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1-16 15:41:00 来源:杭州网

甲辰龙年就要过去了,站在岁尾,授权转载豆瓣网友“北墻PHOTO”《我在西湖寻龙迹》,给将过去的龙年“画龙点睛”,收个“龙尾”。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在西湖群山之中,有很多与龙有关的古迹和元素,今天先带大家走一个“西湖寻龙”的北线,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试着走一个,看看你能寻到几处龙🐉

行走路线:黄龙洞—金鼓洞—双峰插云御碑亭—飞来峰—灵隐寺—韬光寺 全程大约6-7km

1.黄龙洞(5处龙)

黄龙洞在宝石山栖霞岭后扫帚坞,唐时为内侍黄氏园,南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僧人慧开卓锡于此,经略花园使孟珙建护国仁王禅寺。以寺后祈雨灵验的灵洞闻名,并在灵洞前建护国龙祠,龙王被封为“灵济侯”。《淳祐临安志》载“护国仁王院洞:在钱塘门外扫帚坞。山有水洞流泉,虽早不竭,旧为内侍黄氏园,淳祐中,僧慧开鬻地建寺于洞下。丁未亢旱,丞相郑公、府尹赵公,常躬祷于洞口感应。”《咸淳临安志》“慧开禅师休粮禅定于隆兴黄龙峰顶,自是,所至祷雨辄应。孟少保珙为捐金买地建寺”。《西湖游览志》记载“曩夏雨初霁时,常有神物蜿蜒卧松上,其气茀茀然而黄,盖黄龙也,故号黄龙洞”。

黄龙洞在宋、元、明、清皆为佛教胜地。清乾隆皇帝多次游寺,题诗作文,清代“黄龙积翠”为杭州二十四景之一。民国初广东罗浮山冲虚道观道士将此地改造为道观,上世纪八十年代改建为公园。

此前杭州网曾转载过马黎的文章,报道了魏祝挺和奚珣强发现了古代真正的黄龙洞(灵洞)本洞,真正的黄龙洞不在景区内,位于景区东侧围墙外,护国仁王寺遗址东南侧的山腰竹林之之中。

马黎:寻找黄龙洞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竹林掩映中的真黄龙洞

据附近居民介绍,几十年前洞里积水很深,而如今洞底已经淤塞,不再有“水泉绀寒,深不可测,旱不缩而潦不盈”的景象。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黄龙洞现状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在黄龙洞口,我们可以看到一处明代摩崖题刻:“灵济侯黄龙王” 落款:洪武十年中秋日屠子芳刊

该题刻实证了这一洞穴就是真正的黄龙洞原址,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第一处龙了。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洞口还有一处看不出字的空龛,一处南宋淳佑吴璞等题名以及一个大的佛字

然后来到景区内,首先能看到山崖之上饰一大龙头,泉水由龙嘴泻入池中,池中立石,上刻“有龙则灵”,龙头是根据古代的样子复原的,在民国老照片中也能看到大龙头原来的样子。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黄龙吐翠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有龙则灵

再来到无门洞中,寻找两处龙。一处是“黄龙泉”,另一处是明代蟠龙石刻。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黄龙泉

无门洞内的慧开禅师造像龛对面的平台下方侧壁,离地面约2米处,雕有一条蟠龙,仅存头部,龙首西向张嘴,雕出眼睛、牙齿、鼻孔、双角等,胡须较长,向两侧伸展。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明代蟠龙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明代蟠龙细节

2.金鼓洞 (2处龙)

金鼓洞距黄龙洞不到1km,据《西湖游览志》记载“栖霞岭北有金鼓洞,昔人伐石其间,闻金鼓声作,乃止”,故为人工开凿的洞穴。洞在削壁下,宽广如屋,深约十余米。此地旧有鹤林道院,为清代周太朗真人所创,蔡炼师扩建累年续有增新,在清代,鹤林道院曾名噪一时。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在金鼓洞之上有观音岩,此处塑有一条蜿蜒的巨龙,虽然龙是当代塑的,但石壁上有清代关槐、赵之谦、陈希濂、金棻、曹籀等文人的题刻,下有清泉,很值得一看。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乾隆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关槐所题“归来一鹤”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曹籀 金鼓洞铭

空山风日翏翏,太初岩谷振响。金鼓出,虚/似扪,孔壁疑藏禹书,药炉丹灶仙人之居。

道光二十有三年,岁在癸卯冬十二月朔,仁和曹金籀撰并书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名在丹台石室中

落款:仁和曹籀来游,葛民先生尝举此七字,命之谦书之,勒于崖石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叔,中年后始名赵之谦,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末著名书法家。历官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等知县,多有作为。能诗文工书擅画、精篆刻,融篆刻、书法、绘画三者于一体。著有《六朝别字记》《四书文》《二金蝶堂印谱》等,辑有《江西通志》。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乳洞閟寒色,莓苔满目斑。清泠泉出窦,曲折屋藏山。野鹤有时至,闲云何处还?红尘飞不到,白日掩松关。

落款:嘉庆元年陈希濂题

陈希濂,字秉衡,号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嘉庆三年(1798)举人,年五十选县令,殁于京邸。工隶书,善花卉,颇得陈道复精髓,著有《西湖棹歌》精通鉴赏,喜收藏。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金鼓泉清澈见底,有小鱼自在游荡其中。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在金鼓洞外上观音岩的台阶旁,可看到一处龙头石刻,年代不详。

3.御碑亭 (1处龙)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御题西湖十景,并分别于十处地点刻石立碑,称为“十景碑”。乾隆帝六下江南时,每次分别为西湖十景作诗十首,均叠前韵,并刻于十景碑之上。也就是说,每一块十景碑都是经过七次题刻才完成的,从康熙三十八年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历经86年,精雕细琢,最终完成。

今存的西湖十景御碑中,碑额碑身俱全的苏堤春晓碑,仅存碑身的曲院风荷碑,以及仅剩上部碑身的南屏晚钟碑。其他被损坏的十景碑大多有拓本存世。

由于我只拍了双峰插云碑,在此就以双峰插云举例,想看清代原碑的小伙伴可以去苏堤春晓和曲院风荷观摩原碑(如果按照我的路线走,曲院风荷更加顺路)。

双峰插云碑现位于灵隐路洪春桥之东北侧,碑通高283厘米,碑身高195厘米,宽90厘米,厚20厘米,上覆清代风格的六角攒尖顶石亭。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双峰插云御碑亭

现碑为1980年幕刻重立,碑身两面均为康熙御笔行书“双峰插云”,上方正中有“康熙御笔之宝”篆字印一方。碑阳上款“康熙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直一行;下款“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郭世隆、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都御史加二级臣张敏、日讲官起居注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五级臣高士奇恭摹”。周围饰以线刻行龙戏珠纹。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双峰插云御碑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碑额正面及两侧浮雕云龙戏珠图案

4.飞来峰 (7处龙)

接下来就来到了此行最值得一去、龙数量最多,也是龙最难找的飞来峰了,在这里,一共要找7处龙迹。

首先来到青林洞,在洞口卢舍那佛会浮雕下方的7号龛,有一尊降龙罗汉,面部已损,着交领袈裟,腰系带,右手支地,左腿微微支起,左肘支左膝,手上举钵。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一条游龙正呈附冲状向钵飞去,罗汉则仰首面向飞龙。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在洞内的济公床(理公床)之上的9号龛,塑有十八尊罗汉一字排开,其中第五尊着右袒袈裟,结跏趺坐,左手结定印,右手屈肘上举托钵。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钵上方平飞一龙,龙头向着罗汉,罗汉头部右转仰视飞龙,是为降龙罗汉。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在洞内东南豁口处的17号龛,有一处分两层开造的十八罗汉造像,其中的第九尊着右袒袈裟,右臂屈时上举托钵,左臂屈肘下垂置腹前,罗汉头部微仰冲着钵上方从天而降的一条飞龙,结跏趺坐。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因本铺中的降龙罗汉上方的空间宽裕,俯冲状飞龙的威猛姿态表现得很充分。这铺十八罗汉的雕刻精度与艺术水准也高于洞内其余的罗汉像。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17号龛的对面,在向地面下垂的一块大型钟乳石上高浮雕9身罗汉造像,在旁边另一块下垂的钟乳石上高浮雕2身罗汉造像。造像三两成组,依岩壁开凿, 为21号龛。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其中的第九尊罗汉, 着交领式僧衣,头转向左侧,右手于左肩处托一钵,左手抚膝,双腿盘坐于岩石上,头部左侧崖壁上浮雕一条飞龙,张牙舞爪,正扑向罗汉而来。

其实在佛典中并无十八罗汉的记载,在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法住记》中,记载了十六位罗汉,这便是罗汉信仰在中国的起源。在玉皇山石龙洞,我们可以看到吴越国时期开凿的十六罗汉造像,经过渐渐的本土化发展后,在南高峰烟霞洞内,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十八罗汉造像,由此开启了我国窟龛十八罗汉造像的先河,可惜其中几尊遭到破坏。而飞来峰青林洞的十八罗汉造像开凿于北宋初期,稍晚于烟霞洞,虽有局部残缺,但却保存序列完整,可以说是十八罗汉信仰诞生早期重要的实物凭证了。

然后来到玉乳洞,这里的两处龙体量较大,比青林洞的好找很多。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第24龛中最左边的罗汉着右袒袈裟,身形键壮,头颅比例硕大,一手屈肘上举托钵,一手屈肘置跏趺坐的腿上。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尊者胡貌梵相,身躯转向左面,仰首怒目而视龛楣中部上方正俯冲而下的一条大龙,是为降龙罗汉。

26号龛处于洞厅北部崖壁,就岩势只凿出龛顶与右侧壁。龛内罗汉着通肩袈裟,右手当胸持笔,左手于腹前结定印,结跏趺坐。罗汉左上方龛壁刻游龙一条。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关于此处造像的题材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此处为南朝画家张僧繇的造像,塑造的是他“画龙点睛”的故事。

看完了青林洞和玉乳洞的6处飞龙,就该来到冷泉溪畔,寻找七头护法龙王,这也是一处非常隐蔽的地方,若非有人指点,自己看到的机会几乎为零。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首先找到冷泉溪畔的多宝天王造像,在天王像的西面一点点,能看到77号龛无量寿佛,就在这边上,藏着被巨石挡住的78号龛——狮吼观音造像。

这里需要稍微往上爬一点点,爬上去后能看到78号龛的主尊狮吼观音,而两个七头护法龙王则为左右胁侍。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这是主尊狮吼观音造像,头部右上半侧残损,于卧狮所驮的莲台上作轮王坐,左右分别有宝剑与三叉戟作为法器。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右胁侍七头护法龙王,龙王人身蛇尾,脑后升出七个蛇头,上身赤棵,胸挂璎珞,饰镯钏,右手屈肘于胸前,托火焰宝珠,右手作护珠状,腰部以下为蛇体,蛇身富有弹性,卷曲伸展白如,周围雕出朵朵如意云头,缭绕着龙王呈新月形,顺着龙王尾巴翘摆之势,前端的一抹徽云向上飘逸,形状极为舒展,龙王面庞丰腴,虔诚愉悦地驾祥云向主尊狮吼观音冉冉飘去。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左龛壁已翻转倒伏,也就是挡在主尊前的这块巨石,正是因为这块巨石,使得这78号龛变得极为隐蔽。巨石的上半截搁于正壁的狮子头部,下半截埋入土中,故左壁的龙王像仅露出头部。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狮吼观音的坐骑,正好被倒下来的左龛壁压住。

5.灵隐寺 (2处龙)

在灵隐寺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分别立着一个经幢,由吴越国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经幢为湖石雕凿,原为12层,现已残损,平面呈八边形。东幢幢身镌《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西幢幢身刻《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建幢记》及附记。在经幢的最下一层,雕刻着精美细致的龙纹,形象逼真生动,这就是我们此行要找的灵隐寺的两处龙了。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经幢原立于钱氏家庙奉先寺,后吴越国纳土归宋,奉先寺废。北宋景祐二年(1035),灵隐寺住持延珊迁建于今址。

6.韬光寺 (1处龙)

韬光寺位于灵隐寺西北巢枸坞内,这里树木苍郁,曲径幽邃,流水潺潺,历来名人在此咏诗题辞极多,有很高的文化地位。

唐长庆年间(821--824年),四川高僧韬光禅师在此驻足卓锡建寺,寺以人名,地以寺名,故名韬光。当时白居易正任杭州刺史,与韬光禅师过从甚密,两人常煮茗论道、吟诗唱和,被引为佳话。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金莲池

寺中的金莲池据传就是韬光禅师引水种金莲处。池水清冽可掬,水从一石雕龙头口中汩汩流出,蓄于池中,虽旱不涸,群众常登山到此取水。韬光禅师有“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诗句赠白居易。池中所种金莲,花色金黄,叶呈椭圆形,圆形小花浮生水面,玲珑逗人。池上旧有飞雨阁,池边留有烹茗井,据说就是韬光禅师与白居易煮茶品茗之处。

古人有诗:

绝壁云中磴,浓阴竹里家,峰高驰野马,门静落松花;

池水金莲种,春阶玉笋芽,坐收江海胜,清话煮新茶。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至此西湖北线寻龙路线完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走走看,试试能找到几处龙,或者如果你知道在西湖北线还有哪些龙,祝大家龙年大吉,一飞冲天!

北墙:我在西湖寻龙迹(北线)

本文参考:《杭州宝石山摩崖石刻集萃》《杭州护国仁王寺慧开像龛及黄龙洞的调查和初步研究》《湖山镌永 杭州西湖历代摩崖题刻拓本》《汉藏瑰宝》《杭州的古建筑》《杭州的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诀窍分享!抓住假期尾巴,西湖边“丝滑”出行
...式依旧是最高效、最便捷的。杭州公交在黄龙体育中心、黄龙洞、凤起路、龙翔桥、吴山广场这5个地铁站配备了开往西湖北线的配套公交线路,接驳地铁1、2、3、7、10号线。下图中已经标
2025-02-03 10:21:00
石痴奚珣强:摸遍群山解读古人朋友圈
...在这喜悦之外,还能更正一段对历史的误解。西湖北山的黄龙洞景区,乾隆皇帝六下杭州,五度到访无门洞,乾隆和当今人士都认为,今日景区内的无门洞就是黄龙洞。但奚珣强在景区的围墙外发现
2024-10-23 14:38:00
杭州最有名的“龙”在哪里?原来之前都找错了
...名的龙在哪里?估计很多老杭州的第一反应:个么肯定是黄龙洞啊。作为老杭州的我拼命点头。杭州人说的黄龙洞,就是曙光路上“杭州西湖”石碑所在的著名LOGO:黄龙洞景区。20世纪80
2024-01-07 18:00:00
周末,杭州景区赏桂“大军”来袭,出行攻略请收好!
...,可通过东岳(3号线)、黄龙体育中心(3、10号线)、黄龙洞(3号线)、凤起路(1、2号线)、龙翔桥(1号线)、吴山广场(7号线)、枫桦西路(6号线)等周边地铁站享受“无缝连
2023-10-13 21:13:00
1月18日起 西湖景区“公交+地铁”换乘服务升级
...织,还可以无缝连接、快速到达。1月18日起,西湖景区的黄龙洞、凤起路、黄龙体育中心、吴山广场、水澄桥5个地铁站,地铁站去西湖景区热门景点,都有相应的公交接驳线。这些站点到底串
2024-01-12 09:40:00
...国茶叶博物馆 双峰馆区 临时展厅(第十展厅)文艺节目黄龙洞景区春节大戏演出春节期间,黄龙演艺中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民乐专场、越剧大戏。时间:1月31日(大年初三)14
2025-01-27 12:03:00
杭州日报讯 “黄龙洞变得很不一样,非常漂亮!”随着夜幕降临,杭州黄龙洞景区的“黄龙吐翠”牌坊下,文创市集吸引路人驻足,山林间的灯光隐约可见……全新升级的黄龙洞景区夜游空间,将为杭
2023-10-06 07:31:00
“十一”新去处!杭州黄龙洞沉浸式夜游空间开启试运营
潮新闻讯 “夜里的黄龙洞太美了!”有市民发现,现在夜游黄龙洞竟别有一番意境。夜幕降临后,杭州黄龙洞景区的“黄龙吐翠“牌坊下,热闹的文创市集吸引路人不断涌入;缘石广场上,随着越剧头
2023-09-29 21:59:00
今年端午高速不免费,杭州这些路段要绕行
...隐景区的“公交+地铁”10条接驳线。北线:①地铁3号线黄龙洞站——上天竺;②地铁19号线西溪湿地北站——灵隐;③地铁3号线、10号线黄龙体育中心站——灵隐;④地铁1号线龙翔桥
2023-06-22 00: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