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抗癌新希望!中国科学家破解肿瘤与细菌的对话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04 08:39:00 来源:缘之心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刁雯蕙

3月4日,一项发表于《细胞》的研究给癌症治疗带来了新希望。科学家成功破解肿瘤与细菌之间的“对话”机制,首次揭示了细菌抗肿瘤的关键原理,为利用细菌治疗恶性实体瘤提供了全新思路。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陈立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肖意传团队完成。

据介绍,2024年,刘陈立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赵国屏,首次阐释了“定量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范式和学科内涵。这项研究正是定量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生动示范。

研究团队交流实验进展。受访者供图

细菌疗法的百年突破

虽然科学家早在150多年前就用细菌治疗实体瘤,但由于缺乏安全性和稳定的疗效,细菌疗法如昙花一现,最终湮没在历史中,鲜有问津。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细菌疗法重新焕发生机。尽管越来越多的“细菌制剂”被报道,但未有成功走向临床的案例。究其原因是细菌疗法仍存在几个关键问题未解决——细菌怎么逃避先天免疫系统的攻击、细菌如何激发抗肿瘤免疫、如何确保细菌疗法的安全性,等等。

“与传统药物不同,细菌是活的。细菌能在肿瘤中存活,说明它们能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同时,细菌又能抑制肿瘤生长,表明它们还能激活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刘陈立解释说,“这种现象看似矛盾,其实是因为我们对细菌与肿瘤之间的‘对话’机制还不了解。弄清楚这种‘对话’机制,对于设计出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很重要。”

为此,2017年起,刘陈立团队将定量合成生物学的思路应用于细菌治疗肿瘤研究。研究团队历时8年,成功揭示了肿瘤与细菌之间的“对话”机制。这项研究不仅填补了细菌治疗肿瘤领域的理论空白,还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提供了全新策略。

细菌与肿瘤到底说了什么

这项研究始于刘陈立团队对细菌治疗肿瘤的早期观察。他们通过构建一种特殊的合成菌株,发现合成细菌在结肠癌、黑色素瘤、膀胱癌等多种疾病动物模型上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展现了治疗肿瘤的潜在靶向性和广谱性。

那么,细菌究竟是如何抑制肿瘤的?又如何不被机体的免疫系统当作“敌人”消灭?细菌与肿瘤之间到底“说了什么”?

研究人员发现,细菌通过一种叫白介素-10的信号分子与肿瘤内的免疫细胞进行“对话”,让肿瘤内的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白介素-10,向细菌的天敌——中性粒细胞施展“定身术”,使其无法运动,从而躲过免疫细胞的“追捕”。

与此同时,细菌为了自身生存所激发出的白介素-10信号分子,碰巧“唤醒”了肿瘤内的“沉睡士兵”CD8+ T细胞,使它们重新武装起来,对肿瘤发起猛烈攻击。正是这种“歪打正着”的机制让细菌既躲过了“追杀”,又攻击了肿瘤。

细菌治疗肿瘤怎么保证安全性?刘陈立团队发现,免疫细胞中存在一种“迟滞效应”机制,从而使肿瘤组织中的白介素-10受体水平变高,正常组织中的白介素-10受体水平变低。通过采集分析27种不同癌症患者的临床样本,团队验证了这一机制。这种差异性使细菌只能在肿瘤内躲避抗菌免疫细胞的追杀,并在正常组织器官中被有效清除,从而保证了细菌治疗的安全性。

癌症治疗有望迈入“精准时代”

研究人员将该疗法在多种动物模型中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这种合成生物改造的细菌能够显著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复发和转移。

这项研究的突破性意义在于,团队首次揭示的细菌抗肿瘤关键机制,为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精准改造细菌提供了理论指导。该研究标志着细菌疗法从“以毒攻毒”迈向“精准调控”的新时代。

研究团队表示:“通过合成生物实验和定量数学模型的结合,我们精确模拟了细菌在肿瘤内的行为,从而设计出更高效的疗法。这就像发现了合成生物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神秘对话’,使科学家能够重新编程合成生物系统,为癌症治疗打开全新思路。”

目前,该研究正在向临床试验推进。未来,医生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白介素-10受体的表达水平,可精准筛选出适合接受细菌治疗的患者,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工程化改造的抗瘤菌可以作为智能递送载体,实现治疗药物的精准释放。这种创新模式成功突破了传统给药系统的局限性,有望为恶性肿瘤治疗开辟新路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眉山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全市首例 CAR-T新型抗癌疗法
...,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疗法为血液恶性肿瘤的治愈带来了新希望。近日,眉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成功开展全市首例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弥漫大B细
2024-04-23 06:36:00
追问|精准爆破!科学家将细菌改造成“声控炸弹”攻击肿瘤
...而,如何实现准确递送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近日,中国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成功将细菌改造成一种针对肿瘤的“声控炸弹”,能够在到达肿瘤位置时通过外部超声波“引爆”,释放药物发动攻击。
2024-04-23 15:19:00
抗癌利器,竟是我们自己(健康书橱)
...基于此,作为清华大学生物学博士、肿瘤免疫的新药研发科学家,徐庞连立足于严谨的科学精神,用简洁通俗的文笔,把历史与现实、医学与社会巧妙地勾连在一起,描绘出一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2025-01-04 04:42:00
金显宅教授诞辰120周年暨中国抗癌协会成立40周年文化活动在津举办
...院联合启动中国抗癌协会成立40周年系列活动,共同追寻科学家足迹,在鉴往知来中砥砺前行,在凝心聚力中共启新程。106家兄弟学/协会及国外抗癌组织发来贺信,来自五大洲的国际抗癌组
2024-04-29 11:21:00
晚期鼻咽癌患者点燃新希望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患者送来锦旗。“从治疗到复查这几年来,我只要有问题,不管问到谁,他们都能耐心解答和帮助我,对病人非常关心、有耐心,服务态度非常好……”近日,河池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2024-01-16 03:04:00
...疗、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为肝癌治疗带来新希望,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肝癌患者在病因、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案上存在差异,因此,在中国的应用及优化策略仍需深入研究,以期为
2024-11-17 22:34:00
省内率先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开展空间分割放疗技术治疗大肿块晚期肺癌
...,有效提高了局部控制率,为多程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带来新希望。”胸部肿瘤科副主任邢时云谈到。目前,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学科已在国家科技创新2030“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
2025-05-31 16:40:00
...治疗紧跟学科前沿,积极参与肿瘤新药研发,为患者带来新希望。近年来,全球肿瘤内科治疗技术飞速发展,新药研发卓有成效。厦大附一肿瘤内科除了开展常规化疗,还积极开展靶向治疗、免疫治
2023-04-23 07:15:00
“癌症”害怕7种“碱性食物”?一文揭晓答案
...化为正常细胞,以便及时对身体进行操作。根据澳大利亚科学家的研究,柑橘类水果在所有水果中具有最高的抗氧化能力,每天食用柑橘类水果可以将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发病率降低50%以上。
2023-01-05 22:2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多人获刑 涉及非法猎捕、贩卖、运输鸟类等犯罪行为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鲜明导向
2025-11-14 18:52:00
高铁上孕妇突然临盆 多方联动救援母子平安
大皖新闻讯 “谢谢列车长,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近日,一通报喜电话让G7263次列车长张露及全车工作人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2025-11-14 12:38: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一位身着棕色背心、蓝色内搭和灰色运动鞋的七旬老人,正手持拐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练习独立行走
2025-11-14 12:09:00
就诊患者医院停车被收费 院方回应:收费由三方公司负责,会积极协调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淄博市张店区的张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0533-3811076)反映,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停车时被收费
2025-11-14 12:05:00
广州“铜钱大厦”一拍流拍,起拍价13.6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以13.6亿元起拍,但因无人报名出价
2025-11-14 12:04:00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