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星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02 13:50:00 来源:光明网

64岁的赵新玲很喜欢给儿子好好讲一个故事:小兔子让大兔子猜自己有多爱他,然后小兔子说,“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

“我对儿子说,妈妈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星星。”两岁时,好好被确诊患有重度孤独症。从带着孩子天南地北四处求医的母亲,到创办贵州第一所孤独症康复训练机构的特殊学校校长,赵新玲迄今已支持帮助7000多名“星星的孩子”。

她见证了孤独症群体从少为人所知到被越来越多人了解接纳,孤独症工作正逐渐得到全社会支持。

认识“孤独”

“我每天都教好好喊‘妈妈’,现在他24岁了,还是不会喊这两个字。”赵新玲说。

孤独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和情感交流能力严重受损,语言发育迟滞或丧失,兴趣狭隘、行为刻板重复,部分患者伴有智力低下等多重障碍,且终生无法治愈。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闪烁,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近年来,孤独症患病率在全球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1982年首次报告孤独症病例。据有关统计,中国孤独症患者可能超1000万。

2000年出生的好好在一岁十个月时,突然丧失了语言能力,各方面情况越来越糟糕。那时在贵州,孤独症少为人所知晓,赵新玲带着儿子跑遍北上广深,最终才确诊。

孤独症在全世界没有找到病因,目前也没有有效药物来根治,只能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来改善和提升孩子状况。“怎么给我的孩子提供支持,怎么教育怎么康复,当时我很迷茫。”赵新玲说。

赵新玲决心千方百计去学习。她联系北京、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康复机构、医院、学校,去实地学习对孤独症孩子开展康复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那段时间,我接触到全国各地的孤独症家长,发现很多家庭都承受着巨大压力。”赵新玲说。

首先是经济上,由于孤独症孩子行为异常,照料起来很困难,夫妻双方往往有一人不能工作,家庭收入减少,还要承担高额的康复训练费用;其次是精神上,家长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普遍迷茫困惑,很多孤独症家庭最终支离破碎。

“到现在,好好的心智也只有两三岁,生活无法完全自理。但幸运的是,家人没有给我任何压力。”赵新玲说,“我的父亲是军人,性格坚强,我的公婆出身书香家庭,他们一直宽慰、鼓励我。”

走出“孤独”

当年,四处求医过程中,赵新玲认识了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关福琴,她是贵州最早进行孤独症诊断的儿童保健领域专家。

“关奶奶说,总在外地不是办法,让我干脆办个机构。贵州的孤独症孩子们能有个学习的地方,家长们也可以互相帮助。她给我们当志愿者,从医学的角度尽力提供支持。”赵新玲说。

一路走来,帮助支持赵新玲的人有很多,关福琴是其中之一。她为爱心家园孩子们义务诊疗,给老师家长作讲座培训等,志愿者一当就是20年,现在已90多岁了。

“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星星”

2010年中秋节前夕,爱心人士来到贵阳南明区爱心家园儿童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中心,给孤独症孩子送月饼。右一站立者为赵新玲。

2003年,赵新玲在贵阳创办了南明区爱心家园儿童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中心,这是贵州省第一所服务孤独症等发育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机构。2016年她又创办了大龄部,填补贵州省成年孤独症障碍者托养、康复、辅助就业等领域的空白。

“孤独症儿童越早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对他们今后融入社会越有好处。”赵新玲说。从需要自费做康复训练,到后来国家有了支持孤独症儿童的项目。目前,0至6岁孤独症儿童来爱心家园康复训练,都能得到政府资金补助,部分县市还将年龄放宽。

家在贵州余庆县农村的彭女士,女儿4岁确诊为中度孤独症,在爱心家园康复训练两年多。“孩子的话多起来,性格变开朗了,可以部分生活自理,变化还是很大的。”彭女士说,“接受康复训练一天,能得到80多元政府补助,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2022年,爱心家园从原先老旧简陋的校区搬进新校园,政府对其房租给予大力支持,爱心人士捐来办公用品、电脑、训练桌椅等物品。新校区共四层,教学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每天约300名孤独症患者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托养等服务。

“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星星”

3月27日,在爱心家园儿童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中心,孤独症儿童正在接受康复训练。

双向奔赴

四十多年来,中国的孤独症康复训练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以贵州为例,孤独症早筛体系逐渐建立,提供孤独症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越来越多。但孤独症无法根治,如何让全社会为孤独症群体提供支持的环境至关重要。

“我到普通小学给孩子们上课,让大家栽各种花草,然后我问哪棵最漂亮?孩子们会说,这棵漂亮,那棵也漂亮。”赵新玲说,“我想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生命是多样的,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赵新玲从2006年开始尝试做融合教育,从互不了解到普通学校主动靠拢,爱心家园已和贵阳市20多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开展融合教育,超过2000名孤独症孩子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过去,我们想让孤独症孩子努力提升自己,去融入普通人的生活。”赵新玲说,“现在通过融合教育,让正常孩子了解、接纳和关照孤独症孩子,这种双向奔赴能缩短双方的距离,加快融入的速度。残障孩子一生走下来,会轻松很多,他们背后的家庭也会幸福很多。”

赵新玲给记者讲了她办公室里4束花的故事。

每年,爱心家园都要迎来不少志愿者献爱心。2023年教师节,学校里来了一群志愿者,送给每位老师一支向日葵,送给赵新玲一束鲜花。

鲜花变干花,赵新玲舍不得扔,依然摆在办公室里。后面拜访的人听说干花的故事,又送来鲜花。“像接力一样,一束花带来了三束花,从去年教师节一直收到今年妇女节。”赵新玲说。

“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星星”

3月12日拍摄的摆在赵新玲办公室的花,其中4束是爱心人士“接力”送来的。

采访结束时,记者在爱心家园大龄部见到了在这里康复的好好。当天是一名学员的生日,老师安排大家坐在一起吃蛋糕,唱歌,手拉手转圈舞蹈。好好不会说话,看起来很安静,但脸上洋溢着笑容。

“虽然前方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但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赵新玲说,“家长也要走出孤独,不要自我封闭。积极面对孤独症,接纳和享受不同的人生。”

来源:新华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2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十岁啦!孤独症孩子和妈妈们的特殊“集体生日”
...留下了足迹。有一天,思七回家跟她说了一句,“妈妈,我爱你。” 任洁紧紧抱住女儿,泪流满面。这一句“我爱你”她等了太久太久。双胞胎民民和兵兵因为早产,相继出现了发育迟缓和多动症
2024-12-03 20:37:00
“加油!星妈”孤独症儿童妈妈增能计划项目启动
...称号。星儿计划·星益艺术团的星星少年们带来了《妈妈我爱你》节目表演,孩子们以生动的表演展现最质朴的情感,传达了他们对妈妈的深深感激,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公益力量与温暖。现场还同步
2024-05-13 16:06:00
“星星的孩子”开音乐会
...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向天空大声地呼唤,说声我爱你”……在架子鼓、贝斯、吉他、尤克里里等乐器的伴奏下,嘹亮的歌声响彻在地铁站里,乐队8个成员的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本次活
2023-05-28 02:24:00
共同守护“星星的孩子” 她为800名家长打开了“一扇窗”
...家长做培训。胡晓花正在陪学生上课。 ◤胡晓花是一位孤独症孩子的妈妈,也是合肥市春雨心智障碍者家长支援中心800名家长的知心人。从2015年至今,她一边照顾自己的孩子,同时给
2023-09-19 00:28:00
志愿者探访 “星星的孩子” 带去飞机模型点亮飞行梦想
“老师,我什么时候能看到飞机呀?”当孤独症患者小豪问老师邹萍这个问题时,她有点心酸。今天,小豪圆了这个梦:国航空保支队重庆大队联合重庆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带着飞机模型来到
2024-04-02 15:37:00
我有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走近孤独症孩子母亲——我有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珩全方位关爱 新华社发“叔叔,我能和你击个掌吗?”4月1日,沙坪坝区嘉汇路人行道旁,一个
2024-04-03 04:02:00
让“星星”不再独自前行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宁夏孤独症儿童康复专家工作室温暖担当让“星星”不再独自前行本报见习记者 何婉蓉2023年,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挂牌成立了宁夏“星未来”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建立孤独
2024-04-02 07:01:00
你身边有“星星的孩子”吗?孤独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存在社会沟通交往障碍,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近年来,
2024-08-31 07:41:00
...南湖晚报为“星星的孩子” 打造特殊斑马线海宁二院给孤独症儿童带来温暖的爱N通讯员 吴伟琴 朱曦妍 晚报记者 陈 强在位于海宁马桥的海宁二院西大门外,一条特殊的斑马线给人带来阵
2022-12-19 06: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人文医院建设】关怀从\
鲁网11月20日讯为扎实推进人文医院建设,切实解决患者及家属就医期间的理发难题,提升患者和家属的就医体验,日前,石岛人民医院携手斥山凤凰社区
2025-11-20 13:55:00
暖心!270 路公交驾驶员拾金不昧 2000 元手机完璧归赵
鲁网11月20日讯“滕师傅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太让人感动了,不仅帮我挽回了损失,更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11 月 4 日
2025-11-20 13:57:00
用考古人手中的笔 在数字时代唤醒“有温度的观察”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近日,由郑州市文物局主办、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25郑州市文物考古绘图培训班在郑州举行
2025-11-20 13:58:00
这个冬天来长春,有冰有雪有流量,更有暖到心尖的长春温度
“吉林冰雪焕新季”之长春冰雪行正在火热进行中!19日的行程从清晨到日暮,把长春的冰雪魅力、流量密码和暖心服务挨个解锁,这份北国冬日限定快乐
2025-11-20 14:18:00
鲁网11月20日讯近期,一位神色焦虑不安的母亲匆匆走进农行颜店时代支行,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塑料袋,直奔网点兑换。经工作人员询问后得知
2025-11-20 14:29:00
近日,聋哑客户王先生走进张家口农商银行宣泰支行网点办理转账业务,柜员小张主动拿出纸笔,通过“纸条对话”的方式耐心沟通,全程细致周到
2025-11-20 14:31:00
精准识别,快速响应——交通银行潍坊分行筑牢反诈“防火墙”
鲁网11月20日讯近日,交通银行潍坊分行上演了一场紧张的“反诈守护战”,分行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的处置流程
2025-11-20 14:33:00
北大人民青岛医院神经外科:北大“金标准”,精准微创守护“头等大事”
鲁网11月20日讯大脑,是人体最精密复杂的器官。在这里进行手术,就像走钢丝,需要非凡的勇气、精湛的技术和极致的耐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2025-11-20 14:33:00
16小时与时间赛跑 民警接力找回8旬老人
“太感谢你们了,要是老人出点意外,我们全家都没法心安!多亏了人民好警察啊!”当86岁的林大爷被西安市公安局浐灞国际港分局十里铺派出所民警王国斌安全送到家属身边时
2025-11-20 14:38:00
为贯彻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与全国总工会促消费“十项措施”,由湖北省总工会主导、浪潮承建的“消费有礼活动”上线运行
2025-11-20 14:45:00
莒南县第三小学开展小学整本书高效阅读策略研讨活动
鲁网11月20日讯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求,近日,莒南县第三小学组织开展小学整本书高效阅读策略研讨活动
2025-11-20 15:06:00
15岁少年偷跑离家 咸阳北站暖心救助化危机
2025年11月20日6时35分,陕西咸阳北站候车室内,客运值班员在日常巡查时,敏锐察觉到一名年仅15岁的少年独自买票
2025-11-20 15:09:00
您家里热乎不?不暖和来留言!
温暖过冬是千家万户心头的大事,即日起,中国吉林网暖心打造的“供热季,有事儿您吱声”民生栏目正式开启。这个冬天,无论您是遇到了暖气不热
2025-11-20 15:21:00
大皖新闻讯 “翻土时要轻轻松,不能把根挖断!”合肥市五一小学的百草园里,四(1)班学子围在班级“责任田”旁分享种植心得
2025-11-20 1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