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期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3 06: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李勇

60多年前的兰州火车站,一群大学生正在为一个即将远行的同学送行。远行者刚从他就读的兰州大学中文系办理了退学手续。此行,他要回河南老家。西部的风,吹在他年轻的脸上,远行者脸上写满对未来的憧憬……

田中禾的一生中,“退学事件”是一个生动的隐喻和缩影,它折射了田中禾的性格,影响了他的一生。田中禾当年不满于学校教育的循规蹈矩选择退学,未和家人商议便擅自作出决定,充分显现了那个年轻人的自由任性。这种自由任性,伴随了他的一生,也让他付出了一些代价。

他高中时代出版了长诗《仙丹花》,这让他在高考前夕面对众多志趣和人生选择,毅然选择以文学为业,有底气和自信从常规化的大学教育中抽身。但实际上,若能预知这个选择会让他辗转漂泊,历尽挫折,他是否还会轻易作出当初那个决定?

所幸的是,那样的决定最终成就了作家田中禾。我好奇的是,他受苦之时,有没有后悔过?我更好奇的是:历经那么多年打击和漂泊,他任性自由的性格未曾改变过,他怎么做到的?

文学的诱惑,让他受了很多苦。很多事情事后看,似乎都轻而易举,甚或顺理成章,但身处其中时,却如行泥淖。当一切烟消云散之后,他曾表白他一生的志业选择:“读书、写作给我快乐,给我激情,让我童心永在,‘不知老之将至’。心里想的总是很多,能够写出的却很有限。如果有人问我,下辈子你选择什么职业?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下辈子仍然当作家。我知道,再有三生五生也还是读不完想读的书,写不完要写的东西,尽管我亲爱的二哥为文学跌倒,折损了一生,可我还是认为作家是人世间最幸福的职业,我别无选择。”这是花甲之后田中禾说的话,遥想当年,怀揣文学梦离开校园到广阔人间“读大学”,可谓初心不改。

不改的还有他任性自由的性格。没有这种性格,他可能承受不住严酷的打击;没有这种性格,也不会有后来他的文学。这种性格,带来了田中禾文学创作的一个独特现象:他在古稀之年才迎来真正创作高峰。这不是说他早年小说写得不够好。他创作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五月》《落叶溪》,至今为人称道。但从厚重程度、思想内蕴以及与文体结合的完美程度来看,他70岁到80岁(2011—2020年)之间写出的《父亲和她们》《十七岁》《模糊》(姑且称之为“故乡三部曲”),才是他的最高峰。

最高峰出现在70岁到80岁之间,不可思议。古今中外文坛确有一些常青树,如歌德、雨果、托尔斯泰,但数来数去其实也就那几株而已。法国社会学家埃斯卡皮的名著《文学社会学》提及一项广泛的社会学调查,该调查显示,作家一般是40岁到50岁达到创作高峰。中国作家绝大多数也是这样。田中禾却是个例外。

我认为,他的例外和他任性自由的个性有根本性关联。这个个性里面,包含有悲愤和不平,那是朝向平民和弱小者的(如《五月》),它联结着他天生的敏感热情和良善。这个个性里还有试图挣脱一切羁绊和束缚对心灵自由的渴念。田中禾兴趣广泛,博闻强记,生活中不只是作家,还是资深戏迷,唱歌跳舞,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能享人间之乐。这与作品中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他,形成鲜明对比。不过,这种矛盾只是表面的,那个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田中禾,应该是更根本性的。在他后半生的文字里,并不难发现,他一直在与其悲悯心搏斗——因它伤怀,又不甘做它的奴隶。他心心念念的“自由”,不过是渴望飞升,从尘世悲苦加诸给他的焦虑和感伤中挣脱而出。

这造成了田中禾创作中潜在的矛盾。他有时并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个矛盾,于是他索性停笔(比如21世纪第一个十年),当他再次提笔(“故乡三部曲”),我们也发现他找到了一种相对平衡。

这种平衡使他的作品少了托尔斯泰那样的执着,却自有一种静水深流的态势。这个生于乱世(1941),走过共和国70年历程的老作家,有着很多年轻人罕有的热情,对于生活,对于艺术,对于文学,对于启蒙,他始终怀抱热切的期待和寄托。任何一个严肃文学写作者,都有期望这个世界变好、变得更好的愿望,但能把这个愿望持守终生,垂暮之年依然为其伤怀,为之努力,难能可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是80年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是最有资格为其留证取影的。并且,他不仅有这种意愿,更有这种能力。

让人痛惜的是,田先生留给这个世界的作品,本可以更多;而他真正意义上的创作高峰,还是来得稍晚了一些。2010年,在《父亲和她们》研讨会上,我第一次见到田先生。他是主角,要发言,他的发言是在研讨会最后。“我衷心地感谢大家!”他躬身起立,真诚、庄重地说了这一句话——也只有这一句话。高高的身子弯下去,鞠了好大一个躬。今天回想,那一鞠躬里,实有一种雄心壮志!他说阅读和写作让他乐而忘忧,忘记年纪;其实,他80岁仍挺拔的身姿、让人赞叹的口才和记忆力,也让我们忘记了他的年纪。

所以,7月26日早上收到墨白先生发来的消息时,我惊讶到说不出话来……

先生生于1941年,卒年82岁,算是高寿。但想到他那很多年轻人都望尘莫及的饱满精神状态,想起他数次提及的还在写的“新作”,令我还是有天不假年之叹。

先生一生圆满,自当无憾。唯愿天国有纸笔,仍有文学相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当代作家田中禾先生逝世 多部作品译介国外
...7月26日,记者从《河南文学》杂志社获悉,中国当代作家田中禾先生7月25日在郑州逝世,享年82岁。田中禾,原名张其华,当代著名作家、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1941年生。历任河
2023-07-26 10:59:00
...《宝水》,她读了很多书——《乡土中国》以及乔典运、田中禾等河南作家的书籍。除了知识的储备,还有生活的储备,那就是到生活现场去。乔叶特别害怕自己像一个作家、像一个记者,怕“带样
2023-12-02 07:11:00
...。其前身为《热风》杂志,创刊32 年来,先后有张一弓、田中禾、李佩甫、邵丽、乔叶等多位文坛大家担任社长。2023年12月28日
2024-11-05 20:32:00
...作品目录在《文艺报》和中国作家网公示结束,王晋康、田中禾、李天岑、程韬光等四位南阳作家的作品入围。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每届获奖作品仅
2023-06-21 04:14:00
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产业链党建联盟
...子成员分包四大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发展。重点培育河南田中禾食品有限公司(肉鸡)、河南旭瑞食品有限公司(肉鸭)、武陟即可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鹌鹑)、河南长江肉业食品有限公司和焦作
2024-04-12 07:13:00
...、职红海等劳模,依托斯美特食品、旭瑞食品、金米郎、田中禾、汇力康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聚力供应链强化、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建设,实施“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
2024-01-17 06:58:00
被主编骗来玩二十年前的游戏,不必要的青春增加了
...高清复刻版》也是完完全全游如其名的“高清化”复刻。期望从本次复刻的游戏体验中收获惊喜的玩家可能就要失望了,不熟悉《鬼武者》系列想以本作作为人生中第一部《鬼武者》的新玩家可能也
2025-04-23 23:08:00
...粟能得几。虽然捕得一斗蝗,又生百斗新蝗子。只应食尽田中禾,饿杀农夫方始死。” 如果白居易生在明朝宣德年间,会被朱瞻基斥为以邻为壑,郑獬这位宋仁宗皇祐五年状元,一直不被王安石
2023-11-10 20:29:00
日本著名小说家田中芳树的历史小说《天竺热风录》最近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田中芳树著有《银河英雄传说》《亚尔斯兰战记》《创龙传》等长篇小说,其中《银河英雄传说》于1988年摘得日本
2025-02-15 07: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