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夜郎坝1300年坐不更名的历史密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1 02:59:00 来源:贵州日报

黔北有一个素称“川黔锁钥”的县,它就是我的家乡桐梓。

在我的心目中,桐梓不仅是一座低调而神秘的古城,而且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先民开发甚早,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因为地处黔北,位于大娄山之上,桐梓北为四川盆地,南连黔中地区,自古即为交通要冲,兵家所必争。于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便与这片土地有了不解之缘。

桐梓这片土地有着悠远的历史。1971年,桐梓县西北九坝乡南麓的岩灰洞遗址先后出土6枚古人牙化石,若干旧石器、用火遗迹及相当多的动物化石。岩灰洞遗址,不仅是贵州省境内第一个找到古人类化石的地点,所发现的烧骨样本还是华南地区最早的用火证据。更重要的是生活在距今18万年左右桐梓人的发现,填补了古人类发展进化年代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即考古学上所空缺的距今2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化石。

按照1930年出版的《桐梓县志》说法,今桐梓在“殷、周二代均属于蜀”,“战国时,先属于楚,后属于秦”。“汉时夜郎县在夜郎国旧地;唐时夜郎县即今夜郎坝”。

学术界认为:夜郎是研究贵州史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个出现于战国中期,亡于汉成帝河平年间的古国,由于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神秘、太多的悬念,至今仍被学术界、古史热爱者、旅游喜好者热衷追逐。

问题在于,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号称为古国的地方政权,但这些古国一旦灭亡,不仅政权消失,称谓也荡然无存。唯有夜郎这个前后维持200余年的西南方国,国虽被西汉王朝灭了,名称仍一直被统治者沿用。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设置了夜郎郡,治所在今贵州关岭自治县境内;唐天宝元年间也设置了夜郎郡,治所在今贵州正安县境西北。这两个郡虽然后来都废了,却先后出现了许多以夜郎为名的县,包括今贵州的桐梓、贞丰、石阡、岑巩,湘西的新晃境内都曾有夜郎县设置,数量达8个之多。只不过这些以夜郎为名的县,一经撤废,便与夜郎这个称谓不再关联。

至今仍然保留这个称谓的是桐梓夜郎坝。此地历经唐宋明清,直到今天,1300余年“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始终称为夜郎,仿佛手握着一组文化密码。不仅坝名依旧,甚至成了镇一级行政建制的地名。

据1997年10月出版的新编《桐梓县志》载:夜郎镇“位于县域中部,西邻习水县仙源镇、四川省綦江县石壕区,南接本县楚米镇、大河镇,东北抵新站镇。1992年夜郎乡、华山乡、胜利乡合并置”。境内“文物胜迹较多。纪念诗仙李白谪贬夜郎的遗迹有太白坟、太白泉、望月台、百碑台,有宋墓杨八坟、宋代木攀首领赵泰、播州夷族杨光荣墓,夜郎宋墓群、七孔石崖墓、陈天官墓、王正儒墓、大屋土司衙门遗址、狮子山唐夜郎县城遗址、铧尖山土炮及战场遗址”。如此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会不会是解开夜郎坝千余年不更名的钥匙之一?

桐梓自古为川黔通道必经之处,山高谷深,地势险要。早在秦汉时期,川黔古道即已成形。秦开五尺道,置吏主之。郑珍、莫友芝编的《遵义府志》引《史记正义》说:“五尺道在郎州”,而郎州即未改播州前的旧名。该志又称:“汉武帝建元六年,置犍为郡,鄨县、符县隶之,郡治鄨。时遵义、正安、绥阳、桐梓当鄨县地”。而秦汉时的川黔古道经夜郎、蒙渡、蒙山、娄山过今桐梓县境,成为连接云贵川至中原的道路。《(民国)桐梓县志》即有“蒙渡,在县北九十里,相传唐蒙渡此,因以得名”的记载。足见桐梓历史上一直是川黔古道的重要节点。

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桐梓夜郎还只是联结川黔交通的驿站地,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聚落。早年间的夜郎坝也只是山峦四周的小盆地,盆地西面山坡上有条小街,住着百余户人家。但眼下的夜郎镇,不仅因其悠久的历史曾是古夜郎国属地而闻名,更是当年中央红军激战土城,北上与四方面军会师的所经之地。今夜郎镇人民政府驻地在夜郎坝,距县城52公里,即建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的夜郎县,也是全国至今唯一仍以夜郎命名的行政区域。这个唐代夜郎县城遗址,是我们值得珍惜的宝贵文化遗迹。

如今的夜郎镇,国土面积14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早已成为人们文化旅游、度假养生的理想之地。2016年,人民网曾以《夜郎:一个牵动世界文化神经的秘境》为题,报道夜郎镇以“特色园区·旅游胜地”为定位,依托“一河一海三山七谷八溪九洞二十四古迹”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走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奋斗景象。

这些年,文旅融合让桐梓的旅游火热起来。这里的海拔平均高度1000米,夏季凉爽,紧靠中国著名的火炉城市重庆,从重庆到桐梓驾车只需1.5小时,如果乘坐高铁,则仅需1小时。于是桐梓成了重庆人避暑的首选之一,一些重庆人还不惜掷金几十万在桐梓买房,桐梓北端的尧龙山甚至兴建起避暑楼盘。

如何利用好“夜郎”这一历史文化资源,并以此为切入点,将《忆秦娥·娄山关》中的红军战斗遗址、抗日战争中被誉为“中国海军的摇篮”的“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桐梓岩灰洞史前文化遗址等桐梓县的其他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研究与挖掘利用,不仅能为黔北、甚至为贵州的文化建设、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亮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探秘乌江”系列报道之文明密码③:用“考古”之匙 解锁乌江流域文明
...坪、道真团堡等汉墓。对贵州来说,本土文化代表之一的夜郎文化挖掘,和“夜郎古国”的考古工作尤其重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战国晚期夜郎国出现,
2025-05-27 20:27:00
遵义市民间艺术协会到桐梓县娄山关街道火炬社区调研
...莅临桐梓县娄山关街道老年学校,对正在排练的情景剧《夜郎王朝》作指导,并开展座谈交流。娄山关街道办事处主任蒋鹏随行调研。在排练现场,领导和专家们认真观看了《夜郎王朝》的部分排练
2025-03-23 03:29:00
桐梓:“订单”吊瓜迎丰收
...-贵州频道初秋时节,正是吊瓜陆续成熟的季节,桐梓县夜郎镇夜郎社区200余亩吊瓜也迎来了成熟采收期,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走进桐梓县夜郎镇夜郎社区吊瓜基地里,只见瓜藤上挂满了吊
2023-09-15 12:55:00
...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因其与夜郎历史的深厚交织而显得尤为独特。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夜郎的辉煌与变迁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普安青山成为了一个探
2024-06-13 06:24:00
...开”“水深危险,注意安全”……近日,在遵义市桐梓县夜郎镇AI防溺水试点,新上线的“AI智能防溺水摄像头”正在“执勤”,智能音柱里传来提醒警示的声音。这位新型“水域哨兵”的另一
2024-05-21 06:17:00
夜郎国到底在什么地方
“夜郎”是怎么自大的,"夜郎国"又到底在什么地方?群山巍巍、从林莽莽,在川、滇、黔三省交界的深处,有一个古老的国度,它就是兴起于战国的夜郎古国。可是,这个充满神奇的国度在辉煌了3
2023-05-20 14:02:00
...刚闭幕的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贵州酱酒品牌“夜郎古”在环球中心主题酒店展、锦江宾馆定制开发展、复城国际一楼特色品牌展、“遵义十大名酒”品牌质量展上,以“一城四展”的
2024-04-08 05:57:00
夜郎自大的夜郎国在今天哪里?夜郎人后来又去了哪里
...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天子注意焉。当时的滇王对汉朝使者说:汉朝
2024-07-19 11:25:00
乌蒙文韵|触摸毕节万年古韵
...的粮仓,也是贵州绝无仅有的陶器生产地,现在成了揭开夜郎神秘面纱的突破口。20世纪60至70年代,考古学者们在这里发现了汉墓群、陶品、骨器、稻谷、大坑及被扭曲了的人的骨架等远古
2024-07-01 00: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