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
十年,是时间的刻度,也是发展的年轮。
十年,是笃行不辍的征途,也是奋楫争先的征程。
这十年,万桥飞架,天堑变通途,高铁疾驰、航道畅达,建成大西南交通枢纽,开放格局豁然开朗;
这十年,“中国数谷”算力奔涌,“富矿精开”提质增效,“四新”“四化”重塑产业筋骨,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三个大抓”牵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十年,山乡巨变焕新颜,192万群众搬出大山安新居,教育医疗普惠均衡,养老保障网织密筑牢,“村超”“村BA”沸腾乡村活力,幸福质感可触可及。
……
我们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贵州故事”——一片机房的蓝光、一张立体的交通网、一根数据线的脉动、一场特殊的接力赛……带您触摸十年发展的力度与温度,一起乘势展翼,再赴壮阔新程!
前段时间,三穗县良上镇永兴村苗族同胞以颁锦旗、赠土特产、唱山歌的方式深情送别驻村第一书记赵大志,感人的画面让广大网友一波波转赞评。时间回到2021年5月29日,剑河县岑松镇南岑村村委会人头攒动,该村第一书记艾立燎结束3年驻村工作即将离开,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送别心中的亲人。在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时间线上,类似的离别感人场景已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基层需要什么样的干部?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答案。
这些干部不是来去匆匆的过客,而是真蹲实驻的“村里人”。曾经,在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累计选派干部20余万人次到一线驻村帮扶。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走进基层、融入群众,为全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劲动力。通过一人驻村全员帮扶,推动实现帮扶责任、项目、资金进行捆绑,提高帮扶效果。
脱贫不脱责任、不减帮扶。我省持续选派3.2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组建1万支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三穗县永兴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大志跑项目、美化环境;独山县友芝村驻村第一书记莫光胜硬化道路、安装路灯;独山县影山镇翁奇村第一书记朱涌记满8本工作笔记……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贡献。
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真招实招。十年来,各级党组织选派了一批又一批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到村真蹲实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棒接着一棒跑。当更多干部把根扎在基层,把心留在农村,山乡就焕发出更加动人的新气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陈久菊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