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风又给烟台“刮”来海鲜,有市民一天捞到200斤海肠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0 10:09:00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杨锦英

连日来,山东烟台刮起大风,又为近海送来许多海肠,许多市民前去赶海,直至深夜海边依然人山人海。12月19日,烟台赶海人周先生告诉记者,他赶海一天,收获200多斤海肠,收获的喜悦战胜了寒冷。

大风又给烟台“刮”来海鲜,有市民一天捞到200斤海肠

市民赶海收获的海肠

“大风过后必有货”是烟台本地有一句俗语。记者查询了解到,12月17至18日,烟台有4~5级大风。当地气象部门预计,到12月20日晚间,风力最高可达8级。

赶海人周先生16日晚就来到海边,用专业拖网捞海肠。18日早上不到八点半,他又早早来到海边,直到下半夜才打道回府,当天收获了200斤海肠。

“感谢这两天的大风加退潮,才能有这样丰厚的收获,”周先生表示,“赶海完全是靠运气,主要是看风向,然后凭感觉下去试一试。18号上午没捞着什么,主要是下午,在芝罘岛海滨广场附近海岸收获颇丰。”

周先生收获的海肠,主要是用来出售,同时分给亲朋好友一部分。

另一名烟台市民陈先生(化姓)也于18日晚8时许来到海边捞海肠。他是从赶海群得知的消息,开了半小时的车赶到海滨广场附近海岸,当晚赶海至次日凌晨2点才回家。

18日晚的海边气温已降至零下,风很大,陈先生却表示不算太冷。他赶海捞到了170多斤海肠,比起寒冷,更多感觉到的是收获的喜悦。“太累了,但看到收获满满,觉得很值得。”他说。

除了陈先生,海边还有数百名赶海市民。“能有700多人,不少市民买了水裤就下海。”他说,“有捞海肠的,有来收货的商家。”

大风又给烟台“刮”来海鲜,有市民一天捞到200斤海肠

市民在海边赶海

海肠是山东省烟台市特产,当地的气候也十分适宜海肠生长。它主要分布在岸边到水深至七八米的位置,属于浅水区沙地,质地较松,海肠、泸沽虾等生物本身就埋在沙里,等风浪合适,就会把沙下的生物吹上岸。据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力勇此前对媒体解释,“海鲜集体上岸”,是由海物居住环境和自然风浪协同作用造成的。海鲜资源比较充足,加上受风浪影响,所以就会出现海鲜大量上岸现象。

据几名赶海人说法,每年冬天,烟台近海都有海肠可捞,冬天的海肠特别多,而且个头特别大。5天之前,海滨广场附近海岸也出现了“海肠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报道:

山东烟台海滩何以被海产频频“造访”?专家揭秘原因

连日来,山东烟台“开盲盒”式的赶海捞海鲜,特别是海肠“泛滥”馋坏了外地网友。

从千人捞海肠,到泸沽虾满沙滩,再到螃蟹、蛏子捡不完甚至有人捡到海参、“天鹅蛋”紫石房蛤等罕见珍贵海产。靠着“大自然的馈赠”,烟台人实现了真正的“海鲜自助”,刷新了全国网友对“赶海”的认知,也引得网友“花式”提问。问及最多的莫过于海产为何频频“造访”烟台海滩。

“大风过后必有货。”这是烟台当地流传的一句俗语,也曾是海肠虾蟹、贝类海产聚集海滩的通俗解释。极目新闻记者采访当地多位海产养殖户、专家了解到,这些海产不单单是“大风刮来的”。当地环保、海洋渔业部门表示,赶海热背后也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显现。

大风又给烟台“刮”来海鲜,有市民一天捞到200斤海肠

烟台市民赶海(图片来源 网络)

海货频频“造访”烟台海滩

烟台这一波赶海热始于今年国庆节假期。10月5日,大风降温后,烟台黄渤海新区海域沙滩上、海水里出现了大量海肠,不断有市民问询赶来,最终形成了千人通宵捡海肠的震撼场面。威海的薛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当天看到烟台千人捞海肠网络直播后心急难耐,连夜驱车3小时,从威海赶到烟台跨市赶海。“从未见过这种场面,震惊又兴奋。”薛女士说道。

海肠热潮未退,泸沽虾满沙滩。10月6日,烟台高新区市民赶海时发现满地泸沽虾,捡都捡不完。因为这个虾在烟台比较少见,赶海的市民异常兴奋,有人捞了五六十斤。10月8日,烟台市民在高新区赶海时又收获了肥美的蛏子。

大风又给烟台“刮”来海鲜,有市民一天捞到200斤海肠

市民赶海捡到海产“天鹅蛋”紫石房蛤(受访者供图)

此前,烟台市芝罘区孙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10月10日前当地有连续多日的大风天气,等到10日下午风力减弱,她便与家人一起去海边赶海。除了海肠、蛤蜊等海产,她还在海边潮水潭区域捡到了6个“天鹅蛋”,最大的有拳头大小。

连日来,各类海产频频“造访”烟台海滩,当地人早已习以为常,网友却纷纷评论“馋哭在屏幕前”“真的都是大风刮来的吗”“养殖损失可大了”。

当地养殖户称这些海产不单单是大风刮来的。烟台牟平区海产养殖户曲保国(化名)经营着两千多亩海域养殖,用养殖筏、养殖笼养殖扇贝、牡蛎等贝类海产。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遇到大风天气,单个海产或养殖筏、养殖笼都有可能被吹到海滩上,较往年同期,最近大风天气更频繁,风更大,所以海产被大风吹上岸属于正常现象,“海肠、泸沽虾不能人工养殖,不是大风从养殖场吹上岸的。”

烟台经开区海产养殖户丁光健养殖的贝类海产最近也有被大风吹到海滩上的情况。他说,这属于天灾,没办法解决,好在今年损失不大。

大风又给烟台“刮”来海鲜,有市民一天捞到200斤海肠

市民赶海捡到的海肠(图片来源 网络)

海肠“泛滥”有多种原因

针对海肠“泛滥”,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力勇解释,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在2015年至2016年间的增殖放流。

两年间,该研究院在烟台开发区、莱山区、蓬莱区等海域进行了海肠苗种的公益性增殖放流,总共投放苗种120万左右。王力勇表示,苗种在2017年、2018年存活下来后,就具备繁殖能力了,目前可能已经增长了几十倍。

据当地媒体报道,2015年至今,烟台已是第二次出现海肠主动“上岸”了。2021年11月,烟台夹河入海口附近就出现了大量海肠,市民们也是“披星戴月”在海中捕捞,当时的海肠一度卖出了“白菜价”。

曲保国称,平常海肠能卖到50到80元每斤,一旦出现“泛滥”,价格就会大打折扣,“这次就养殖户收购市民捡到的海肠,收购价最低时25元每斤。”

对于大量海产上岸,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舜胜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推测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近日气温骤降,海肠、泸沽虾等海鲜对温度比较敏感,低温让其游动性变强,它们会根据水温变化,从温度较低的水域向温度稍高的水域集体迁徙。二是大风天气出现后,在潮汐作用下,海浪汹涌,让泸沽虾等穴居于浅海及海湾低潮线附近泥沙中的生物,随着大浪直接滞留在了海滩。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期海产大量聚集烟台海滩,恰好是遇到一次强烈寒潮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南下。10月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海上大风预警,黄渤海上出现了8级大风。尤其是渤海,大风以偏北风为主,在狂暴的北风推动下,海肠被吹上山东半岛北岸,不足为奇。

环境趋好自然惊喜馈赠

“大风过后必有货”是烟台的俗语,屡屡应验。这既是靠“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因为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才有了海肠等大量海鲜涌向岸边,给了人们带来了惊喜。

鲁东大学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系主任、副教授房燕曾表示,优越的生长环境,让海肠苗种得以持续繁殖,同时,可以改善海区底质环境,改善的环境也更利于其持续增殖,是资源与环境良性循环的体现。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近期赶海热也引来了无数网友对海洋生态环保的关注。该工作人员表示,赶海捡海货在当地很常见,不存在鼓励或禁止的政策或措施,海岸滩涂地区是公共开放的区域,是允许赶海的。

海洋环境保护得越来越好了,海洋生物就更丰富了,这也是海货频频上岸的原因之一。该工作人员解释,赶海热背后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大格局的体现。

“近期海鲜纷纷上岸,无疑给烟台市民和网友增添了许多乐趣。带给我们深思的是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好自然环境,这样才能持续收获大自然赠予的惊喜。”王力勇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11:11:5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烟台,大风,海鲜,市民的资讯:
近日,山东烟台部分海滩出现大量海肠,吸引了不少当地市民前去赶海。22日下午,网传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在赶海过程中疑似溺水,救起后众人合力施救。“人已经救回来了,救护车来的时候就已经
2024-02-23 07:49:00
青岛一海滩大风过后海鲜遍地,市民:一个半小时捡了30斤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满达大风过后,山东青岛一海滩满是蛤蜊、牡蛎等海鲜,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赶海。12月13日,当地市民孙女士称,她11日晚在一个半小时内捡了30斤海鲜,根本捡
2023-12-14 10:54:00
出了海肠出海虾,出了螃蟹出海参,烟台沿海近期为何出现大量海鲜
来源:极目新闻烟台海域现大量海鲜,是什么征兆?最近,烟台的牟平区、高新区等地的沿海海滩上不知怎么出现了大量的海肠、泸沽虾、螃蟹、海参和海螺等海鲜。人们纷纷赶赴海滩捡拾,海滩上亮成
2023-11-01 10:18:00
...鲁晚报3天时间共救治各类外伤患者412人春季多大风天气,烟台市120提醒市民谨防意外伤害 本报烟台4月20日讯(记者孙淑玉通讯员张晴)据统计
2023-04-21 05:08:00
来逛烟台最强夜市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来逛烟台最强夜市“海鲜美食不夜城”6月20日开市,24小时营业现场正在吊装集装箱。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逄苗 摄影报道)昨天上午,烟台市体育公园西停车场内机
2023-05-30 07:59:00
生态蓝湾  活力海岸(深阅读·建设美丽海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探访山东烟台八角湾的美丽嬗变——生态蓝湾 活力海岸(深阅读·建设美丽海湾)本报记者 李 蕊图为山东烟台八角湾金沙滩景区。烟台黄渤海新区工委宣传群团部供图潮水退去
2025-03-25 05:52:00
烟台,海肠,常来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三小时捞了近200斤”烟台,海肠,常来记者杜晓丹吕奇12月18日,一场风雪过后,烟台芝罘区幸福八村附近海滩出现大量海肠,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进货”。“爆网了!
2022-12-20 05:43:00
海鲜的正确“打开方式”!海鲜配三鞭 多食胃也安
作为烟台人是幸福的,且不说气候上的“冬暖夏凉”,也不说从春吃到冬的时令水果,单单这每天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海鲜,就是烟台人自豪与幸福感的底气所在。海鲜虽鲜美,却不可贪多。今天,有幸邀
2023-06-22 11:55:00
...根据近期投诉较为集中的海鲜水产店违规经营问题,山东烟台开发区市场监管局精心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执法部门对线上线下的海鲜水产品销售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着力消除海鲜水产品销售
2024-04-24 12:1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天眼问政】小区业委会换届选举陷僵局 公共收益不透明引业主担忧
近日,“天眼问政”栏目接到毕节市七星关区博泰仕府领地小区住户反映,该小区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陷入停滞,小区目前处于无业委会监督
2025-09-07 14:01:00
菏泽市三院八一路院区儿科门诊9月8日开诊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9月7日,大众网记者从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采访获悉,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对儿科医疗服务的需求
2025-09-07 13:17:00
“氧吧”阿哈湖
“这个公园就像一个天然氧吧,让人心旷神怡。”9月5日,广东游客杨莉在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游玩时不禁感叹。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2年9月开园
2025-09-07 12:28:00
“中国好人”网购电动车落陷阱后续,民警帮忙追回损失,他送锦旗表示感谢
大皖新闻讯 9月1日,大皖新闻关注了“中国好人”姚延顺网购电动四轮车支付定金后被卖家拉黑的遭遇。9月2日至3日,肥东县公安局撮镇派出所民警赶赴山东济宁
2025-09-07 12:28:00
“我们逮住了一个小偷!”凌晨,淄博小伙帮助民警抓获逃犯
8月25日凌晨3时许,一阵急促的报警铃声在周村公安分局110值班室响起,当值班人员接通电话后,一阵断断续续且着急的声音传来
2025-09-07 12:17:00
沂蒙骏马扬新鬃!杨维庆会长当选中国马会汗血马分会常务副会长
大众网记者 宋晓豪 张晨曦 临沂报道近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的中国马会汗血马分会全体会议上,山东省马术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
2025-09-07 08:55:00
为何选择在湖里区营商兴业?企业家这样说
如今的湖里,已经成为投资兴业、近悦远来的发展热土。图为五缘湾一带生机勃勃。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庄筱婧 陆晓凤 图/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铭鸿)“金钥匙”熠熠生辉
2025-09-07 08:49:00
150名教师入围2025年烟台市师德榜样名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日前,烟台市教育局发布2025年烟台市师德榜样入围名单公示。经学校推荐、区市评选、市级审查,最终确定150名烟台市师德榜样人选,具体如下:
2025-09-07 08:22:00
提高案款账户识别度 加强执行案款管理我省全国首创“12368”标识执行案款统一编码账户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不久前,平山县人民法院向该县居民尹先生发出一份执行通知书
2025-09-07 07:43:00
重磅!妇科微创专家王延国加入青岛莲池妇婴医院
近日,青岛莲池妇婴医院迎来重磅好消息——国内妇科微创领域知名专家、主任医师王延国正式加入,担任医院妇科技术院长,长期全职坐诊
2025-09-06 08:22:00
“院士天团”领衔“国家队”亮相!东亚海洋博览会剧透来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杨雪9月7日至9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将在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展览中心举办。5万㎡超大展区、450+企业机构
2025-09-06 08:23:00
话鲁医|姜美全:从医21年近万台手术,“在路上”是最好的状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勾翠华如若用两个词来形容自己,那会是什么?“坚韧,亲和。”这是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北大医疗鲁中医学中心(总院)鲁中院区】普外科二病区主任姜美全的答案
2025-09-06 08:23:00
滨城区市立医院提醒您:请查收你的专属健康福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 通讯员 赵娜 体检一小步,健康一大步!健康体检,让生活更美好!专业体检,关爱全家!健康无价,体检先行
2025-09-06 08:24:00
河北加速构建全国领先算力产业生态已形成廊坊、张家口“双核心”算力集聚区,构建起以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为核心的环京智能算力集聚区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近日发布的《2025综合算力指数》显示
2025-09-06 08:25:00
错峰出游正当时 9月旅游产品价格普遍回落
■9月旅游产品价格普遍回落■厦门一些热门景点客流不减市民谢智萍是一名书法老师,忙碌了一个暑假后,她在9月错峰开始了新疆自驾之旅
2025-09-06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