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如何让干部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武汉市给出的答案是:以及时奖励为支点,撬动干事创业的深层活力。其中,江夏区的 “精准滴灌” 式实践尤为亮眼,既呼应了市级层面的导向引领,更以基层创新丰富了激励体系的内涵,共同绘就出 “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的生动图景。
武汉市谋篇布局定方向,做好市级 “指挥棒”。武汉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将及时奖励作为干部鼓励激励组合拳的关键一环。市委组织部聚焦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城市更新等8个核心领域,指导各区各单位有序开展奖励工作,形成 “全市一盘棋” 的激励格局。截至目前,已推进及时奖励19项,奖励个人114名、集体21个。武汉市谋划的及时奖励工作紧扣“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同时把握干部个人、集体与地区需求,让干部的实绩获得荣誉,辛苦得到认可,激发干部的内生动力;集体内树立实干导向,营造奋进氛围;地区内凝聚干事合力,夯实发展根基。这种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为各区实践提供了清晰遵循,更向全市干部释放了 “实干必受奖” 的强烈信号。
江夏区攻坚克难立榜样,打造基层 “样板间”。作为市级政策的积极践行者,江夏区立足自身实际,构建起突出 “时效性、精准性、导向性” 的奖励体系,为基层激励机制创新提供了鲜活范本。在时效把控上,江夏区以 “一事一报”“一事一奖” 快速响应机制打通奖励 “绿色通道”,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到乡村振兴攻坚,再到13条产业链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哪里有硬仗、哪里有实绩,奖励就跟进到哪里。这种 “不拖延、不积压” 的作风,让干部的付出第一时间得到认可,改变了 “干好干坏一个样” 的惯性认知。在人选确定上,江夏区通过 “自下而上推荐+实地考察+服务对象评价” 的多重校验选出奖励人选,以确保每一份荣誉都授予真正的实干者,让干部的干事热情持续迸发,山坡街道党工委书记朱灶利受奖就是鲜活的例子,他以村湾为办公室、工地为办公桌,最终打动企业投资落户,为山坡街拉来了第一个投资项目。在选人导向上,江夏区坚持资源向基层倾斜,受奖励人员中基层干部占比高达 94%,67名受奖个人与17个受奖集体被纳入先进典型储备库,既让一线奋斗者 “有舞台、受褒奖”,更以身边榜样形成 “比学赶超” 的磁场效应。
市区协同长效赋能,形成发展 “正循环”。无论是市级层面将奖励结果与选拔任用挂钩,还是区级让受奖者优先晋升,都跳出了 “一次性表彰” 的局限,构建起 “奖励-示范-重用” 的良性闭环。这种长效机制不仅让受奖者有荣誉更有奔头,更让全体干部看到 “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 的明确路径。当及时奖励从 “荣誉符号” 变为 “成长阶梯”,从 “个别激励” 变为 “群体带动”,就能汇聚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武汉的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江夏的产业链不断壮大,正是这种激励效应的生动体现。
从武汉的全域布局到江夏的基层深耕,及时奖励的价值早已超越表彰本身。它是对实干者的温暖回应,是对担当者的有力支撑,更是激活干部队伍活力的 “密钥”。当每一份付出都被看见、每一次担当都被激励,必将有更多干事创业者脱颖而出,为武汉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邢恒(“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