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和孤独症儿子一起画画的母亲:“快50岁时,我考上了广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03 10:47: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艺术不是艺术家的专利。”

这是关于一群孤独症家庭的母亲,决定和孤独症孩子一起拿起画笔的故事。

4月2日,世界孤独症日与国际儿童图书日交汇之际,《一家人,一条路,一座城》计划发布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活动由广东省廖冰兄人文艺术基金会与广州图书馆共同主办。

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围绕“一家人,一条路,一座城”展开的。由八个孤独症家庭的母子,以共同绘本的方式,用画笔描绘广州人生活的街道、楼房和家,共同构建出他们眼里关于广州的宝贵记忆。

“在广州市少年宫学画画,我的孩子从7岁一直成长到28岁。作为孤独症家庭,我们受惠20年。如今我也开始学画画。”

“为什么要我来画?我开始一点都不懂。后来想想,我们被大家爱了这么多年,现在我们可以用画笔来爱大家。”

“我们这些妈妈,也可以聚在一起,聊艺术,聊人生。谢谢敢爱我们的人。”其中一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发言分享。

和孤独症儿子一起画画的母亲:“快50岁时,我考上了广美”

“璞育计划”的特殊孩子、妈妈和志愿者们。

“我陪孩子学画画,快50岁时考上了广美”

“我叫谢幼金,我是一个15岁孤独症孩子的妈妈。因为陪孩子学画画,我也开始自己学,在去年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我快50岁了,如今读大二。”

一个机缘巧合,从事会计师工作的谢幼金决定开始和孩子一起学美术。

“疫情开始后,他开始在家学习画画,就想干脆买一些绘画的东西让他在家里尝试。后来发现他是愿意去学习的,我就带着他学,因为是陪着他,后来发现自己也感兴趣了。”

谢幼金给孩子报了美术的集体课,但因为病症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坐不住,只能上一对一小班课。但孩子的小班课太贵了,他一节课400块,但教我这样的成人只需要120块。我就想,能不能我学会了再教儿子?等于我们两个人只用花一份钱。”

就这样,谢幼金开始了自己的美术课之旅。

“我去报名美术培训班的时候,工作人员看到我就跟我说,姐,我先跟你讲讲咱们这个课的退款条件......他们怕我坚持不下来,结果我成了坚持最久的那个。”

“画画一坐就是6个小时,我陪着孩子一起画,自己也能坐得住了。老师们还总担心我,让我出去走走,说年纪大了坐太久对腰不好。”

“我有一个孤独症儿子,但我不想苦情。我这个人从小到大,有困难就解决困难,这条路不行就走另一条路。”

2022年,谢幼金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那年全国招生35个人。在即将退休的年纪,她带着孤独症儿子走进了大学课堂。

“现在全班我最老了!因为我快退休了,以后就想从事特教工作,带着这些特殊的孩子们搞美术,搞手工,教他们。璞育计划如果需要志愿者,我就来!”

“儿子不自信时,我能在后面使劲撑住他”

“我姓郎,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一个老师,也是向征的妈妈,他是一个23岁的孤独症孩子。在拿起画笔以前,我从没想过自己会画画!”

郎老师记得,最开始也只是自己带着孩子去上美术课,由老师在课堂上教孩子。“老师教的,可能有他不理解的地方。我虽然不懂艺术,但是我懂我的孩子,所以我也跟着学,学会了再转述给他。”慢慢接触艺术的过程中,郎老师发现自己也可以开始教孩子了。

“拿起画笔的过程,让我开始觉得,我也喜欢上了画画。会让自己很安静,我开始享受那样的过程。”

“包括一开始,我们也追求要让孩子一定要画成什么样,后来也慢慢觉得,只要孩子能够表达自己就好,艺术没有标准答案。他有自己的特点,而我自己也很享受,他愿意表达,我也可以更包容。这是我们一起画画后,一个很大的改变。”

郎老师眼里,如今23岁的儿子,一直是一个很细致,也很坚持的孩子。“他做事是非常专注的,从6岁开始就去广州市少年宫学画画,中间从没有间断过。有时候他一开始画画就停不下来,但他其实心里也很明白,清楚自己在很多方面可能不如别人。”

“我觉得这就是家长参与绘画的关键。一开始,当他没有信心,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的时候,我来参与绘画,我就可以给他信心,我可以在后面使劲撑住他。这就是我们一起画画的意义。”

“不过现在,我觉得不用了,我可以撤下来了。他已经有了他自己的想法。”

和孤独症儿子一起画画的母亲:“快50岁时,我考上了广美”

和孤独症孩子们一起户外写生的妈妈。

“特殊儿童的支持,离开了妈妈都是空谈”

“让妈妈们参与绘画,是2023年10月开始的。”“璞育计划”策划人、广州大学教授周鲒,向南都记者介绍了这次计划的初衷。

“首先,特殊儿童的支持,离开妈妈都是空谈。有了妈妈的成长,艺术才可以真正地改变这个孩子以及家庭。”

“其次,孩子大了,妈妈老了,是不是对话与沟通就少了呢?艺术很多时候是最好的沟通媒介。‘妈妈艺术计划’,就是要打破单一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的状况。”

“最重要的是,妈妈们说,自己的孩子在广州,几十年被人爱,我能不能反过来爱大家呢?我和孩子一起画画,讲述我们的家庭故事,更多人就会被激励。

“璞育计划”对特殊儿童的关注早已在广州持续数年。

“璞育”,源于特殊艺术家陈元璞与廖冰兄家属,2020年共同捐资成立的公益项目。2024年的,这个公益计划的重心是“妈妈艺术家计划”——她们是一群年龄在50至70岁之间的特殊孩子妈妈。多年陪伴孩子绘画,她们对艺术并不陌生。通过艺术的学习,她们也获得了与孩子另一种通道的连接。周鲒介绍,此次《一家人,一条路,一座城》计划,也是妈妈与孩子们感恩城市的系列艺术倡导计划。

“妈妈们从犹豫,到开始画画,从而开启了人生新阶段。她们和孩子可以艺术对话了。有一些一直都比较排斥绘画的孩子,因为妈妈们的介入,对新环境的接受度提高了。妈妈们善于用艺术来表达自己,表达这个群体的感受。更多的普通人群也有与艺术的亲和度,开始走进特殊人群。”

“艺术让公益走出单向度的‘述说苦难’。妈妈们说:画我们自己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新体验。”周鲒直言。

“说实话,这些家长常常有一个隐忧,就是今后,怎么办?‘我最好能够撑到比我的孩子晚一天走’,这是他们不少人会有的一种想法。”多年致力于特殊儿童教育的广州市少年宫原常务副主任关小蕾直言:我们希望这些家庭能走出这个阴影。而一起画画是一个尝试之路。

“我自己是画画的。看到他们的画,我其实很惭愧。他们画得比我好,因为那都是一些很本真的东西。妈妈和孩子一起画画,希望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关小蕾感慨。

和孤独症儿子一起画画的母亲:“快50岁时,我考上了广美”
和孤独症儿子一起画画的母亲:“快50岁时,我考上了广美”
和孤独症儿子一起画画的母亲:“快50岁时,我考上了广美”
和孤独症儿子一起画画的母亲:“快50岁时,我考上了广美”
和孤独症儿子一起画画的母亲:“快50岁时,我考上了广美”

来自特殊家庭妈妈们的作品。

呼吁

“广州哪一条街,我们能去画画?”

伴随社会对孤独症的关注,越来越多人把目光投向这些“星星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都出生在广州,是一群‘广州仔’。这么多年,广州没有因为他们特殊而忽视他们,这座城给了他们成长的力量。”此次计划的邀请函中这样写道。

“回首过去,我们已经画了很多年、画了很多画。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深情。这一年,我们一直在用心感受广州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栋建筑。这些骑楼作品,就是我们眼中的广州。”

“今年,我们不想让你们来了解我,我们更想与你、街坊、邻居、家人,交朋友,成为你们街道的一分子。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一起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我们爱广州,我们想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色彩,我们想在有缘的一条街道上,留下我们的足迹,从第一号到最后一号房子,给每一栋房子做上独特的记号。”

在今天的活动现场,他们也向广州的每一条街道发出了邀请:“有没有哪一条街道,愿意让我们去画画呢?”

周鲒向南都记者介绍了这个呼吁的意义。

“街道社区画画,我们希望有更多街道来响应。因为公益、艺术和社区结合起来,魅力无限。现在主要是春节期间,我们在怡乐路社区小试牛刀。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我们将在儿童公园举办妈妈漫画展,年底还会在广州图书馆大展厅举办年度大展,集合妈妈们的力量向全社会反馈爱的语言。”周鲒告诉记者,在今天的活动现场,就有闻讯而来的两个街道,已经向孤独症孩子们抛出了橄榄枝。

“我们有个梦,期待有更多街道的支持,让广州的特殊孩子,可以一步步画完那个温暖的广州。”周鲒说。

和孤独症儿子一起画画的母亲:“快50岁时,我考上了广美”

活动海报。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图片:受访者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个孤独症孩子家的“托孤”计划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一个孤独症孩子家的“托孤”计划特需信托成不少孤独症患者家庭“新出路” 第三方监督照护助患者安享晚年一对母子在海边看日落。(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在今年4月2
2024-04-08 04:14:00
六安“爱心妈妈”刘会芹:促康复帮就业,为孤独症儿童家庭送去希望
...新闻讯 有一群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就是孤独症儿童。刘会芹是一名孤独症患儿的母亲。她带着儿子艰难前行,渐渐走出“阴霾”。推己及人,将心比心,2023年,已成长为孤独
2025-06-05 12:47:00
老人“节后孤独症”令人忧
...转自:赣南日报节时儿孙绕膝 节后冷冷清清老人“节后孤独症”令人忧近日, 赣州经开区疾控中心志愿者走进赣州经开区三江乡伍岭村,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的爱心活动,令老人们感受到社会
2023-02-14 04:29:00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未来规划陪儿子走过二十余载康复路 夫妻俩开始详细规划“身后事”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武威图/受访者提供在自己55周岁生日前一天,孤独症孩子东东
2023-11-12 05:42:00
“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星星”
...你,从这里一直到星星。”两岁时,好好被确诊患有重度孤独症。从带着孩子天南地北四处求医的母亲,到创办贵州第一所孤独症康复训练机构的特殊学校校长,赵新玲迄今已支持帮助7000多名
2024-04-02 13:50:00
点亮星星爱不孤单,为孤独症儿童开启科技探索之旅
...合探索之旅”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园内举办。30 名孤独症儿童在高校志愿者、融合伙伴及家长志愿者的陪伴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港科
2025-06-12 16:07:00
特需儿童手绘作品公益展在广州开展
...友”特需儿童手绘作品公益展31日在广州举行,数十件由孤独症儿童创作或者共同创作的作品陈列在大厅内,吸引往来观众关注。特需儿童手绘作品公益展在穗开展。李橹帆 摄据悉,该批作品一
2024-05-31 20:14:00
...委、共青团沧州市委、市图书馆联合主办,多家长期关注孤独症患者的爱心机构共同协办的沧州市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公益活动,在市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室外春意浓浓,屋内暖流涌动。活动现场
2024-04-10 10:38:00
“孤独症”患者的妈妈徐敏星:我比一般母亲的人生丰满很多
...的生活对他们母子二人来说来之不易,因为大帅是一名“孤独症”患者。从恐慌、抑郁到互相疗愈“大帅你真棒!快去下一家吧。”在送牛奶的过程中,徐敏星笑着对自己的儿子说。这样的生活已经
2023-05-13 23:2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邯郸火车司机李学艺4次跳入滏阳河勇救落水者“只想着尽快把人救上岸”河北日报讯(刘剑英、赵鸿粼)面对落水者,他不顾危险,接连4次跳入滏阳河
2025-08-22 08:01:00
全国糖酒会“踢”进比赛现场和“第二现场”,新品吸引观众“尝鲜”甜!“苏超”中场变“秋糖”秀场本报讯(记者张甜甜实习生高冰洁)8月17日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在南京一座普通写字楼狭窄的楼道里,南京森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正熟练地操控着一台造型独特的无人机
2025-08-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张希)就像一场接力赛,药企“出海”节奏不断加快。记者近日从江宁区获悉,今年以来,从单抗、镇痛药,再到医疗器械产品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2公里射频锁定,36米遥感精标,3分钟星上解算……“星眸载荷”是我国首个基于天基计算的北斗导航地面辐射源在轨定位装置
2025-08-22 07:41:00
文化消费是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2025-08-22 07:54:00
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声”生不息,90后讲解员话筒里的星火传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 赵彦辰8月20日,晨光穿透沂蒙党性教育郯城现场教学基地,讲解员徐雅丰将党员徽章仔细别在藏青色制服领口
2025-08-22 07:56:00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姜洪涛:31载影像坚守 做精神科诊疗的幕后守护者
胶东在线8月21日讯(通讯员 丛冰)作为医院诊疗的“侦查前线”,放射科一直都是临床信赖的“眼睛”。放射科医生每天与各种检查仪器为伴
2025-08-22 05:00:00
别忽视新生儿黄疸!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为胆道闭锁患儿护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近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成功救治一例胆道闭锁婴儿。患儿为一名早产儿,出生后即出现黄疸现象
2025-08-22 07:53:00
鲁网8月21日讯近日,山东省地矿局五队在国际矿床学权威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上发表的稀土矿研究论文荣获泰安市第十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25-08-21 17:25:00
鲁网8月21日讯清晨,菜农闫大伯正在使用智能地磅进行蔬菜称重,他只是在地磅上刷了一下自己的“智慧农收”收款码,一车菜钱便实时转入了他的潍坊银行卡
2025-08-21 17:25:00
鲁网8月21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杨春运 靳业康)8月20日上午,农行德州市宁津县支行营业部接到一位老人打来的求助电话
2025-08-21 17:25:00
凤冈:基层医师扎根“故乡”的那份值得
多彩贵州网讯 在凤冈,有一批来自异乡的医护人员,把工作的地方当做第二故乡,有的怀揣“医者仁心”就是一辈子。如今,来自松桃县的龙正园
2025-08-21 17:37:00
凤冈:精医笃行惠百姓 初心如磐映芳华
多彩贵州网讯 在凤冈县医疗战线上,一群拥有着副高职称的专家常年扎根临床一线,用精湛医术守护群众健康。近日,笔者走近凤冈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肿瘤)科主任
2025-08-21 17:38:00
“此心安处 情系紫云” 2025年杨光学回乡书画精品展成功举办
8月19日,“此心安处情系紫云” 2025年杨光学回乡书画精品展在紫云自治县文化中心二楼展厅开幕。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聂森
2025-08-21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