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闫丽君杜晓丹钟建军通讯员姜乾王堃
7月22日上午,中国·烟台第五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在烟台黄渤海新区天马栈桥举行,共约2000人参加活动,在八角湾海域放流苗种72万尾。
“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上午9时30分,伴随深情悠扬的旋律、单纯质朴的童声,由烟台黄渤海新区文化馆组织的小学生代表,用一首《大海啊,故乡》合唱,拉开了活动帷幕。
本次海洋放鱼节活动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分为启动仪式、公益演出、群众放鱼、DIY互动等环节。
启动仪式上,13家爱心企业因坚持海洋渔业公益事业喜获牌匾。群众放鱼活动主要在天马栈桥沙滩进行,所用苗种为绿鳍马面鲀、黑鲷、许氏平鲉、褐牙鲆、圆斑星鲽等5个烟台本地主要经济放流物种,均通过验收检验检疫并经严格验收和监督程序,达到增殖放流规定要求。现场还设置了DIY互动环节,包括沙滩“寻宝大作战”、DIY制作和参与“集印章换奖品”活动,让市民们在互动过程学到海洋生态环境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保护海洋环境从我做起,不向海洋丢弃垃圾和排放污水,不损害海洋生态资源,不捕捞受保护的海洋生物,切实保护好生物多样性,维护好海洋生态平衡,打造最美最富‘海上粮仓’。”活动中,全体海洋保护志愿者发出倡议。
“烟台放鱼活动影响力大、效果明显,这背后离不开自贸试验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的助推力。”烟台黄渤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局渔业处处长张颖介绍,这一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新模式,对传统增殖放流体系进行了优化,实现了从“政府主导政府做”到“政府指导全民做”的转变,有效调动了社会资源,充分凝聚了社会力量,构筑出全民参与增殖放流的“大养护”格局。模式推广以来,不断放大“创新红利”,增进放鱼养水、造福子孙的社会认同感。
开展增殖放流、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是践行绿色发展、促进人鱼水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强力抓手。烟台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是中国最早开展海洋渔业增殖放流工作的城市之一,自1984年以来,已连续39年开展海洋渔业增殖放流。本次活动目的,旨在通过海洋放鱼公益活动,号召全体市民参与渔业资源养护增殖放流活动,增强市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意识,逐步将公益放流活动打造成国内知名群众性公益活动,促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和海洋强市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2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