是谁也不服谁,只能全听老板发落安排。

刘禅有多大本事,刘备清楚的很。荆州派目前声势正盛,而东州派也正处在上升期。如果让这两派势力坐大,未来刘禅的地位就岌岌可危。

如果对两派都给足面子,个个管饱,那等他们胃口越来越大,刘禅的那点肉就只够他们塞牙缝了。

诸葛亮和李严,分别是荆州派和东州派的代表人物。

于是刘备将诸葛亮和李严分出主次。诸葛亮为主辅,“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这相当于给了诸葛亮统领朝政的权力。

但同时让李严为次辅。刘备又任命李严为尚书令,后又于托孤之际加中都护,让其统内外诸军事。

从逻辑上来看,录尚书事和尚书令应该属于并行的双轨体制。让诸葛亮假节确立其行政地位,而让李严统内外诸军事,则是巩固其军事统帅地位。

说白了,刘备的美好愿景,是想让诸葛亮成为蜀国的张昭,而李严则成为蜀国的周瑜。

但刘禅不是孙权,李严的水平仅配给周瑜提鞋。

不行,非得让他们斗起来。

给李严的权力弱一些,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他会谋求分得部分诸葛亮的权力。这样势必就会引发荆州派和东州派之间的明争暗斗。

但这种争斗又被巧妙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因为诸葛亮为主,李严为次。主强而次弱。这样无论怎么来,都不会带来鱼死网破的结果。

诸葛亮的势力肯定会在争斗中被削弱,而棋子李严的结局会如何,就全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对阿斗来说是最好的剧本,不是吗?

所以提到“君可自取”,相当于在明面上对诸葛亮进行了一场权力的阉割。让诸葛亮当着大家面承认,自己没皇帝那个功能。一旦诸葛亮人设被框定死了,日后当着群臣的面就不敢越雷池半步。

而再加上李严这个抢桃子的,诸葛亮就会实力大伤。阿斗的皇位就稳啦。

君臣相遇、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背后,是一场二元的权力博弈

二桃杀三士

面对阳谋,诸葛亮怎么破

刘备和诸葛亮的暗战,主要是围绕权臣制度所进行的争夺。

两汉以来,“外戚(后妃)+皇帝”的二元权力结构成为了主流。但到汉末,在董卓和曹操这两位大神的不懈努力下,转变成“权臣+皇帝”的新二元权力结构。

简单来说,权臣和皇帝之间,此消彼长,你上我下。

除开两者,没有第三选项。

这就决定了,在当时的环境下,刘备所谓的平衡只能是昙花一现的过渡,没法做到可持续发展。

吴国也不例外,虽然孙权还能与张昭、周瑜合作愉快。但到了孙皓时,皇帝权力达到极点,动不动就能把犯错大臣的脸皮给剥下来。

所以诸葛亮的想法更现实,他不能屈居于阿斗之下,而是要想方设法成为真正的权臣,carry全场。

欲成为权臣,必要破刘备的阳谋。

欲破刘备的阳谋,就必须干掉次辅李严。

君臣相遇、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背后,是一场二元的权力博弈

二辅

跳出圈套

刘备死后,首先出手的是李严。

李严选择先壮大自身实力。刘备死后,李严“力图在江州扩大实力”,故时人有“正方(李严的字)腹中有鳞甲”之说。

手上兵马多了,与诸葛亮的差距缩小了。李严进一步试探。

李严力捧诸葛亮,劝说诸葛亮受九锡、称王,就像曹操那样干。

这一招的确很刁钻。

因为,照诸葛亮的发展趋势,离权臣的确不远,受个九锡也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但在当时刘备刚死不久,如果诸葛亮受了九锡,将权臣坐实,就等于公开反对刘备的嘱托,势必会成为所有人的靶子。李严此时手握天下兵马,登高一呼,轻轻松松就能将诸葛亮废了。

但是如果诸葛亮拒绝九锡。就相当于继答应刘备绝不会出头做皇帝后,再次公开宣布绝不会做权臣。

这样整下去,诸葛亮以后戏路会越变越窄。

对此,诸葛亮回应得很有艺术。他说,等以后恢复汉室,还于旧都,我哪怕受“十锡”都可以。但现在绝对不行。

这就等于既不同意,也不拒绝,而是保留这种可能性。李严的攻击被化解于无形。

李严一计不成,再出一计。

这次,他想到用队伍去换权力。

诸葛亮北伐缺兵,找到了李严那。李严顺势开出条件,要分蜀汉东部的五个郡成立巴州,自己出任巴州刺史。这样一来,诸葛亮本是益州牧,李严成为巴州刺史,两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诸葛亮这次坚决不答应。就算是北伐不玩了,也不能惯着李严。

过了几年,魏国曹真三路大军伐蜀,诸葛亮缺兵有点顶不住,就让李严支援两万兵过去。李严又坐地起价,说魏国的司马懿都开府了,我呢?

所谓“开府”,就如同公司总部之外再开出分公司,另外招一班独立人马。刘禅即位之后,诸葛亮开府了,李严没有。所以,李严提这个条件,就是要跟诸葛亮平分秋色。

迫于形势,诸葛亮虽然没让李严开府,但也任命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让李家在江州的势力得以巩固。

有人说李严只是单纯地为自己要官、要资源。

其实李严是在一步步蚕食诸葛亮的权力,企图将其权臣身份架空。

君臣相遇、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背后,是一场二元的权力博弈

诸葛亮启动北伐

通过北伐带出自己的节奏

面对李严的进攻,诸葛亮既不能退缩,也不能撕破脸。

退缩,权力会被慢慢蚕食;撕破脸,鹬蚌相争就便宜了刘禅那傻小子。

两个结局都一样,诸葛亮权力将大大缩水,他一生抱负就再也无法得以施展了。

那对刘备设下的阳谋迷局,应该如何破解呢?

诸葛亮的选择,是跳出内耗。通过北伐,带出自己的节奏。

他亲自挂帅,抢先一步平定了南中叛乱,证明了自己的带兵能力,奠定了自己的军事指挥地位,打消了李严在军事上的优势。

接着,诸葛亮借北伐之名,给李严一招釜底抽薪,彻底终结了其职业生涯。

他以让李丰出任江州都督为诱饵,要求李严率2万精兵驰援汉中。

李严这头猛兽终于离开了自己的窝,走进了诸葛亮设下的圈套。

而诸葛亮在抽取李严的主力精锐后,就能对其随意处置,无需畏惧其在江州的那些老弱病残了。

接下来的处置干净利落:

在剥夺李严带兵作战的权力后,诸葛亮让李严做后勤保障。

随后诸葛亮抓住李严“运粮不力”的疏漏,将李严下狱论罪,并革职为民。

至此,除开诸葛亮在名义上放弃了代汉自立的权力外,刘备的其他阳谋均已被打破。

诸葛亮终在君臣权力之争中占得上风,一举踏上了权相之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13: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刘备托孤背后的权谋:谁是蜀汉真正的掌控者?
...是无奈之举?白帝城托孤,很多人会想起刘备临终前托孤诸葛亮的那一幕,仿佛这是一场君臣间忠诚的生死托付。可细细品味,这段历史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刘备提到的一句“君”可自取”,真的
2024-10-10 15:48:00
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到底如何
...,以皇帝的权威来说,作为臣子的肯定会有杀身之祸,而诸葛亮与刘禅这对君臣,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诸葛亮强势,刘禅弱势。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所以刘禅才会说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2023-08-24 17:26:00
宦官黄皓权倾朝野,诸葛亮生前为何不除掉他?原因很简单
...,他就是后主刘禅最宠信的黄皓。可令人不解的是,明明诸葛亮和黄皓生活在同一时期,为何料事如神的诸葛亮没有替刘禅铲除这个毒瘤呢?制衡之道在弄清楚诸葛亮为何不铲除黄皓之前,我们必须
2024-08-05 21:25:00
刘备与诸葛亮,后来很多人都拿这两人的关系来做君臣知遇的经典案例,刘备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有孔明如鱼得水啊!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里头也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
2024-05-23 07:22:00
刘备伐吴:蜀国的危机与诸葛亮的抉择
...。可有的朋友却要问了,既然明知刘备伐吴是个错误,那诸葛亮这个蜀国丞相怎么也不劝阻刘备呢?你怎么知道诸葛亮没有劝阻刘备?按照诸葛亮既定战略,是要联合东吴,共同抗击曹魏,刘备伐吴
2023-09-09 09:13:00
蜀汉后主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怎样的呢
刘备托孤,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但是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怎样的?怕是很多人不知道内情了,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常被赞誉为“鱼水之情”,然而,在刘备去世后,其子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2024-03-11 18:57:00
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
受《三国演义》广泛传播的影响,世人对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逐渐固化成了“如鱼得水”的深刻印象,好像鱼没了水就活不下去,而水少了鱼也要缺乏灵动的生机。只不过小说毕竟是小说,真实的
2024-06-19 15:03:00
诸葛亮与刘禅,君臣父子,有反目成仇的时候吗
忽然看到一个小道消息,说是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查抄了诸葛亮家,并且在看到查抄的清单后,怒而摔杯。我想有心人都会想,难道是诸葛亮家抄出了巨额财富,原形毕露,后主刘禅发现自己被诸葛亮骗了
2024-05-19 21:54:00
“君可自取”的信任:诸葛亮与刘备的特殊关系
...能让君主当众说出“君可自取”的话的,恐怕只有刘备和诸葛亮了。这是一种信任和尊重的最高体现。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不仅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远大的抱负,更有着高洁的品格和忠贞的节操。他
2023-09-23 11: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