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山水之外,再读灵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6 10:50:00 来源:杭州网

《灵隐寺志》 杭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编 西泠印社 出版 2015年1月 最早为明万历间白珩所修。康熙二年(1663年)孙治加以增删撰成新稿,后又经徐增重加改订。对了解灵隐寺的建置史等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很早以前,每年花朝节后,端午节前,西湖深处的茅家埠码头都会热闹非凡,各种方言嘈嘈切切,这里是乘船到天竺山的必经之路。再后来喇叭一响,马路通车,春天农闲时候,沿湖路上都会看到成群结队穿蓝布衣裳,斜挎黄色香袋的香客。只是不管是乘船,还是坐车,几百年来,香客们的目的地都少不了一个地方——灵隐寺。

建寺1300年后,方有《灵隐寺志》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西湖刚刚挣脱连接海湾的脐带,钱唐县还来不及成为杭州。一位天竺僧人,名为理慧,云游至西湖西面的武林山,指着一座小山惊叹道:“这是我们天竺灵鹫山的一座小岭呀,不知什么时候飞到这里来了。”他接着又说,“佛主在世时,这座小山岭是仙灵所隐居之地方。”慧理便在此处建寺,称为灵隐寺,这是杭州作为“东南佛国”发端。

最早记载伽蓝盛事的史料是北朝的《洛阳伽蓝记》,此后“方内名山、祖席琳宫,莫不有志”,但记载灵隐寺兴衰典故的志书却直到清康熙年间才纂成。其实,有关灵隐寺的记载,早已有之。唐代白居易作《冷泉亭记》:“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相传公元八世纪末,茶圣陆羽曾在此寓居三年。不仅写成了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而且留下《灵隐寺记》,记录了唐代灵隐寺的风貌:“榭亭岿然,袁松多寿,绣角画拱,霞晕于九霄;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重复,潜奔潜玉之泉,飞阁岩晓,下映垂珠之树。风铎触钧天之乐,花鬘搜陆海之珍。”可见,当时的灵隐寺已经颇具规模。此外,历代还有《灵隐寺碑记》《重建灵隐寺碑文》等记载,为寺志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从《灵隐寺志》序中可得知,灵隐寺“唐宋以来旧志有无,不可得考”,虽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清康熙二年(1663年)曾编修过灵隐寺志,但都已佚失。康熙九年(1670年),江苏文士徐增受主持戒显和尚所托编纂《灵隐寺志》,次年书成,共八卷,而此时距离慧理开山建寺已过去了一千三百多年。

正如戒显在志书序言中所言,编纂寺志的目的,“一显山川名胜,二以表兴创功勋,次则人物雄奇、宫殿瑰丽……”大部分时候,每一个肉眼凡胎在灵隐寺中,目之所及是缭绕的青烟、攒动的香客、鳞次栉比的宝殿和宝相端庄的佛像,只有打开《灵隐寺志》,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这座古刹的“仙灵所隐”。

“杭州第一塔”,曾在飞来峰

寺志中“古塔”一条记载灵隐寺曾有一座隋塔。“神尼舍利塔,在飞来峰顶。”比《灵隐寺志》更早的南宋《咸淳临安志》则称:“神尼舍利塔,隋仁寿二年遣僧慧诞。赉神尼所嘱舍利,于此造塔。”这座塔,可能是杭州历史上有资料记载的最早的塔。

至于建塔的缘由,据《隋书》记载,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般若寺,由河东尼智仙“舍于别馆,躬自抚养”“年至十三,方始还家”,因此佛缘深厚。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颁布《立舍利塔诏》,先后在全国大州兴建佛舍利塔113座,杭州位列其中。

隋朝国祚虽仅有三十七年,但因开凿京杭运河、废钱塘郡置杭州等举措,使杭州从山中小县一跃成为东南名郡,神尼舍利塔也因此有机缘“落户”灵隐寺。虽然这座舍利塔已消逝于历史尘烟中,但幸运的是,寺志中的《灵隐寺全图》留下了“杭州第一塔”远去的背影。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时至今日,若穿过灵隐寺大殿,会有一间配殿,名道济禅师殿,其中供奉的这位手拿蒲扇的禅师,就是这一时期的灵隐名僧——道济,也就是传说中济公活佛的原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电视剧《济公》的热播,“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济公由此家喻户晓,真实的道济禅师是灵隐寺的一位“癫僧”。

《灵隐寺志》记载他“非凡器”,但因饮酒食肉,有若疯狂,被寺监不容,状告到方丈处。不料,方丈却说:佛门广大,难道却容不下一个癫僧吗?于是道济又多了一个别称——济癫。这位方丈就是南宋时灵隐寺名僧瞎堂慧远禅师。《灵隐寺志》记载瞎堂慧远禅师造诣高深,曾多次应诏入宫奏对,皇帝赐号“佛海禅师”。

相传有一天,宋孝宗驾幸灵隐,与慧远禅师有一番奏对:

飞来峰前,孝宗问:即是飞来,何不飞去?

慧远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至上天竺,孝宗问:观音亦持念珠念谁?

对曰:仍念观音。

孝宗问:为何?

对曰:求人不如求己。

又问:观音还求什么?

答:愿陛下早复中原。

一问一答背后,是妙语禅机,更是一番五味杂陈。而今灵隐寺大雄宝殿内,供奉有“国运禄位”,祈愿“国基永固、繁荣昌盛、人民康乐、世界和平”,让来人不由得心头一热。

又临佳节,虽是隆冬,一走进灵隐,南来北往的香客,虔诚发愿,敬香祈福。自灵峰飞来,灵隐寺在武林山水间,历一千六百多年时光流转,早已不是理公当年遗构。但它始终在城市喧嚣繁华的边缘,一如既往地守护人们诚挚朴素的愿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济公从灵隐寺迁居到净慈寺,并不是被人排挤
...式的作品,收到观众的广泛欢迎。在这些故事中济公是在灵隐寺挂单的疯僧,与监寺广亮发生了各种冲突。广亮看不惯济公疯癫醉酒的样子,多次以违反戒律为由找济公麻烦,想把他赶出寺庙。而济
2023-05-22 05:16:00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济公,他到底有没有法术?
...道济下山后,先后在祗园寺、观音寺挂单,最后来到杭州灵隐寺。灵隐寺也听说过他的名字,知道他的怪异举动,很多僧人主张不予收留。但寺中方丈很有见识,认为佛门广大,予以收留。据《灵隐
2023-07-13 13:41:00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行走路线:黄龙洞—金鼓洞—双峰插云御碑亭—飞来峰—灵隐寺—韬光寺 全程大约6-7km1.黄龙洞(5处龙)黄龙洞在宝石山栖霞岭后扫帚坞,唐时为内侍黄氏园,南宋理宗淳祐五年(12
2025-01-16 15:41:00
徐骏:西湖“十听”
...,与飞来峰下高亢的猿啸遥相呼应。 冷泉位于飞来峰与灵隐寺之间,古时泉水清澈、深广且湍急,甚至可通舟楫,苏东坡描写当时冷泉:“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正是这种泉急壑
2025-05-15 13:03:00
杭州灵隐寺紧急声明!
大皖新闻讯 3月31日,关于线上网络平台冒用杭州灵隐寺名义开展商业行为,杭州灵隐寺通过公众号发布声明。具体如下:杭州灵隐寺关于线上网络平台冒用杭州灵隐寺名义开展商业行为的声明尊
2024-03-31 17:17:00
从桂子到桂花 ——桂花如何成为西湖的文化符号
...问被贬越州,途经杭州,游览飞来峰,写下那首著名的《灵隐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
2024-10-08 17:38:00
杭州人心心念念的灵隐寺腊八粥开熬
...很多杭州人心心念念的,就是能够在腊八节喝上一碗杭州灵隐寺熬制的腊八粥。每年腊月初一,杭州灵隐寺都会准时开锅,从腊月初一凌晨开始煮粥,一直熬到腊月初八中午结束。昨天早上6点,灵
2025-01-01 08:20:00
杭州这里又被挤爆,凌晨就开始了!紧急提醒:限量通行!请提前1天预约,8天仅限1次
烧头香,杭州人是很认真的。今天凌晨,灵隐寺已经人山人海。除夕夜灵隐寺(含飞来峰景区)200元的门票价格依旧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即使烧不到头香,白天去拜一拜也是好的。所以直到现在,灵
2024-02-10 17:18:00
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传统文化正在回归,坚决抵制寺庙商业化
都市快报讯 2024年即将来临,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为新一年的祈福年历写下“龙德耀日”的新年祝福。从2012壬辰龙年的“龙年祈福”,到2023癸卯兔年的“月德呈瑞”,再到2024甲
2023-12-03 21: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