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老房加梯签约60台新开工43台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13 14: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老房加梯签约60台新开工43台

——揭开枫林街道成为去年徐汇区加梯“优等生”的秘密

老房加装电梯签约60台、新开工43台,2022年枫林街道加装电梯的成果在徐汇区的各个街镇中位居“榜首”。老房加梯,这一被看作是“上下为难”的困局,是如何破解的?枫林街道城建中心主任康胤的体会是:街道搭平台、居委协调配合、居民高度自治,三方合力,才跑入了1+1>2的“快车道”。“今年目标再签约60台以上,竣工50台。”

低层“好邻居”发起加梯

38个已经签约的门洞,近三分之一是由一楼、二楼的低层居民发起的。“不过这在宛六已是稀松平常了。”宛南六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嵘捷很自豪地说。

宛南六村是建于1979年的老公房,所有43个门洞基本都具备安装电梯的条件,小区老年人占了四成以上,居民加梯意愿强烈。然而,采光、噪音、房产价值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往往是低层居民内心过不去的“坎”。居民区党组织通过党建引领建立沟通群,每个楼栋组建包括楼组长、居民党员、业主代表的“三人小组”,每位居委干部“包干”一部分楼道,助力这项实事的推进。

孙嵘捷的体会是,这么多低层住户的主动发起,得益于小区良好的自治团队建设与和谐的邻里关系。“小区里有很多住一楼的楼组长,乘电梯对他们来说是没什么‘获得感’的,但因为住了几十年了,大家都是老邻居,也是为了楼上的老年人能够顺利下楼,都主动提出来加梯。”

去年交付的1号楼电梯,就是由一楼的“中国好邻居”汪阿姨发起的:“装电梯是件好事,我们楼上也有年纪大的,有时候看他们拎东西上去挺累的,我支持装电梯。”1号楼本身邻里关系就很好,大家平日里经常串门聊天,有什么困难也会尽力帮一把。住在一楼的汪阿姨又是楼组长,有了她的支持,最终整栋楼居民百分百同意签约,居民的“加梯梦”得以顺利实现。

22号楼加梯的牵头人,也是住一楼的王建平。老王退休前曾在航空公司工作,加梯工作开始后,他隔三差五到居委了解最新政策,并加入了“加梯三人组”。有邻居不解:一楼居民用不着电梯,为何还那么起劲?王建平则认为:“人不能总盯着一己之利,再说人人都会老。”他不仅挨家挨户征询邻居意见,还动手画出了加梯后一楼环境的优化图示。与他同住一楼的另一户邻居一开始觉得这事跟自家“没半毛钱关系”,再加上加梯会影响进出家门,因此“坚决反对”。王建平咨询了居委会、加梯公司后,画了不同版本的草图,主动与这户邻居沟通,挑选出对其进出影响最小的方案。最终遴选出的方案,不仅让这户居民家门口的活动半径扩充了近3米,调整后的窗户朝向还让他们家变成南北通风。“王老师这么诚心诚意帮忙,楼上邻居加梯的意愿这么迫切,我还有什么理由再反对?”一楼这户居民深受感动,主动要求与王建平一起成为加梯志愿者,这也让楼上还在犹豫的几户居民下定了加梯决心。

租客出手做房东工作

宛六小区的出租率比较高,要让居住在外的业主点头同意难度不小,28号楼就有这样一例。然而意外的居然是房客做通了房东的工作。当这户人家的租户听说加梯的进程“卡”在了房东那里时,他主动站出来:“我来想办法。”租户说,疫情封控期间楼里的邻居们守望相助,非常温馨,缺药、没菜了,都是互不相识的邻居伸出援手,居委干部也尽心尽力服务好大家。“这么好的邻居,如此暖心的氛围,我情愿加点租金,真是舍不得搬走。”疫情期间,“三人小组”又成为信息员、物资配送员、消杀员,继续为居民服务。邻里关系更“亲”了,加梯自然也就不“卡”了。

在宛六,还有个一串香蕉“打通”加梯“梗阻”的故事。15号楼的金阿姨因为身体不好,前些年从四楼置换到一楼居住。得知楼里要装电梯了,金阿姨内心自然是五味杂陈:不同意!后来小区因疫情封控了,买不到水果,长期便秘、需要香蕉疏通肠胃的她苦不堪言。有次在小区排队做核酸时遇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嵘捷,小孙主动询问她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金阿姨随口问了句:“不知道能不能买到香蕉?”那时街上所有的店铺都关着,但孙嵘捷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不久,他看到有水果店开门了,立马买了一串香蕉送到金阿姨家里。“这件小事金阿姨却一直记着。”孙嵘捷说,封控一结束,金阿姨就告诉他:我同意装电梯了。金阿姨说,她的转变就是感念于这一串暖心的香蕉。由此她还成为发起人,楼里几户原本说“不”的居民,也是她一户户去做工作的。

“我们宛六的目标是加梯全覆盖,目前还剩5台没有签约,争取尽早完成。”孙嵘捷自信满满。

143页备忘录浓缩心血

去年10月,东安四村首台加装电梯开通并交付,29号楼的居民开启了“一键直达”的新生活。

看到29号的邻居“尝鲜”,作为26号楼加梯管理小组成员的许财根老先生也非常激动。2019年底,他第一次看到上海关于加装电梯的新闻后就参与进来,加装电梯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环节,许老先生都记忆犹新。他将这三年多来的心血都留存记录下来,浓缩成一本143页的备忘录。“里面记载着加梯从启动、调研、征询、施工的全过程,包括居委干部、‘三人小组’在小区宣讲,去其他社区调研,小区的平面图、施工照片、安全施工文件等,十几个部门、居民们的合力付出,都形成资料记载下来了。”

备忘录里有份2019年底市房管局等10个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许老先生参与加装电梯的开始。“当时我看到这个新闻,马上打电话给业委会主任说,我们小区可以试一试。”备忘录不是简单摘抄下文件,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笔记,是许老先生逐字逐句分析材料中的每一句话。就这样,许老先生将加装电梯的政策、补助、流程等都吃得透透的,成为一名加梯的“准专业人士”。厚厚的备忘录,既包含了居民对加装电梯的期盼,也是各方共同努力的写照。许老先生说:“我深有体会,加装电梯需要街道、居委、业委会、物业等共同推进。”如今,许老先生如愿以偿乘上了刚装好的电梯,他的这本备忘录可以合上了,但东安四村的加梯依旧在继续,另外5台电梯陆续开工中……

“加梯工作,街道从前期的征询到后期的工程监督,再到电梯维保,全过程参与。”康胤告诉记者,街道搭建了服务、沟通的平台,成立加梯专项办公室,在宣传引导、政策解读等方面提供支撑,为加装电梯工作按下“快进键”;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邀请电梯公司联合举办加梯宣传会和征询会,为居民解读政策、惠民条款,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并牵头居民区与共建单位中国银行合作,确保惠民“加梯贷”的资金及时到位。枫林街道在加梯的同时,配合区政府的“三旧变三新”目标,叠加了“美丽楼道”工程,墙面粉刷、管线整理、楼道整体美化等,让居民不仅体验到上下楼的便利,而且提升了居民特别是低楼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报记者 袁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文汇报老房加梯:从“听我说”到“让居民说”徐汇区宛南六村43个楼栋实现加梯全覆盖,其中近三成由一二楼居民发起 ■本报记者 王宛艺徐汇区枫林街道宛南六村“老
2023-04-17 05:37:00
上海80岁阿婆挡在加装电梯的工程车前!楼上居民无奈起诉,法官这么解决→
...理单位,来对电梯履行安全管理责任。上述规定意味着,老房加装的电梯像前些年那样采取“由业委会盖章,由居民自管”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按照新规定,要取得特种设备证开通运行电梯,必须
2023-10-11 16:26:00
长风新村街道丨长风这里的“五步十法”,让居民“一键回家”!
...一桩大事、喜事,更是长风新村街道全面贯彻落实聚焦“老房加梯”难题的又一个“新工地”,大家集中精力,劲儿往一处使,用“磨破嘴皮、踏破铁鞋”的“辛苦指数”换取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23-01-09 20:18:00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可以切实解决居民上下楼问题但由于不同楼层住户对电梯的需求不同在电梯加装过程中一些矛盾时常在低楼层和高楼层住户之间发生这不十堰一小区一楼住户阻挠加装电梯邻居们将其告
2023-10-11 18:14:00
“能不能一次到位,拆了重建?”
...会,推动自主更新模式的原拆原建。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能否直接拆了重建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告诉记者,沈塘新村和邮电新村这批房子于上世纪70年代建成,距今约50年。目前,根据
2024-04-26 06:20:00
林南平房区百姓有了新期盼
...地。“想都不敢想,还能赶上这么好的政策。拆了我们的老房子,孩子的新房就有了。”居民李维华目光紧盯着规划图,一边看一边感叹“楼层好,格局也好!”在指挥部里,记者见到了远文祥和妻
2024-04-12 00:42:00
...宅加装电梯完工2000台”目标提前一个月完成用心+创新,老房加梯“跑”好惠民“关键一步” ■本报记者 史博臻楼栋居民的加梯征询率,早已超过了规定要求的三分之二,
2022-12-17 04:44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韩俊杰“老房子装上电梯,出门锻炼身体更方便了。”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杏花小区的刘昭英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家住在三楼,以前上下楼都很费劲,如今小区
2024-02-02 06:29:00
...休后,被长宁区新泾镇加梯办聘任为工作人员,协助做好老房加装电梯工作。近年来,本市推进老房加梯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每年加装的量也稳步攀升。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障
2023-10-25 06:2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